<p class="ql-block"> 担 杆 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明永乐年间(约公元1420年),在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一群人肩挑车推,拖家带口,携妻带子,风餐露宿,衣衫褴褛,一路跋山涉水,倦容尽是写在饥黄的脸上。没有目的地,也没有目标,一路上走走停停,还是没有寻找到一块落脚的地方,哪怕是稍微可以停顿几天,慢慢的熟悉一下环境,也许就会安定下来,却总是不合心意。二个精壮墩实的汉子,大哥叫法其,弟弟叫法尚,哥俩决定还是继续往前走,总会有一个有希望的地方,能安身立命。某日走到龙南县里仁地界,见一巨石高耸入云,一山曰正桂山,横跨濂江,山前空地宽阔,此所谓傍石靠山,自有清泉门前过,正是好地方,当地百姓说:此地名叫担杆爪,有一个美丽的传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传,在龙南地界,有二山夹一河,山高水深,名唤石峡山。山前是广阔的一片盆地,星罗棋布地散落着几十个村庄,村庄里的人们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好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画卷。石峡山后,是广茂的原始森林,瘴气弥漫,狼虫肆虐,虎豹横行,从峡谷里吹出来的阴风,使人不寒而栗,如此险恶之地,人类轻易不敢涉足。这个峡谷口,正对着龙南人们居住的当口,人们感觉峡口会泄了龙气,而且吹来的阴风使人非常的不舒服,常常生出许多是非来,于是便祈祷上苍能够堵住石峡山的缺口,为一方百姓造福。玉帝听说此事后,便命大力神仙去完成这个事情,大力神仙抓起扁担就走,找到二座石山,担起来就往龙南方向飞奔而来,由于石山太大太重,长途挑过来,扁担承受不住,刚到龙南地界,扁担就压断了,二座山落在杨坊,便是玉石仙岩的上岩与下岩,其中裂开一块巨石,跳落在了里仁正桂山脚下,而扁担的爪,也正好插在巨石旁,这个地方,后来的人们就叫它担杆爪。担杆爪,形似红缨枪的铁枪头,牢牢地套在木质扁担的一头,旧时农民挑东西,喜欢使用一种叫白禾槁的树木制成的木质扁担,既轻便,也软和,挑东西时随着脚步一软一跳,省却不少力气。扁担一头可以安装铁质制作的枪头,遇上危险时,可以当着武器使用,休息时随手就插在地上,非常的实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兄弟一听这神奇的传说,决定好就在这开基建房,暂时定居下来。原来俩兄弟是从遥远的福建而来,那个地方叫上杭县金鸡岭大塘头,因了种种的原因,一路迁徙到此落脚。房屋按照中原民居的格式,一厅二厢房布局。六百多年后,在担杆爪依然居住的李姓后人,指着仍然可见残垣断壁的地基旧址,告诉程氏后人,这就是你们开基祖建的房基(癸卯年,程、李后人曾到此确认)。弟弟法尚住下后,便感水土不服,时常出现身体的不舒服,做事也常感不顺心,虽然福建上杭那里存在活不下去的状况,但是住了那么久,也算是故乡,便常常怀念大塘头。几年后,弟弟法尚向哥哥商量,还是想回上杭县去,法其不愿骨肉分离,但也无法说服弟弟,兄弟自此一别,再无聚期(据程氏族谱记载)。担杆爪这个地方,几百年以来,交通闭塞,民风淳朴,乡邻之间仁德有序,彬彬有礼,也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因了与外界交流接触比较缺乏,村民们专心刀耕火种,自力更生,自产自足,过着逍遥自在的舒心日子。法其带领家人开荒种土,勤俭持家,教育后人。此后,再也没有飘泊的坎坷,在龙南这块热土地上,开枝散叶,子嗣延绵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担杆爪旁边的这块飞来巨石,千百万年以来,坚定的矗立在这里,与正桂山相辅相成,护一方百姓的周全,不管是凄凉动乱的年代,还是繁华世界的现在,人们把它当作神灵来膜拜,来守护,来仰望。居住在担杆爪的人们也一直安居于此,似世外桃源一般,勤劳质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