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风物忆旧之三百七十九:小沙河有趣闻

侯福志

<p class="ql-block">  原载2024年6月19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署名:侯福志</p><p class="ql-block"> 小沙河,今属武清区河西务镇。据《天津市地名志.武清县》载,小沙河系明代立村,村民原系由大沙河迁来,为体现与大沙河的亲情关系,并与对应称今名。另据康熙年间的《武清县志》载,小沙河是清初归并武清的屯、卫之一。当时称作“小沙河屯”,与大沙河屯(今大沙河)并列。这表明,至少在清初,小沙河就是一个军事营地,并成为沿北运河分布的数十个卫、屯(当时的建置称“更棚”,其地位低于同样是军事建置的“墩台”“窝铺”)之一。到了光绪年间,小沙河屯更为“小沙河”,与今名同。但在1914年《京兆武清县地图》上,小沙河被标注成为“前沙河”“后沙河”。这表明,小沙河很可能立村之后,一度被分成两个自然村。但在1939年时,就又恢复了“小沙河”的称谓,并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小沙河曾有一座寺庙很有名,今村委会大院前后即为旧址。据《武清古树名木》一书载,这座寺庙名叫“刹观寺”,拥有正殿三间,配房四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大殿东西长12米,南北10米。殿内柱高4米。在大殿内,有一堵墙把大殿分成两半,墙的正面供奉着释伽牟尼像,两侧为十八罗汉;背面则是观音菩萨。大殿前另有韦陀殿一座,位于庙的南端,亦坐南朝北,里面供奉着韦陀神像。韦陀神手拄着宝杵,两眼正视前方,一脸威严的样子。寺庙最南端有一山门,两侧各有一个石狮子。山门东侧有个侧门,平常大门不开,人们都走侧门。据老人讲,刹观寺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期间最大的一次维修是在1912年。修葺一新的寺庙,成为当时十里八乡最大的寺庙之一,于落成当年即举行了开光典礼。每至阴历的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生日),各家各户都要来这里吃面条,场面很壮观,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1938年,在刹观寺院内,成立了小沙河乡立初级小学,拥有教职工2人,学生36人。1976年,由于地震等原因,刹观寺的韦陀殿被拆除,并改建为村办小学。 在韦陀殿的门前,有两株古槐树,寺庙虽已不存,但这两株古槐树却保留至今。其东侧的一株的胸径胸围是390厘米,树高18米。冠径:东西20米,南北18米。西侧的一株胸围202厘米,树高12米,冠径东西11米,南北12米。两株古树树龄均为412年。</p><p class="ql-block"> 关于刹观寺,村里曾有一个有趣的传闻。据老人讲,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曾驻军河西务一带,因长官很迷信,在分配住宿时,他让当官的住在小沙河以北二里的“黄屯”,因黄屯旧称黄官屯,本来就是一个军屯。而当兵的,则一律住在小沙河的“刹官寺”。个中原因是,“刹官寺”谐音为“杀官死”,在长官的头脑里,这个名字很不吉利,故才有官兵分住两地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侯福志,1964年11月11日生于武清县石各庄公社(今石各庄镇)李各庄村。天津知名文史学者、乡土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天津档案馆近代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大运河词典(天津卷)》编辑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天津市规划资源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处原处长。现任地质勘查处处长。</p><p class="ql-block"> 自1986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累计在《天津日报》《今晚报》《中老年时报》《中国老年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等报纸及《地球》《化石》《天津文史》《天津史志》等杂志上,发表文史随笔、科普作品及散文作品4000余篇(笔名有御河轩主、柳福、雍楠、柳士心、四海、武邑等)。累计出版著作有:《天津民国的那些书报刊》《刘云若社会言情小说经眼录》《大地史诗——地质史上的天津》《津沽谈往录》《津沽乡情录》《沽水旧闻录》《桑梓纪闻》(卷二)、《桑梓纪闻》(增补本)、《津沽诗集六种》《老天津的旧报旧刊》《老天津的地质风物》《评剧皇后刘翠霞》《老天津的诗社和诗人》《李各庄风土记》《武清乡村老物件》《报人王小隐其人其事》《武清村庄史话》等20余部。主编或参与主编了《天津地矿工作二十年》《天津地热(温泉)志》《天津历史地图集》等著作。另参与和平、河西、河东、河北及武清等5个区的30余本文史资料编辑或撰稿工作。参与编辑《崔黄口史话》编辑撰稿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