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

月白

<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宅,在二十年前的旧城改造中就被撤迁了,但是,那里的记忆,那些被历史沉淀的往事却依然留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老宅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的父母利用单位“打会”的钱买的,就是若干人发了工资后每人交五元或十元给一个人,那一个月,母亲“打会得到120元,然后东拼西凑借了一些钱,凑足200元,另加20元的房屋税费,一共220元从原来租赁的房东处买了那间约20平米的土墙老屋,就成了我们家的老宅,一直住到2000年。那个时候我刚刚懂事,开始上小学。</p> <p class="ql-block">  老宅位于巴南区(原巴县)鱼洞新民街,是巴县的县政府所在地,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县城,是中国最大的县城之一,有着传统的历史文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撤县建区以前,县辖十一个行政区,辖区绕重庆主城周边,全县有120多万人口,鱼洞也有5万人左右;还有众多抗战陪都文化和解放战争遗址,且物产丰富,幅员辽阔,人杰地灵。占有天时、地理、人和的优势。</p><p class="ql-block"> 鱼洞新民街也有称居民街的。因为这里是居民的聚集区,没有机关单位和商业,居住的大多是原住民的平民百姓。这条街处于鱼洞的中心地段,街面呈十字形,从主街的道路向上一个斜坡和梯坎延申有近两三百米长,宽有七八米,横面有一两百米长,三四米宽,还有一些小巷犬牙交错分布在这条街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居民房。房屋结构大部分为土木结构,也有部分穿斗结构的。这里大约居住有200多户共六七千人吧,是一个烟火气特别浓的传统老街。</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住在横街上左边的第一家,门牌号为新民街1号。当时的房屋也就只有一间,大约20多平米的土木结构,出门有一条水沟,右边是与邻居共有的屋檐,于是,我们就把屋檐水接出去,把地面填平,就形成一间小屋,约三四个平米,作为厨房使用。修了灶、水缸、洗衣池、碗柜等,总算有了一个独立的厨房。那时,一条街上的同学很多,家庭之间贫富差距不大,同学们一起上学放学,常在一起玩,其乐融融的。</p><p class="ql-block"> 随着家里的人口逐渐增多,住房比较紧张,于是,我母亲就想办法找来舅舅们帮忙,把前门的水沟盖了,二舅他们去打一些石头,我们自己去捡一些砖头,就地建起了一个15平米左右的房子,在房间里安一张床和一个饭桌,还把家里的地面也硬化了。聪明而勤劳的母亲还利用一个墙角约一个平米的地方,用水泥把地面硬化,在墙上打一个钉子,挂上一个白铁桶,在桶的下部安一个水龙头,桶里装满热水,挂一张布帘遮挡,在家里就可以洗淋浴澡了。以前洗澡不是去集体澡堂就是坐过河船到前化厂的大澡堂,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七十年代了。</p> <p class="ql-block">  后来,家里的人口增加到6人,两间房就显得非常紧张了。母亲又找舅舅帮助,在正房里搭建了一层木楼,还开了一个简易的阳台,不仅整个房间敞亮,阳光照进房间,还可以凉衣物,在阳台上看书学习。这间房也有15平米以上吧,安了两张床和一个书桌。于是我就从原来的住处搬到了楼上。自己有了一个独立的小空间了,当时心里不知有多高兴。这时我们家的房屋总面积大约有60-70平米吧,这个时候我正在读初中,大约是1973年。</p><p class="ql-block"> 这个老宅养育了我们四个姊妹兄弟,也浸透了父母,尤其是母亲一辈子的心血,还有他们的希望。这个老宅有我们成长的基因,我们在这里生长,是我们梦想升起的地方,蕴藏着父母给与的养育之恩;有我们奋斗的青春和足迹,同时也记录着我们一家人种种酸甜苦辣的生活历程;并从这里出发走向远方。</p><p class="ql-block"> 1977年底,我工作离开了老家,但无论是什么时候,我走到哪里,老宅的影子都如影随形,伴随我的身边;那就是父母的影子,是我们不解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  在上世纪末,由于旧城改造,老宅被迫撤迁,老宅从此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了,一切旧貌都被改造给摇碎了。它只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里,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时而渐行渐远。现在很遗憾的是没有留下老宅的一幅图片。</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我的父母也相继离开人世,不仅老宅没有了,连父母的家也是人去楼空,只留下无尽的惆怅。偶尔再回到故乡,再也找不到曾经的老宅和老家的味道,我也不知道该去哪儿了,感觉心里空落落了一种失落,身心都无处安放。让我无不感叹“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没有父母在的老家也就成了故乡”,我是乎也成了异乡人。</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的老宅的故事,就是那个让我梦牵魂绕,让我永远思念,牵挂的老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