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堰(留溪)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张堰,浦南首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p><p class="ql-block">镇西田野之中,有座“秦望山”兀然突起,高三十余米,相传秦始皇曾登临此山,东望大海而得名。慕名已久,辗转而来,跑到山前,却发现山被围起来,不可入,远远拍了个山影,聊补以无。</p> <p class="ql-block">秦望山史料(张堰历史人文风情馆解说资料)</p> <p class="ql-block">张堰旧名赤松里,又名留溪。相传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爵封留侯,功成身退,随赤松子云游至此,曾在这里隐居,便有留溪、张溪之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安宁清幽的张堰古镇,虽然没有人声鼎沸的商业古街,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张堰历史人文风情馆,馆藏的历史、地理、人文展品及解说都很丰富。</p> <p class="ql-block">文风之盛,千年不衰,名人辈出,镇上有一座南社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南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革命文化社团,成立于1909年,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反对清朝的腐朽统治,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倡导民族气节和精神,为辛亥革命做了重要的舆论准备。</p><p class="ql-block">以前对“南社”了解寥寥,看了纪念馆的介绍,一百多年前,中国许多知名的名士贤达,居然都是南社成员,有:黄兴、陈其美、宋教仁、于右仁、廖仲恺、何香凝、鲁迅、柳亚子、曹聚仁、沈钧儒、叶楚伧、夏丏尊、邵力子、陈望道、沈雁冰、田汉、章乃器、范烟桥、邵飘萍、周瘦鹃……(排名随机,不分先后)。柳亚子是发起人之一,受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影响,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前后延续30余年,成员逾千。南社后期主任姚光,号“石子”,为张堰本地人士,世代书香,为金山望族。南社金山籍人士中绝大部分是张堰人,柳亚子曾多次在张堰的南社集会中与众人诗歌唱和。</p><p class="ql-block">1918年柳亚子辞南社主任后,姚光出任,故南社有“前有柳亚子,后有姚石子”之说,南社纪念馆就设在姚光故居内,展出的书影资料颇为丰富。</p> <p class="ql-block">柳亚子所题“南社”</p> <p class="ql-block">姚光所题“南社”</p> <p class="ql-block">白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张堰还有蜚声海内外的画家白蕉,出身书香门第才华横溢的白蕉,是我国近现代艺术史上一位著名的书画家、诗人。诗书画印皆有建树,是建国前后名盛海上的“书坛三杰”之一。同徐悲鸿、邓散木并称“艺坛三杰”。</p> <p class="ql-block">张堰的其他贤达名士还有:现代天文学家、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高平子;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光纤之父”,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1948年移居香港)</p> <p class="ql-block">大境堂</p> <p class="ql-block">由卢家祠堂和旁边的老水厂共同改造,变身成为艺术展示空间和文化交流殿堂。</p> <p class="ql-block">由原水塔改造成的艺术画廊</p> <p class="ql-block">大境堂后园——“境空间”,一处民族特色和现代意识相结合的幽雅的休闲庭院。</p> <p class="ql-block">张堰公园</p><p class="ql-block">据史籍记载,张堰公园的历史可追溯到元代,原为元代当地望族吴良用私宅和花园,经数代经营,至明代吴梁(贞石)时已扩建为远近闻名的“吴家花园”,传闻明代大清官海瑞幼年时,曾在吴家花园里面读过书。</p> <p class="ql-block">张堰公园是沪上仅有的元代时期保留下来几经变迁的古典园林风格公园,园内有元代双杏、明代双松、清代赤松楼,文化内涵丰富。</p> <p class="ql-block">赤松堂——相传张良曾隐居于此,后人为纪念他而修此建筑。张良的嫡传后人把"赤松堂"作为一个家族的堂号</p> <p class="ql-block">园内树木茂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p> <p class="ql-block">镇南张泾河边,有一座十余米高的土墩,不明由来(这图片是前年疫情前来时所摄,土墩未曾被茂盛的树木遮挡)</p> <p class="ql-block">墩顶有一座亭子,已废弃,周围石阶断毁,树木乱横,杂草丛生,人迹罕至。</p> <p class="ql-block">张堰大街上保留有一石柱,称为“三命坊”的原址原物。“三命坊”建于明隆庆年间,清乾隆年间倒塌,至清末仅存两柱。上世纪80年代建造张堰理发店时又被拔去一柱,现仅存南边一柱(见题图)。</p> <p class="ql-block">张堰的大街小巷,没有过多的开发改造,传统民居保留不少。</p> <p class="ql-block">唯一的商业街——张堰大街,有七八十年代的遗韵</p> <p class="ql-block">留溪广场</p> <p class="ql-block">留溪广场旁的“留溪第一楼”,是张堰镇上最大的饭店,至今还是国营企业。</p> <p class="ql-block">点几个本地菜尝尝味道,扎肉、鳑鲏鱼、张堰臭豆腐、青落苏……</p> <p class="ql-block">一处老宅被改造成“大隐书局”,环境甚雅,却无人光顾,遂踱进去……</p> <p class="ql-block">点二杯咖啡,阅几册图书,步履稍息,神闲微定,书墨益智,颊留咖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