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杂谈(二)

雲峰夢溪

<p class="ql-block">二、历家应保持独立性与中立性立场 </p> <p class="ql-block">  在对历史的解读与评判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真假混搭的观点。这些观点和见解,无疑对历史学和历史学家提出的一个严峻的挑战。解读与评判历史应站在什么立场,运用哪些史料来看待历史,提出观点,形成结论至关重要。以近代近抗日战争史为例,部分民众在很长一段时间就被误导和遮蔽,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清晰历史真相。从理论上说,史学的核心目的是追寻关于过去真实可信的事实,摒弃那些可能会干扰历史真相的偏见、派系纷争和私心杂念。因此,历史学家的立场应当是一种特殊的立场,力求独立、中性和全面,站在第三者的位置,站在过去和现在的交汇点上来看待历史。然而,历史学家毕竟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而且他所面对过去的历史和他所处的现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胡适曾形象的比喻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潜台词就是历史容易被粉饰或歪曲,甚至编造。特别是在专制、威权制度下,历史学家一般很难以做到绝对的独立和超然,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褒贬臧否评价,记录于史,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深远影响,绵延后世。自春秋以降,诸侯邦国,各有国史。史者之职责乃是执笔帝王左右,以记之。左史记事,右史记言。因此曾出现过为捍卫历史真相而不惜生命秉笔直书的良史。齐国的太史以据实直书的故事,令人震撼。公元前548年,齐庄公与大臣崔杼之妻通奸,崔杼多次策划谋杀庄公,最终成功。齐太史如实记载了这一历史,崔杼勃然大怒,被杀了两个记录此事太史。然太史的南史氏已知道两太史被杀仍坚持据实直书,再次被杀。又比如,司马迁与李陵虽为同时代人,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趣舍异路。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陵率五千步兵出征匈奴,以牵制匈奴主力。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匈奴单于的三万骑兵,被围困在两山之间。李陵采取沉着应战,首战大败匈奴单于,杀伤数千敌军。随后,匈奴单于急调左右贤王部共八万余骑兵包围了李陵部,李陵且战且退,八天中共计杀伤匈奴主力一万余人。在撤退至汉境百里附近时,弓尽粮绝,被重兵围困于山谷内,李陵无奈请降。司马迁因仗义执言,为一个关系一般的同僚李陵辩护,认为李陵之降可能是出于权宜之计。因此拂逆了汉武帝,被定为诬罔罪名,遭受宫刑。可见一次辩护尚且如此,秉笔直书何其难矣。虽然,历史上秉笔直书的史观和史德古已有之,而这样的史官却凤毛麟角,而且只出现在史官地位相对独立与受尊崇、言论相对自由的先秦,之后的历史几乎没这样的故事。如,汉惠帝死后,吕后临朝听政,在位八年。《史记》、《汉书》都违心地以记述帝王事迹的本纪文体为吕雉立传。《史通·曲笔》中也有“班固受金而始书”的传说。因此,作为历史学家,在面对历史时应当保持一种特殊的立场和视角,力求独立、客观和中立,以期还原历史的真相。同时,我们也应该珍视和敬仰那些为了捍卫历史真相而不惜生命的良史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后人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三、缺乏历史思考和洞察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在当今信息化浪潮汹涌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碎片化信息和人为杜撰的信息通过网络充斥人们的耳目,令人应接不暇。受此影响,人们的精神专注力衰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辨判识力日渐减弱。人是观念的生物,一切的混乱,都是来自思想的混乱。放眼我们周围,许多民众因为知识局限,往往倾向将各类事情片言只语或微视频方式简单化,而不愿思考其背后的深层逻辑,漏洞百出的谣言往往大行其道,依靠逻辑和常识得出的理性判断却难被传播和接受。由于传统教育与现实原因叠加,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读书人同样随波逐流,缺乏深度思考和洞察能力,并表现出以下一些明显错误的判断倾向。其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过于信奉“眼见为实”的表象,却忽略了表象是可以被人为制造的。如一九五八年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湖北麻城县建国农业一社早稻亩产36956斤,还配有照片,这样的故事能发生,让人匪夷所思。而那些未曾亲眼所见却可以通过科学验证来感知的事物,如物质世界中的电子、质子等,它们的存在并非因为我们的视觉所限而否定它们的存在,有人却不以为然。对于历史事件与人物,许多人并不擅长挖掘和运用更多的史料来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的佐证和判断。其二,中国人崇拜权威、信书信典的观念非常重,迷信盛行,善立圭臬教条、喜欢思想一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和观点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其实,最难沟通的人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那些思想被灌输了标准答案的人,你与这样的交流沟通,他们满嘴都是一些最正确空洞的废话与迂腐的陈词滥调,或满嘴是些标语与口号。其三、“少数服从多数”的观念被多数人接受,少数明白人不愿也不敢发声,因此产生的群体性思维和从众心理得到固化。如在大多数国人的观念中,清朝是个腐败无能的朝代,如放在中国两千年的历史维度纵向来看,相比较来说,清朝算是个可圈可点的朝代,其不像秦朝严刑峻法;无汉朝的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无南北朝的八王之乱、门阀政治;没有唐朝的藩镇割据,无宋之重文轻武、对外媾和;没像元朝拒绝先进的汉族文化;没有明朝的懒政怠政、太监政治和特务干政,也没有边疆游牧民族对中原的袭扰和威胁。可恨的是被列强欺辱、被沙俄强占去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今天中国的版图基本是清朝确定下来的。否则,现在西藏、新疆,内蒙以及东三省的归属也许会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当然,在“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清朝还是逃脱不了专制统治重蹈历史周期率必然覆灭的命运。由于固化的群体性思维的影响,这种客观的历史评价往往被忽视。其四、我们还应该明白,没有完美的时代,更没有完美的历史人物。思想教条固化者,他们“非黑即白”、简单地把人分为好坏两类,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认为“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敌人的朋友是敌人”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粗制滥造、低俗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又强化了他们这方面的认知,这种思维不考虑人性和环境的黑白灰度空间和各种可能性的干扰,充满了情绪化的偏见,用狭隘的道德观、民族情感去评价一切。如现在许多人对美、日等国的看法完全敌意,未见别人之长,就是一种情绪化偏见。其五、在一些历史教科书上,许多著述者在具体事件的表述上模凌两可、断章取义,缺乏精确性,使得人们的理解充满模糊和不确定性。这种模糊性不仅体现在语言表达上,更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价上。由于缺乏逻辑思维和质疑批判精神,许多人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另外、我们还应当警惕将史学简化为一种纯粹的故事性探究。在中国,历史老师要求学生注重的是对人物与事件的记忆而非其背后的思考,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大多数人对历史形成一种惯性低认知,无法对历史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评价。本是一家之言的《史记》国人称之为无韵离骚的杰作,中国人往往更注重其文学性和故事性,这也反映出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学生步入社会后,又受社会、周围人灌输的许多经不起推敲价值观影响,进一步固化了这种低认知状态。综上所述,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观和思维方式。学会独立思考,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同时,在历史教育方面注重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质疑批判精神。事实上,众多历史或事件的记录者并非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我们可称之为信息的间接传递者,而当这些信息最终传递给读者时,读者则成为了信息的第三重传递者。历史思考其实更多地是基于这些间接传递者所形成的认知与判断,经过多重传递,难免产生错误和歪曲,最终烙印在读者脑海中的结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评价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准确地理解过去的人及其生活,历史学家必须注重历史的“过去性”。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在的眼光和标准去评判过去,而应当努力跨越时空、文化、价值观和个人立场的障碍,将前人的言行置于其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同时,无论是读史还是进行史学研究,我们都应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我们不应成为任何一方势力的代言人,也不应被过去或现在的观念所束缚。我们需要保持独立的判断和客观的分析,审慎地对待各种信息资料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偏见对史学求真精神的干扰。</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