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悠扬 经典传唱】『绒花』一首特别的歌曲欣赏与翻唱:嘉措顿朱(中音、低音版)

༄ 嘉措顿朱(手扶托拉夫斯基)

<p class="ql-block">  🌿一首歌曲,能使两部电影的主题升华,『绒花』绝无仅有。</p><p class="ql-block"> 🌿歌曲『绒花』本来是197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小花》插曲,由刘富国、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李谷一演唱。《小花》曾获得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电影音乐奖。2017年,冯小刚拍摄《芳华》,仍然选定了『绒花』这首歌作为片尾曲。可见这首歌有它的特别之处。</p><p class="ql-block"> 🌿 从作词上看,词作家刘国富、田农在这首歌里把绒花人格化,以花颂人。一个吐芳华的“吐”字,成了歌词的“眼”。歌词用叠字叠词,音乐与之相辅相成,歌曲的节奏与情感的表达富有节奏和美感。从作曲角度看,作曲家王酩,以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为基础,七声民族清乐调式和雅乐调式交替,西洋大调与民族五声调式巧妙结合,切分音为舒缓的旋律增加了律动感,让歌曲有一咏三叹的效果。副歌部分多次使用三连音,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王酩后来在访谈中曾经这样说:我在创作这首插曲时加入了山歌风味,使他更生活化。同时还运用了调试变化,丰富了音乐形象。难怪两部电影的导演都被这首歌打动。</p><p class="ql-block"> 🌿当电影《小花》中的游击队长何翠姑,在高山上双膝跪地抬着伤员,鲜血染红台阶时,主题曲『绒花』响起,绒花就是女英雄花。时隔38年之后,『绒花』又成为电影《芳华》片尾曲。当刘峰用一只健康的臂膀揽入何小萍肩膀时,音乐如风入松,缓缓响起:“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韩红纯净的天籁音线撼动着观众的心灵,催人泪下!令不少观众在电影结束后还不能出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绒花』中高音版</p><p class="ql-block"> 翻唱:嘉措顿朱</p> <p class="ql-block">『绒花』男低音版</p><p class="ql-block"> 翻唱:嘉措顿朱</p> <p class="ql-block"> 🌿 词作家刘国富,1947年生,歌词作家,山东牟平人。1976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1977年从事业余歌词创作。现任《艺术通讯》副主编。作品有《周总理和咱欢渡泼水节》及影片《小花》插曲《绒花》(与田农合作)等。</p><p class="ql-block"> 刘国富创作《绒花》时,正值32岁。《绒花》的歌词很有特点,其中“吐芳华”的“吐”字,很有内蕴。这种拟人化的用词,十分生动传神。可以说“吐”是这首歌词的一个“眼”,也就是整个歌曲的一个重要的喻意所在。</p><p class="ql-block"> 这首歌曲的另一位作词田农,既是词作家,也是诗人。主要作品有歌曲《清晰的记忆》、《绒花》等。</p> <p class="ql-block"> 🌿 作曲家王酩(1934-11~1997-12),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曾经担任中央乐团一级作曲家。他的作品『渔家姑娘在海边』、『难忘今宵』、『妹妹找哥泪花流』、『边疆的泉水清又纯』、『青春啊青春』、『心中的玫瑰』、『角落之歌』等,都是上一个世纪70、80年代大家耳熟能详、传唱广泛的歌曲。可惜的是,1997年12月5日突发疾病去世,享年63岁。</p><p class="ql-block"> 作曲家王酩以上歌曲我都翻唱过,翻唱『绒花』纪念这位乐坛大师。</p> 致敬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