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睛看养老》(跃斌)

跃斌

<p class="ql-block">每年上海老博会落幕,我都会写一篇非官样文章,去年写<a href="https://www.meipian.cn/4s5f57c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237, 35, 8);"><b>《十年一觉养老梦》</b></a>,本意是“封笔”。最近很多朋友催我“年更”,于是又动了“写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老博会我没有参与组织,不同于之前十年的置身其中,今年看展有点超然事外,也因此少了感性、多了思考。所以,我换个角度来聊,所谓“第三只眼睛看养老”,文中观点仅为个人陋见,不代表任何官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上篇】</b><b style="font-size:18px;">展会看“三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产品、产业、产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中篇】</b><b style="font-size:18px;">行业看“三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G 端、C 端、B 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下篇】</b><b style="font-size:18px;">未来看“三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顶层、底层、基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上篇】看展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产品门类、产业生态、产力水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老博会历经24年,去年做到了全球养老产业类博览会规模第一,荣获“上海优秀展览会”称号,2021年和2023年连续两届获得世界展览业协会(UFI)认证。今年展馆规模、展商数量、观展人数再创新高,应该说它是国内养老展的一位“领跑者”,也是养老人的一场“高端局”。对入局的人来说,外行有热闹可看,内行有门道可寻,展会上风云际会、热点切换、思想交锋,为当下养老行业勾画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实景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一,看“产品门类”</b>。16个国家和地区450多家展商,两大论坛、九场主题活动,确有很多东西可看。我以为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产品多样与同质内卷</b>。老年产品及服务品类越来越丰富,涵盖衣食住行乐、医养康护伴等方方面面。产品竞争也日趋激烈,轮椅、护理床、家具等产品比拼白炽化,性价比成为产品推广的重要考量。养老平台及信息系统的开发商越来越多,系统功能也越来越大而全,在政府订单趋少情况下,生存压力增加,亟待拓展业务。养老服务业态趋多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虽艰难仍倍受关注,家庭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认知障碍照护、老年膳食与健康干预等服务产品越来越普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2.国际品牌与国产替代</b>。国际化是上海展会一大特色,本届100家境外展商,其中70多家日商以独立展示、企业联展及国家馆三种形式亮相,荷兰展团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多个品牌也带来众多展品,有些品牌还把首发新品放在上海发布。不过有人反映今年展会上新品首发少了,有种说法是那些大品牌们有顾虑,担心发布后很快被模仿甚至被超越。我未经考证,不敢妄言,但这些年国产制造与替代大步流星往前走有目共睹,以前很多高价格的辅具宠贵现已平常可及、遍地可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主题展区与场景呈现</b>。上海展会从最初3000m²到现在近5万m²,涵盖养老服务、生活护理、康复医疗、辅助器具、宜居建筑、健康管理六大板块,这是20多年养老产业不断发展的写照。从观展体验看,不少人说看得“眼花缭乱”,场内转得有些晕乎,我在里面泡了4个小时,走得腰酸背疼腿软,有些爆款产品也没找到。从行业发展看是件好事情,说明产品在丰富、市场在细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办方在布展上积极尝试,今年看到了更多的主题展区,很多产品放在场景中呈现。比如“未来生活馆”、“康复辅具创新体验区”、“老食惠·长者食堂”、“适老化改造场景体验”,今年还首次推出“党群服务站”可谓锦上添花,诸如此类主题化、场景化、生活化的安排值得点赞,未来主题展区会更多。当然主办方在展区布局、观展导流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欣慰的是,我在展商洽谈区看到明年两个大馆的展位已被预定一空,展区分类也将更加合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看“产业生态”</b>。养老产业是需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助力、家庭尽责,展会上群英荟萃、群雄逐鹿,可以集中观察养老产业的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几点直观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关于“政/企/社”</b>。上海老博会一直是政府主办、市场运作,政府主要是搭台,一般不直接设展,这与外省市不大一样。企业与社会机构是展会主体,特别是品牌化、连锁化的机构在唱主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朋友看下来的感受是“国进民退”,我不太认可这个说法。“国进”是明显的,越来越多央企、国企干养老,经过几年铺垫他们也确实到了该亮相的时候了。“民未退”也是明显的,可能民企感受到了竞争压力,但民企老牌和新贵仍然很强,他们与国企牵手的案例也不少,还有大量中小微企业仍然是养老市场的主力军。当然,不少朋友对国企干养老心存疑虑,怕带偏了节奏,这个可以理解,确实需要好好谋划和定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朋友说服务机构中的国际品牌还是很少,我觉得也很正常。十多年来,国际品牌在落地过程中的水土不服现象并未有大的改观,有些已从国内市场黯然退出。但经过本土化改造成功的,特别是与本地机构合作有成效的案例还是很多,至少在上海可以看到来自全球各个地区的品牌机构的身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外科技类及交叉领域的企业加入养老行业,比如展会上的雅马哈、红星美凯龙、三菱、海尔等,这是银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多的跨界势力将不可阻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产业“上/中/下游”</b>。展会呈现的上游产品集中在康复辅具、医疗器械、职能软件、监护设备等,比较丰富。处于中游的养老服务产品,如机构社区居家照护服务以及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服务,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品质化特点,可喜可贺。但下游产品有待挖掘,整条产业链及其内在结构还很不平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有医保支撑的医疗卫生服务产品不少,但健康普及、预防干预类的并不多;辅具产品用品很多,但渠道销售和代理服务商远远不够,且租赁服务的市场也极其弱小;养老金融方面能看到一些国有商业银行的产品,但主要还是理财类的,无论是养老消费金融还是产业金融还缺少针对性;养老人力资源和培训市场交流的话题很热,但市场运作的空间有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关于“人/货/场”</b>。人货分离、供需脱节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就“人”而言,找养老服务并不容易,即使有渠道想找到合适的也不容易,我曾多次购买辅具却不知所措,最终还是有求于人。这肯定不正常,在一个成熟的产业市场中,消费者要服务时首先肯定不是找熟人、托关系。就“货”而言,目前产品并不少,但往往是“叫好不叫座”,这有厂家自身原因,也有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养老消费还需要更多的“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造更多的银发消费新场景势在必行,近年来很多产品商与服务商结合获得了有效的销售渠道,线上售货和直播带货也提供了新的选择。上海展会一直以专业观众为主,这两年同时关注消费拉动非常有意义。今年专题举办“银发生活节”,推出“带爸妈逛老博会 乐享银发嘉年华”主题活动,开展“摩登乐龄”银发消费百大品牌征集、“银发族”老年友好商场标杆项目建设、“银发生活节”社区巡展等,期待更多的企业参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看“产力水平”</b>。主要是看养老领域的科技含量,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很多人说养老服务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谈这个话题为时过早。但科技浪潮已扑面而来,而我们大多人可能并没真正意识到新科技给养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看养老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b>。本届展会以养老科技产品与创新技术为展示内容的展商比例已达25%,实际上与数字技术有关的企业更多。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毫米波雷达监测系统、便携式智能穿戴装备、智能康复辅具等专业产品逐年递增,适老化消费电子类、专业照护类科技产品等更偏个人或家庭的银发消费产品也明显增多。比如海尔的助听器KTNB001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具备智能音量调节功能;分音塔带来的孝心通老人AI敲击呼叫器,可以通过识别墙壁、身体、桌子等敲击声报警,并支持方言报警;优龙机器人带来的双下肢髋关节助行设备“羽翼”融合仿生学、深度人机交互等先进技术,辅助髋关节力量不足的人群行走……智能类产品不断增多,体现出养老科技的巨大发展潜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看传统服务场景中的科技赋能</b>。与前些年智慧养老“炒概念”相比,科技应用有了长足发展。至少在上海的养老服务中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场景,比如智慧养老院、“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智慧长者食堂、“一键通”服务,还有智能养老顾问、养老服务云监管平台等等。科技肯定会改变长者的生活方式,也会改变机构的服务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来呢?无限想象、无限可能。高龄独居老人在家中还会“空虚寂寞冷”么?失能残疾老年人还是“寸步难行”么?认知障碍老年人还会“找不到家”么?养老护理工作面对的还是“脏累差”么?养老院还会是床位集中、相对封闭的供养形态么?......<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TY:作者于此处“梦游”良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看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深层次创新</b>。新质生产力本质在于创新,通常我们会想到两个功能,一个是快速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另一个是快速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转型升级,由此带来效率变革、催生新模式。目前这方面谈得较多的是技术和业态层面的创新,未来会更多谈及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包括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生产关系。这样说有些晦涩难懂,我也整不大明白,这里说一个普通养老人的创业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在展会上遇到了一位几年没怎么深聊的养老人,这是一位特别踏实的年轻人,经营的是一个特别草根的组织,干的是特别传统的老人服务,产品满足的也是特别单一的服务需求。就这么个先天条件,创业真的很难,寒暄中他告诉我现在干得挺好,特别高兴的是他的企业开始营利了,更特别诧异的是他的企业还进行了数字化赋能。详情不展,有两个方面特别有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其一是“数字红利”</span>。过去我们总认为一个企业数字化,要么养一个IT团队,要么找一个开发公司定制产品,不管哪一种,成本都不低。现在随着诸多通用大模型和软件系统的推广及开源,开发者可在较低使用成本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完成一些商业场景的数字改造。对他这样一个小企业来说,他招了几个能懂、会写代码的大学生,竟然就把信息化的事情搞定了。这个我以前真没想到,这次展会上我还看到有IT企业着手做AI康养大模型,应该也是享受了大模型开源的红利,正如360创始人周鸿祎所言:“我们都是受益于开源成长起来的个人和公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其二是“经营模式”</span>。在他的企业中,那些年轻人持有公司股份,既是打工人也是股东,与公司发展共进退;他本人和那些年轻人既是管理者,又是信息产品的开发者,又都泡在一线岗位熟悉业务需求,这种多角色、扁平化的结构,让企业有了极大的创造力。他们借助于数字技术,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整合资源帮助客户减负,解决政府管理的堵点和企业运营的痛点,从而受到欢迎。所以,成功享受数字红利并非那么简单,要对传统企业的经营架构、人事管理、分配模式、业务流程等作一系列改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普通养老人的普通故事,或许有人说这谈不上什么新质生产力,而我以为问题恰恰就在这里。从产业发展来说,由于没有应有的预见,我们就会失去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养老领域那些成长型的小企业道阻且长,比如他的企业,现有的很多政策够不着,商业银行放贷也没啥照顾,更别说“天使”、PE、VC青睐了,所以这方面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从企业微观看,如何利用新技术、如何重组价值链、如何寻找创新空间,都需要新的思维和经营模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中篇】看行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G 端政策、C 端需求、B 端供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发展养老产业需要G 端(政府)、C 端(消费者)、B 端(供给者)三者共同发力,当前养老产业久久不能勃兴,既有三端各自存在的不足,也有三端之间的联动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一,关于“G端”政策</b>。十多年来国家层面下发的养老文件好几百个,反映了不同阶段的政府工作意图。很多朋友都反映近些年的养老政策方向越来越清晰、要求越来越明确。遇到很多新入行的朋友,他们常常抱怨进了“政策陷阱”。还有不少深耕养老多年的朋友每次看到新文件后直呼“不解渴”,抱怨没有“含金量”,这里有一个解读政策的视角和方法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看政府对养老行业的发展布局</b>。比如,2013年国务院发了35号文,大家称其开启了“中国养老元年”,应该说这十年来中国养老设施增量最大、市场主体发育最快、服务模式创新最多、能力建设提升最全,尽管文件落地过程中某些方面出现一点偏差和反复,但十年波澜壮阔的中国养老实践彰显了35号文的里程碑意义。而如果十年后再回头看,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到今年关于银发经济的“国办1号文”,很多同行都已经在说它开启了“中国养老产业元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国办1号文”有很多解读和评价,我看到这个文件还是十分兴奋的,找到了银发经济关键问题的国家标准答案。比如:在概念界定上,将“为老经济”与“备老经济”一并布局,显示出国家战略的大格局;在发展导向上,明确“增进老年人福祉”,强调发展民生事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体现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在发展方式上,要求扩大供给和提升质量,还明确了培育经营主体、推进产业集群、提升行业组织效能、拓宽消费渠道以及品牌化标准化等路径要求,这些才是真正打开养老产业的正确方式;在发展重点上,确定了七个潜力产业领域;在发展保障上,明确相关的要素支撑。这些方向性指引,绝不是一个所谓具有含金量的补贴政策所能比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看政府阶段性的工作导向和重点</b>。譬如看2019年国办发的5号文《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很明显的政策意图是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这个文件在内容安排上都与以往养老服务文件不一样,它是先提放管服、融资渠道、就业创业、服务消费,最后才写高质量发展和养老设施建设,说明国家层面非常清楚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的瓶颈,说明养老服务工作不能局限在社会福利的领域去推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民政部等部门发了多个文件,都是我们观察国家养老服务动向的重要参照。譬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意见,体现了那么多部门对“栓心留人”制度建设的重视,养老护理员从原来“五级制”到“七级制”,既顾及现实(学徒工)又拓宽成长通道(特级技师);譬如老年助餐意见,体现了全国人口老龄化在这个阶段对老年服务需求的一种积极回应;譬如农村养老服务意见,体现了“补短板”要求;譬如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意见,体现了国家在大额收费行为上的强监管信号,等等不再赘述。至于政策效果肯定会有滞后效应,也受很多因素影响,只要问题找准、方向明确、导向清晰,未来一定可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看政策“明面”也要看政策“隐面”</b>。譬如2022年中央两办下发的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意见和首次推出的“国家养老服务清单”,政策的明面是强化制度保障,可以看到政府对哪些人保障哪些项目、保障到什么水平,确保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权益。在看到这些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在这个阶段政府只能提供这么多的刚性承诺,很多老年人的很多养老服务需求是要家庭尽责和市场提供的,这也是养老服务发展转段转型的重要信号。还比如这几年国家有关部委出台的医养结合、长护险等文件,其政策措施是明面,而另外一面我们也看到了不同部门在构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上并未形成高度的共识,由此也基本能判定一些政策阶段性发展的走向(这个有点MG,不展开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关于“C端”需求</b>。上海人口老龄化早于全国20年,户籍人口老年人比例很快就迫近40%,事实上已经有一半的区超40%,有些街道已超50%。很多人对家中老人养老问题有焦虑,身边的朋友找养老服务越来越多,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养老也预期不足。需求端通常集中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购买意愿问题,一个是购买能力问题。以上海为例,说几个想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未来需求”清晰可见</b>。上海养老的需求线有两条:第一条是“60-60线”。60后进入60周岁,目前70岁以下的低龄群体已快300万人,他们享受生活服务的需求、追求生活质量的意愿不容低估,从某个角度看,在普遍感觉年轻人消费降级的同时,这个群体不说消费升级,至少有巨大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第二条是“80-80线”。上海现有80岁高龄老人80多万,而从现在起将急剧上升,到2040年超200万人,这是养老服务的刚需人群,虽然这一代高龄老人需求不旺,但未来消费潜力无限。可以说,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看,曾经的“第一次人口红利”不再,但从养老服务发展看,老龄化所带来的“第二次人口红利”会开启。在这个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危机与生机同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潜在需求”需要激活</b>。我们通常都说现在养老需求不足,问题是有没有找到开启需求之门的钥匙,这让我想到商业领域好多经典故事。说有两个销售员被派到非洲原始部落卖鞋子,一个看到土著光脚不穿鞋子,傻了,怏怏而归,另一个却看到了巨大商机;还有说三个推销员到寺庙推销梳子,第一个人看到的都是和尚,用不到梳头,无功而返;第二个人对和尚们鼓吹梳子刮头皮的益处,卖掉了一批;第三个人对主持游说一番,最后在善男信女们身上找到了源源不断的销售业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几年,上海为家庭适老化改造搭建了一个面向全体老年人服务的平台,在解决民生问题同时也刺激了一定的家庭消费,出现了自费改造达10-20万元的案例,当然这个也非那么简单,政策和操作机制也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造。我们确实要反思,如果G端的政策输出都是困难对象,没有更多的激活消费机制,潜在需求肯定会被抑制。比如在智慧养老C端,有位资深养老人一语中的,说目前很多“高新”科技都是“穷人”在用,难说是正常现象,对市场不啻嘲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现实需求”需要引导</b>。应该说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问题是这个市场是否正常有序?说老年人没钱,看看保健品市场的乱象;说老年人不愿出门,看看文旅市场的低价购物团,就都清楚了。譬如这几年都在谈异地康养产业,民间自发组团十分普遍,有些市场机构做的精品团也风生水起,浙江长兴、安吉那里每年估计有250-300多万人次的上海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关于康养产业链的培育,实际上还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规划和计划,基本是市场自发。那些低价购物团的欺诈骗客现象如何遏制?有出行意愿的年长者需求如何满足且安全得到保障?短期旅游如何转化为中长期旅居?旅居服务市场如何自律?康养产业大平台如何搭建?等等一串问题都需要解决并谋划推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关于“B端”</b>。其实G、C、B三端是绑在在一起的,三端的大目标和美好愿景并不冲突,但遇到痛点时就如“量子纠缠”,相互传递、甚至免不了互相“伤害”。G端有时会抱怨B、C:“我做得够多的了,你们不能总是等靠要啊”;C端会抱怨G、B:“我的苦恼很具体,你们永远不懂我哦”;B端会抱怨G、C:“我提供的东西很好呀,你们咋就不识货呢”。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从养老服务供给端简单说几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去存量”当务之急</b>。养老服务供给总量肯定要持续增加,特别是社区居家服务网络和专业能力还远远不够,同时结构性矛盾也显而易见,特别是养老机构。大家都在谈“入住率”问题,全国养老床位总量应该在老年人的3%左右,估计入住老年人在1%左右,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宏观政策,涉及到机构类型结构、服务水平层次、床位功能比例、医养结合程度、运营方式转变、城乡区域布局、支付政策导向等等一系列安排。近年来,国家在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要求各地在县域范围内建设以失能失智人员为对象的养老机构,推广街镇综合养老照料中心建设等等措施都非常务实有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促普惠”任重道远</b>。现在通常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中谈普惠,确实基本养老要不断扩展,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但如果只是强调政府供给,缺乏产业视角,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大众化养老服务永远不够。个人特别希望能建构一个“普惠养老服务产品”的供给体系,G端不直接下场,主要综合运用各类政策工具降低服务成本,并做好“价控”、“质控”、“风控”;B端让企业真正成为有活力的市场主体,C端要引导家庭消费,不能总是“免费的午餐”,这样做到养老服务既“普”(普及)又“惠”(实惠),形成一个“找得到、有得选、看得上、买得起”的高性价比的养老服务供给市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提品质”势在必行</b>。在解决养老服务“买不起”问题的同时,“看不上”的矛盾会逐渐突出,需要加快从“有”到“优”的步子。那些设施简陋、管理落后、服务堪忧的机构,会逐步被关停并转,传统的养老服务机构要主动转型升级。品质型机构越来越受欢迎,从上海市场来看,品牌养老机构入住率是非常不错的。最近遇到不少机构负责人,疫情之后的入住率态势不错。一个月价8000+的连锁机构常年入住率都在90%以上,“一床难求”,还有两个都是月1万+的机构,一家去年开张到现在正好一年,入住率达60%+,另一家二期推出后1600多张床位也到了8、9成。这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品质因素肯定是必要条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下篇】看未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顶层设计、底层逻辑、基层实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年的文章中谈了不少“养老新十年”,很多观点不再赘述。关于未来,提几个不成熟的观察视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第一,顶层设计</b>。通常我们会从体制、法治、规划、政策方面去判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关于领导体制</b>。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各级党委对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的领导会日益加强。有些省已经提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养老”的要求,党委重视推动确实体现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党委领导更重要的是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在应对老龄化的重大制度安排和关键行动步伐上领航掌舵,包括对人财物等关键要素的协调保障。从部门来看,希望新一轮机构改革后,老龄办能够在银发经济及养老产业方面有更大更多的作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关于国家立法</b>。国家层面的养老服务立法调研已经实质性启动,我们相信事关3亿老年人的福祉大业,地方70多部养老法规的立法实践,十多年来中国养老服务发展的探索,一定会催生一部规范并促进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法。立法从某种意义上体现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如果立不出来,说明还有更长更难的路要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关于规划引领</b>。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已经开展十五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来五年的战略性、前瞻性安排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4.关于政策推动</b>。全球瞩目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在下个月召开,历届三中全会的主题都是改革,会后一定会给养老领域改革推波助澜。先立后破,期待新的养老政策为处于深水区的养老改革开启破冰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底层逻辑</b>。就是客观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谓守正创新方可行稳致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讲大一点,譬如中国式养老的道路选择问题。</b>很多熟人和老年朋友经常发给我一些介绍日本、欧美养老方面的文章,说我们怎么不去做,哪些哪些方面做得如何如何不到位。这不是一个简单类比的事情,我们看看日本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战后伴随着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小型化,一直到1963年《老年福祉法》出台,也是在不断摸索,建构的是一套以低收入者为主的福利保障制度,一般人员即使满足条件也不容易住得进养老院。70年代后日本的高龄老人照护压力增大,加快设施建设,并从80年代开始推动社区和居家照护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高龄老人滞留在医院找不到出口,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出现“社会性住院”或者说“社会性压床”难题。90年代前后,日本推出“金色计划”(高龄者健康福祉推进十年计划),94年厚生省又修订推出“新金色计划”,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养老服务系统,但伴随着高龄化,两大问题仍得不到解决:一是“社会性压床”,医疗支出高居不下;二是政府预算保障对象和内容有限,做不到普惠。直到90年代后期,日本考虑“介护保险”并与2000年实施,通过个人、企业、政府共同筹资,才真正建立了有效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当然,现在他们也面临筹资压力增大的难题。无论从老年福利还是从产业发展来看,介护保险都是决定性的杠杆。有研究显示日本照护服务产业能带动47个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每投入1元能带来4元的GDP。日本介护保险实施后的产业变化情况如下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以上资料来自杨金宇教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发展阶段看,我们现在正走在日本当年的老龄化道路上,遇到的问题也很相似,但是我们没法复制,包括美国、德国、北欧、台湾地区的做法,都不能照搬照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讲小一点,养老服务发展中有很多底层逻辑需要厘清的问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譬如从“市场逻辑”看,民非作为非营利组织,其财务制度、投标方式、利益分配、融资需求等各个方面受限,如何能成为养老产业主体?价格机制要体现生产成本、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市场竞争等多个要素,如何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杠杆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譬如从“服务逻辑”看,应该是一切以客户需求为本,如果B端只盯着(或者说被迫)G端的补贴支持等,如果G端主要考虑的是部门本位、管理风险等,如何能形成统一的养老服务市场,如何能形成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整合连续的服务方式,如何能形成更加经济、更有效率的政策体系?诸如此类,干养老的同志会举出很多案例,我就不废话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基层实践</b>。再完美的顶层设计都需要基层来落地,相信基层的创造力,坐在办公室里都是困难,到了基层都是办法。谱写新时代的养老大文章,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尊重老年人的合理需求,尊重市场的客观规律,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同心同德,携手共进,养老的明天一定更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文至此,突然发现与往年的文章比,少了不少激情,也少了打油诗助兴。最后凑几句,权当结束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 华泱泱五千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国 运多舛志愈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养 老长征万里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老 之已至只等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未 雨绸缪施国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来 日同心共闯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可 许人间五亿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期 颐耄耋遍江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