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5谷神奉祀庙宇——山西稷山县稷王庙

叮当

<p class="ql-block"> 15日清晨,现代摄影协会根据行程计划的时间条件临时增加了离住宿地点较近的稷王庙旅拍。大家吃过早饭后兴奋地赶去却吃了闭门羹——8:30才开门。大家都等在门口,清晨的光线真好,而紧闭的庙门有些扫兴。此时有位陌生男士看到我们都带着相机就询问了来由,于是说可以让我们提前从偏门进入,真是太好了!</p> <p class="ql-block">  谷神,是一个神话人物,是与谷物相关的神,常见于世界很多民族的传统信仰,中国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崇尚谷神的风俗十分普遍,谷神就是崇祀植物谷子,属自然神,后来奉后稷(hòujì)为谷神。</p><p class="ql-block"> 传说中的谷神后稷,其母姜塬踩了巨人脚印,感而有孕生后稷,他也是周朝姬姓的始祖。稷王庙,是奉祀我国农业始祖后稷的庙宇。在山西古建筑序列中,有不少山西古建筑是为了纪念中国“老祖宗”而建,除了尧、舜、禹和后土之外,还有后稷。社为土神,“稷”意为谷子,稷为谷神,人们因稷学会了种庄稼;所以“社稷”二字就成了国家江山的同义语。</p><p class="ql-block"> 图为:稷山县稷王庙献殿与钟鼓楼,献殿之北为后稷楼。</p> <p class="ql-block">  谷神的祭拜时间因地区和民间信仰而异,农历正月初八、七月十五、六月六、十二月二十九(怒族)等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除了上述时间,还有一些地区可能在收获季节举行祭祀,具体时间因各地农收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些习俗和信仰体现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祈愿和对自然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山门</p> <p class="ql-block">  稷山县稷王庙始建于元朝至正五年的公元1345年,后来毁灭于清朝。清朝道光二十三年的公元1843年又重建,现存建筑就是清朝的文物古迹。稷山稷王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专祀农耕始祖后稷的庙宇。现存建筑为元、清两时期遗构。该庙坐北向南,中轴对称式布局,旧时前院为后稷祠,后院则是后稷母亲姜嫄圣母祠。</p><p class="ql-block"> 在山西有好几座稷王庙。 万荣县的稷王庙是全国唯一的北宋庑殿顶,也叫无梁殿,整座庙宇没有一根承重通体大梁,据形制最初判断为金代遗构,后来北京大学考古专家2011年在明间前檐襻间枋外皮上发现题记,考定为北宋天圣元年(1023),使这座大殿成为目前北宋唯一的一座庑殿顶建筑,是中国最高级别古建筑。距今逾1000年。梁思成先生曾遗憾未见到北宋庑殿顶建筑遗存,万荣稷王庙的发现,弥补了这一缺憾。</p> <p class="ql-block">稷山稷王庙最为引人入胜的是建筑装饰。图为石雕蟠龙柱。</p> <p class="ql-block">十字脊式顶(四面歇山),精巧美观</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琉璃彩瓦</p> <p class="ql-block">稷王庙的铁艺也是一大亮点。后稷楼的琉璃塔顶有精美的铁艺九凤朝阳,凌空欲飞。献殿屋脊有二龙戏珠铁艺,钟、鼓楼上有五福祝寿铁艺。这些铁艺经过近180年的风吹、日晒、雨淋,不生锈、不变形、不褪色,说明了清代稷山一带工匠具有高超的工艺水平。</p><p class="ql-block">图为:五福祝寿铁艺及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二龙戏珠铁艺</p> <p class="ql-block">脊兽装饰构件</p> <p class="ql-block">板枣王古树</p> <p class="ql-block">姜嫄殿</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木雕、石雕、琉璃、铁艺四种艺术在稷王庙荟萃一堂,成为稷王庙建筑的四绝,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稷王庙的这个季节时值夏日,庙前屋顶有很多的燕子盘旋翻飞,不仅增添了这座古庙的祥和气氛,也平添了几分生趣。古往今来,农耕文明传承的文化在这里沉淀着、延续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