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乡金石桥镇黄金井乡

望江流

<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在湖南邵阳隆回县金石桥镇黄金井乡,金石桥镇位于隆回县北部边陲,与溆浦、 新化两县接壤,总面积198.64平方公里,为隆回县辖区面积最大的乡镇,城区规划面积4.28平方公里。全镇下辖 56个村,2个居委会,543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5.85万人。耕地面积4.3万亩(其中水田3.7万亩,旱土0.6万亩)。镇内交通方便,242、322省道在镇中心相交,镇政府距县城68公里,距沪昆高铁新化南站约30公里。金石桥镇农产品以稻谷(单季)、薯类和小麦为主,农副产品主要有茶叶、苡米、木材、楠竹、烤烟、生姜、巨梨、柰李、牲猪等。主要矿产有高洲的钨矿,砂金矿。名优特产主要有省级名茶“白马毛尖”、“金石翠芽”,“参麦养生茶”曾获第五届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p> <p class="ql-block">“正康牌”矿泉水获国际饮品及技术展览会金奖。近年来,金石桥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苡米集散地,年吞吐量6000吨以上。金石桥镇现有大小乡村企业493 家, 其中工业企业114家,镇办企业36家,拥有企业职工6000人。1995 年,全镇农业总产值6636万元,工业总产值475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8949万元,财政收入288.37万元,同1993年相比,基本实现了两年翻一番。金石桥的文物古迹有:在五罗村的芦基湾, 有贺龙同志率领红二方面军长征时的“鸭田战斗指挥所”。境内望云山海拔1500米,相传秦时方士卢生曾在此隐居过,山上建有天门寺。罗公湾村还养育了“学通中外,秀出鹓班”知名人士贺学海。金石桥镇是隆回县北部地区的一个窗口,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更好的开发金石桥,隆回县委县政府把金石桥确定为县域副中心,金石桥中心卫生院更名为隆回县人民医院分院,金石桥党委政府决定:把金石桥城东建为文化娱乐区,城南建为工业开发区,城西建为绿色食品蔬菜水果批发区,城北建为商业贸易物流区,将两条主街道扩建为“三纵三横”的棋盘式街道网络。同时,要尽快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建好“高洲温泉度假村”。金石桥将敞开大门,全方位开放,以最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竭诚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前来经商和投资办厂,开发资源。2020年11月,金石桥镇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6年,金石桥镇入选第二批湖南省美丽乡镇示范名单。2014年7月,金石桥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p> <p class="ql-block">金石桥镇黄金井村地处隆回县北部,由原聚和村和原罗公湾村合并而成,S322省道穿村而过,辖22个村民小组,902户2906人,中共党员71人。2021年,该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今年以来,该村通过“四大板块”激活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已完成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年底有望突破60万元。</p> <p class="ql-block">建筑施工,铺就集体经济发展“快车道”。自2021年成立村级建筑劳务服务公司以来,该村通过三大举措使集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该村依托后盾单位争取了80万元的“读书林”项目和199万元的“水美湘村”项目,村公司通过正规程序依法依规承揽,为村集体经济创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二是严格施工队伍选聘。充分吸收该村脱贫户、监测户等特殊群体组建施工队,既确保了劳动力资源,又带领这些特殊人群创收致富。劳务公司先后已聘请60余位村民参与施工,已发放工资40余万元。三是强化监管机制执行。该村所有项目全部按“四议两公开”要求进行,每个项目确保从合同签订、人员聘请、材料采购、施工过程、验收项目等程序均有党员、群众代表等全程参与和监督,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预计仅建筑施工这一项,年底利润预计能达40万元。</p> <p class="ql-block">劳务输出,培育集体经济发展“生力军”。该村两委通过“村村响”、微信监督服务群、上门走访等形式积极开展招工信息宣传,为村民提供务工渠道,今年以来为和亚鞋厂已输送工人15名。同时,该村辖区内建有邵阳市规模最大的自动化蛋鸡养殖场——黄珒井蛋鸡场,该蛋鸡场共饲养蛋鸡约17万羽,日产富硒鸡蛋约15万枚,目前正在申报车间,预计年内能增加就业岗位30多个,能为该村实现稳岗就业奖补资金2万余元。</p> <p class="ql-block">政策支持,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该村两委积极作为,今年,通过组建红白理事会承办宴席已创收0.6万元,通过光伏发电年能创收6万元,通过承包管理农贸市场能创收2万元、通过增减挂钩项目能创收9万余元等。另外,该村采取以集体土地、林地入股的形式与黄珒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种植黄精,与隆回县顺友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种植金银花、茶叶、猕猴桃等,年底分红可达4万余元。</p> <p class="ql-block">文化资源,注入集体经济发展“强心剂”。该村利用当地独特的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村集体经济提供优良沃土。1935年12月,由贺龙、王震、关向应、萧克等人率领的红二、六方面军长征时在兰草田至黄金井一带宿营,在黄金井村留下的行军线路、革命史迹及口述历史成为了佳话;近代警察学奠基人贺学海留学日本后把警察学传入中国,并率先在该村创办了“鉴湖小学”,也就是黄金井中学的前身。该村充分挖掘这些文化资源,打造了长征路、沿河风光带,建立了“学海亭”,并将贺学海“崇文、尚学”的精神融入进了村规民约和家风家教,村内乡风文明逐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p> <p class="ql-block">在鸭田战斗指挥所参观了解长征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隆回金石桥镇:重走长征路 清明祭英魂</p><p class="ql-block">在鸭田战斗指挥所参观了解长征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祭奠红军无名烈士。</p><p class="ql-block">红网时刻新闻3月30日讯(通讯员 贺上升)3月30日,隆回县金石桥镇黄金井贺氏宗祠与黄金井中学团支部共同开展“重走长征路,祭扫英雄墓”为主题的清明缅怀先烈教育实践活动。</p><p class="ql-block">当日上午,黄金井贺氏宗祠与黄金井中学团支部60多人身着红军服,打着红二、六军团军旗,手持鲜花,队伍整齐,怀着真诚与敬仰之情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山路,徒步到鸭田战斗指挥所参观学习,大家回顾峥嵘的革命岁月,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感知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1935年12月由贺龙、王震、关向应、萧克等人率领的红二、六方面军红军长征时,由溆浦县的金鸡垅经老鹰坡进入隆回境内,当时有一万多名红军在黄金井一带宿营、休整。贺龙元帅在五罗指挥著名的鸭田战斗之前,曾亲自进入贺氏宗祠会见族人,参拜祖先。隆回早期中共党员欧阳宝兰,是革命烈土欧阳民英的亲妹,由邵阳党组织第一人罗卓云介绍入党。红军长征时,她带领黄金井群众为红军送米、送菜、送茶、挑担、带路。做为贺家媳妇的欧阳宝兰与族中开明人士贺学海商量后,拿出宗祠一百担族谷支援红军,为鸭田战斗胜利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p><p class="ql-block">参观鸭田战斗指挥所后,大家继续徒步到阳垠山村为无名烈士扫墓,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旧时青山埋忠骨,今朝清明祭英魂。在无名红军墓,大家整齐列队静默肃立,向无名红军墓敬献鲜花,默哀鞠躬致敬。黄金井贺氏宗祠负责人感慨地说:“我们宗祠与红军血肉相连,开展这样的活动,就是要用长征革命精神教育和激励后人,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的思想,发扬和传承‘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精神。”</p> <p class="ql-block">编辑:望江流</p><p class="ql-block">资料: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2024.6.20</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谢谢欣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