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班”装备升级换代

SJW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炸药包</span></p> <p class="ql-block">  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p><p class="ql-block">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董存瑞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顺利完成了规定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但突然遭到敌人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部队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p><p class="ql-block">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连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 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M-13火箭炮</span></p> <p class="ql-block">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突然向苏联发起大规模进攻,苏联军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德军一路势如破竹,不断向苏联腹地推进。7月14日,德军中央集团军先头部队攻占了苏联战略重镇奥尔沙。德军正在抓紧时间将后方补给物资运往这个靠近前线的供应站。然而此时的德军万万没有想到,很快他们就将会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p><p class="ql-block"> 莫斯科时间下午2点30分,一阵突如其来的咆哮声令把正在忙碌的德军士兵惊住了,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没过几秒钟,一顿猛烈而密集的炮火将火车站附近的德军士兵和全部的物资给吞噬,整个过程不到十秒钟,然后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火车站就又陷入了沉寂,这令开战以来顺风顺水的德军陷入了一片恐慌。德军直到在莫斯科会战期间才发现了苏联的秘密武器:喀秋莎火箭炮。</p><p class="ql-block">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拉开序幕,但志愿军在入朝作战初期,仍然在使用着“万国牌”武器装备,尤其是在重武器方面更是与美军存在巨大的差距,随着苏式装备的换装,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轻武器的火力投射方面与美军相比已经丝毫不落下风。但是在坦克及火炮方面仍然远不及美军,直到喀秋莎火箭炮装备部队入朝作战才改变了这一现状,因为喀秋莎火箭炮是志愿军唯一一款可以完全压制美军的杀手锏。</p><p class="ql-block"> 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一共有120辆喀秋莎火箭炮装备志愿军,全部隶属于志愿军48军炮兵第21师。</p><p class="ql-block"> 炮兵21师装备的火炮,是苏联造M-13火箭炮。M-13火箭炮是一种多轨式轮式自行火炮,弹径为132毫米。每辆炮车有一座8联装轨式火箭发射架,每条滑轨上下各装挂1枚火箭弹,每炮共装16枚,最大射程8500米,数秒钟内即可全部发射完毕。M-13火箭炮弹径大、弹群密集、发射速度快、杀伤破坏力大、战场机动性能好。作战时,以团(或营)为单位齐放射击,一个团一次齐放发射384枚火箭弹。因其弹群覆盖面积很大,所以M-13火箭炮部队主要被用于对大面积集群目标射击。</p><p class="ql-block"> 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苏军M-13火箭炮兵配合地面部队作战,发挥了巨大威力,屡屡给德军予重创。为此,苏军战士用他们心目中的美丽姑娘的化身——“喀秋莎”来赞美、称呼M-13火箭炮。后来,“喀秋莎”也就成为人们对这种火箭炮的通称,它的正式名称反倒鲜为人知了。</p><p class="ql-block"> 1951年2月14日,志愿军炮21师203团“董存瑞连”举行隆重的授炮典礼,接受刚从苏联运来的“卡秋莎”火箭炮,也就是苏联造的M-13火箭炮。当时,“董存瑞连”是4门制,换装当晚连队首次进行了呼点董存瑞的晚点名。</p><p class="ql-block"> 1951年9月1日,203团接到命令,让他们支援志愿军第27军79师235团对进占后洞里阵地的美军第7师的两个营发起反击。“董存瑞团”借着夜色掩护,将24门喀秋莎火箭炮悄悄开进预设阵地,并做好了严密伪装。随着志愿军首长一声令下,“董存瑞团”的24门喀秋莎火箭炮一起发出怒吼,瞬间384枚火箭弹拖着无数条火龙冲向了敌人防御阵地,剧烈的爆炸将阵地上的美军完全覆盖,打完一轮齐射后,志愿军步兵趁势发起猛攻,进攻过程异常顺利,当战士们攻上敌人阵地时被眼前的惨烈景象给惊呆了,只见美军阵地上面尸横遍野,就像被大火焚烧过一样,据战后统计,美军的这两个营有700多人是死于志愿军火箭炮的攻击之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130火箭炮</span></p> <p class="ql-block">  1971年8月1日,“董存瑞连”换装63式19管130火箭炮,当时连队火箭炮为6门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122轮式火箭炮</span></p> <p class="ql-block">  1994年11月 ,“董存瑞连” 由63式19管130火箭炮,换装81式40管122轮式火箭炮,当时连队火箭炮为4门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122履带式火箭炮</span></p> <p class="ql-block">  2015年12月,“董存瑞连”由81式40管122轮式火箭炮,换装为89式40管122履带式火箭炮。“董存瑞班”为该旅第5营15连4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多管远程火箭炮</span></p> <p class="ql-block">  2018年4月,“董存瑞连”在新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换羽新生,火箭炮营由40管122履带式火箭炮,换装为多管远程火箭炮,“董存瑞班”为该旅多管远程火箭炮营2连6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