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随想, 文/非主流北漂

青青

近期,看到了志刚写的多篇回忆录,晓慧的养鹦鹉趣事,造诣颇深,我非常有感触,志刚让我帮他改稿子,我心有余力不足,觉得越来越荒废了。按理说我现在生活闲适,最不缺的是时间。你可知道我现在越来越懒了。今天试着写一篇,信马由缰,想到哪写到哪,只管大胆胡说,绝不小心求证。<br><br> 刚到楚雄,感觉这里的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现在晚上还要盖被子),生活便利,最有特点的是这里的特色豆腐。有黑井灰豆腐、建水包浆豆腐、姚安的臭豆腐、石屏豆腐。说到石屏豆腐是石屏县支柱产业,这里有超大规模的豆腐开发区,豆腐的特点是当地的一口水井,用这水点豆浆就可以成豆腐了。据说吃这豆腐会改善高尿酸的病情,是不是商业噱头,我也说不清楚,就像传说在广西巴马人因为小分子水和地磁,都能活到百岁,都是信不信由你的事情了。不过石屏豆腐确实好吃。黑井灰豆腐也很有特点,这个乡镇点豆浆是用大豆秸秆烧的灰,外观一般,味道很有特点。建水包浆豆腐是把豆腐包浆放到碳火上烤,然后用蘸水一起吃,也是别有风味。<br>闲来我就自己做豆腐,属于“自学成才”的那种。用100g黄豆,又加了点儿花生,加入500g水,加工成豆浆,再经过过滤,石膏点豆浆,最后竟然成了,第一次做豆腐的成就感油然而生。<div>传说燧人氏教会我们用火;伏羲氏教会我们生活;杜康教会我们酿酒;蔡伦教会我们使用纸张。有没有豆腐氏教会我们做豆腐呢。别看到100g、500g,觉得没有计量工具不能做豆腐,其实这是多虑了。因为豆腐是最亲民的产物,水加多了就是豆浆,水少了就做豆腐脑,再浓就做豆腐,太浓稠了就做千张(有地区叫百页),放坏了就是豆腐乳,就连豆渣可以炒一炒就成了喝白粥的小菜。可见豆腐是多么的无私,粉身碎骨全不怕,留得大爱在人间。</div> 据了解,我国各民族都与豆腐结下不解之缘,用豆腐做的菜也是名目繁多。什么“炒山药豆腐”、“葱花白豆腐”、“血肠豆腐”、“番茄豆腐”、“酸菜豆腐”、“炭烤豆腐”、“红烧豆腐”、“豆腐盒子”不一而足。四川的麻婆豆腐,河南豆腐八大碗,淮扬的大煮干丝,连云港豆腐丸子都是登得大雅之堂名菜。<br>在文人笔下,对于豆腐也是以褒扬为主,既有美貌能干的豆腐西施,也有豆腐姻缘“双推磨”。这些一代一代传唱也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br>古代四川有个姓陈的女子开了家豆腐店,这天早上来了个书生,囊中羞涩已一年未食肉,和陈婆子商量能不能用豆腐做成红烧肉的味道,以安慰当年馋虫。陈婆子就炖了这豆腐菜(后人称麻婆豆腐)。当然也不好意思要这书生的钱啦,书生感激之余还调侃了陈婆子是个麻子,于是在墙上写了“晨曦已觉蒙蒙亮,麻婆灯下点豆忙,坑坑洼洼如蜂房,圈圈点点皆文章”。善良的女人哪里认识这字里行间的意思,只知道大家都要吃这麻辣豆腐,从此生意兴隆,传承至今。那个孔乙己式的书生如果地下有灵一定感慨:“世间有公道,付出有回报,好人天佑唉”。 明朝的封建等级制度比较盛行,据说有个做豆腐家的孩子全国考试中拔得头筹进京殿试,皇上为他的学问折服,问其父母情况,书生答道:“父在外肩挑日月,母在家扭转乾坤”。皇上御笔一勾成了头名状元。其实如果皇上了解到这是做豆腐家的孩子一定会名落孙山的。状元郎说出了父亲卖豆腐披星戴月的不易,同时也讲述母亲做豆腐的辛劳。所以吃豆腐长大的孩子也能“赴约琼林宴,打马御街前”。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br> 我74年在苏北乡镇高中毕业,然后在镇造纸厂工作,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去县城出差。记得上午9:30上车,大概需要80分钟路程。临行前母亲总是准备凉拌豆腐和白粥,忘不了在背包里放一双妈妈做的千层底。多年后才体会到“小葱拌豆腐象征着做人清清白白,千层底象征着走路稳稳当当”。<br>随着时间的变迁,我们穿上了皮鞋、耐克鞋,妈妈也做不动千层底了,但是妈妈无声教会的情节总是难以忘怀。我已年近古稀,回顾工作中妈妈的期盼成了工作的座右铭,成了前进的灯塔。告诫自己做事格局要大脾气要小,流畅的工作中和同事之间相处融洽。<br>2004年我去北京工作,在公司规划办做招标,有天加班到八点多我们一起吃饭去,期间领导提出主食要“贴饼子”。记得他坐在我对面,手里握着“贴饼子”咬一口对我说:“老杨,我就喜欢这妈妈的味道”,我笑而不答,心想“妈妈的味道是烙印在每个人的记忆中,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在什么岗位,总能体会到妈妈的味道,世上只有妈妈好”。<br><br> 想起去年我离开江西告老还乡的时候,在送行晚宴上李总送我紫砂壶(因为江西壶和福同音),在一起聊天煽情中,端上一盆豆腐烧青菜,让我尝一尝寓意“青菜豆腐保平安”,这菜大家经常吃,这份情谊令我难以忘怀。同样的场合如果让我吃块肥肉保平安,场面该多么尴尬。豆腐那么平凡,格调又是那么高雅。<br>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后有好事者说“借酒消愁愁更愁”。假如我说“何以解馋唯有豆腐”,看好事者能说些什么。 步入古稀的我,犹如夕阳晚霞,力争余晖。在楚雄的康养中,每天一般走四万步,游泳两小时(蛙泳1500米),生命的长度由天,生命的宽度由我,期望通过饮食调节血压和血糖。为了鼓励自己,桌子上放一把钱和一个药盒,表明我有消费能力,清淡饮食为了少吃药(哈哈)。目前血压和血糖有明显好转,我想,有些病其实饥饿一下就会有改善的。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已和豆腐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定会坚持不懈,发扬豆腐精神,享受健康生活。<br><br> 2024年夏写于云南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