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见厦门”第二篇~枕海听涛“瞰”厦大

清风(勤姐)

<p class="ql-block">如果问你,咱们国内风景最美的高校是哪所?相信你会脱口而出:清华、武大、北大。而在我心目中最美的学校,应该是这所被海包围着的大学,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四季如春”……</p> <p class="ql-block">这里滨海风光,秀色可餐。海风习习,潮来汐往。</p><p class="ql-block">这里建筑散落于云雾之中,连绵起伏的山水与之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这里遥看似若蓬莱仙境,近看又如海市蜃楼那般太不真实。</p><p class="ql-block">这里依山傍水,胸怀海洋,美食风光,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它就是坐落于岛屿上的“最美大学”~厦门大学。</p> <p class="ql-block">站在胡里山炮台举目凝望,厦门大学就像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英姿勃发,欣欣向荣;爬上学校后面的南普陀俯瞰,厦门大学又像一位诗书礼乐的伊人,漫步海边,在水一方。风情万种的岛国,气象万千的大海,赋予厦门大学风姿绰约,仪态万方。</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南方之强”的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921年,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p> <p class="ql-block">一百年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曾说过:要让外国的轮船来往厦门港时,能从海上一眼就看到一所壮观的学府。</p><p class="ql-block">95年前,鲁迅先生到厦大任教,和许广平通信时提到:前面是海,对面是鼓浪屿。</p><p class="ql-block">72年前,“乡愁诗人”余光中就读厦大几个月中,骑着单车在海边的沙路上疾驰来去,“只差一点就追上了海鸥”。</p> <p class="ql-block">“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是厦门大学的校训。</p> <p class="ql-block">“自强不息”,是陈嘉庚先生创校时亮出的精神话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味着追求永不歇止,蕴含着雄健浩然之气,体现了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和气概。</p> <p class="ql-block">“止于至善”,是厦大私立时期的林文庆校长确立的校训,在表明厦门大学应该始终如一、永无止息地探寻“事理之极致”,抵达科学真理和人格精神的最高境界,在启智与道德上达到完美至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格理想,蕴含着生命对于至善至美理想的追求与践行。</p> <p class="ql-block">厦大的名人也不少,鲁迅算是厦大的一个代表。鲁迅在厦大待的时间不长,但他那时跟许广平热恋,在此期间写了不少书信,就是现在的《两地书》。在厦大的鲁迅,跟平常“横眉冷对千夫指”不太一样,很有趣,还各种花式撒娇,也挺浪漫。估计除了许广平之外,南方厦门优美的风景也让鲁迅松弛和温暖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南校门上面的"厦门大学"四个字,就出自鲁迅之手——从《两地书》中截取的。</p> <p class="ql-block">你是否发现“厦门大学”校门匾额上,其中的“厦”字多了一横,而“门”字则少了一点,“学”字没有宝盖头。难道是鲁迅先生写了别字?</p><p class="ql-block">其实不然。</p> <p class="ql-block">虽然这些字形似乎有错,实际上却蕴含了深意。例如,“厦”字上的一横,寓意着学子在学习过程中需有耐心与恒心;“门”字上少了一点,整体形状形似人鞠躬,告诫学子要时刻保持谦卑之心;“学”字没有宝盖头,暗示学海无涯,学无止境。这些错误看似不正确,但在草书艺术中却是常见的减省手法。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错误的字形也使得匾额更加独特,为厦门大学校门增添了一抹历史的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作为中国最美的大学,与海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容颜分不开。海岛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白鹭,厦门岛又酷似白鹭,白鹭救岛的美丽传说更是叫厦门名副其实地美为鹭岛,简称为鹭。厦大当然地也就跟着天生丽质,风华一代。美丽的厦大把每年的清明时节作为校庆日,由陈嘉庚先生亲自选定。清明时节,祭奠先祖,感恩先人,校庆日选在清明时节,意味深长,是启教万千厦大学子终生怀抱报效母校、报效社会、报效国家之心。这是陈嘉庚先生为厦大培植的优良基因,根植的优秀传统。</p> <p class="ql-block">厦大最早最古老的建筑群,被形象的比喻为“身穿西装、头戴斗笠”。中间主楼为“群贤楼”,源自晋代王羲之《兰亭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之句。2号及4号楼,陈嘉庚则以“同安”和“集美”两地为其命名。“映雪”和“囊萤”, 分别取自古人孙康、车胤囊萤映雪的典故,有劝学之义。</p> <p class="ql-block">楼群由芙蓉一、二、三、四和博学楼共五栋组成,以芙蓉湖为圆心形成半合围形。中式屋顶、西式屋身的外廊建筑样式,是嘉庚风格建筑走向成熟的标志。中西结合,充满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放眼厦大校园建筑群,无论新旧楼群,都是这样的风格,既独具大气的建筑思想,又极富闽南的风土人情,可谓闽南建筑美尽东南,嘉庚风格傲视海外。楼前的陈嘉庚铜像,左手挽衣,右手抚杖,昂首挺立,雄视远方。他目光远望的前方,是大海,那里有鼓浪屿,与厦大一样,是厦门美丽的魂魄。鼓浪屿身旁的海水,矗立着民族英雄郑成功。巨型花岗岩郑成功雕像,身披盔甲,手按宝剑,挺拨刚劲,气势壮伟,面朝波涛汹涌的大海。陈嘉庚面朝大海遥望海天眺望壮阔的炯炯目光,正好与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郑成功的如炬目光,相遇碰撞,英雄所见略同的锋芒、胆略、血气、魂魄,不谋而合,浑然天成。陈嘉庚典雅英武浩气长存的雕像,海天壮阔日月广大,是厦大最具经典的风景,最富有气质、气派和气概。每次来厦大,无论晨昏寒暑,都要来到先生的雕像前,一睹他傲立海天的光辉灿烂形象,与先生留下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珍贵合影。</p> <p class="ql-block">厦大所有的故事,起源于华侨领袖——陈嘉庚。“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为吾国放一异彩”,是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时的期望。一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流传着陈嘉庚“出卖大厦、维持厦大”的故事,也因此,他被厦大学子们亲切地称为“校主”。  </p> <p class="ql-block">厦大差点改名"福建大学"。</p><p class="ql-block">1937年,厦门大学内迁,当时国民政府省长给教育部打报告说,想把厦门大学改成福建大学。陈嘉庚先生坚持称:厦门大学是集800万华侨心血建成的大学,如果改名就伤了800万华侨的心。因此,厦门大学是少有的没有改过名字的大学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校主!”这是厦大最亲切温馨的话题,也是厦大最气势磅礴的历史。陈嘉庚这位厦大的创始人,厦大人的永远校主,投身教育,实业救国,矢志爱国,如精卫衔五彩石以填沧海,创建的以厦大这一巍巍丰碑为代表的基业,千秋功德,生命长青。</p> <p class="ql-block">在厦大,“芙蓉湖”、“芙蓉餐厅”、“芙蓉宿舍楼”……</p><p class="ql-block">这么多“芙蓉”,传说和陈嘉庚先生女婿李光前的故乡叫“芙蓉村”有关系,并非某个叫做芙蓉的女子。</p> <p class="ql-block">最后,还必须提一下厦大特别的“芙蓉隧道”,它位于厦大内部,芙蓉餐厅旁,是中国最文艺的隧道,是中国最长的涂鸦隧道,是厦门大学主要景点之一,吸引着无数文艺青年及游客来此观光。</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不光自己是个景点,周边还有不少旅游景点,比如南普陀寺,胡里山炮台。如果你可以找到最高的教学楼,你就可以把厦门的风景尽收眼底,还可以看到那个美丽的小岛鼓浪屿。相信来过厦门大学的人,肯定会望海兴叹,真的太美啦。</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厦门大学,能不叫人喜欢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