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主题:高一年级语文组师徒结对汇报课</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6月18日上午</p><p class="ql-block">地点:高中录播室</p><p class="ql-block">参与人:高中语文组教师</p><p class="ql-block">授课人:黄可</p><p class="ql-block">师傅:韦倩雯</p><p class="ql-block">授课内容:《变形记》第一课时</p> 授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有这样一位作家,被后人誉为西方现代文学的鼻狐。萨特、村上春树、米兰•昆德拉、加缪等许多大师级人物都曾公开承认自己受到他的影响;加西亚•马尔克斯则声称正是因为他,从而开始了自己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道路。</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某出版社决定重新出版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现在请你结合自我的解读,参与到《变形记》的封面设计中,为即将出版的《变形记》提出封面设计的建言。”这一情境的设计,首先让学生明了卡夫卡重要的文学地位,其次参与封面设计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是真实情境下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文本解读找到真实可靠的抓手。</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围绕情境任务,分别通过“定小说基调,着我之色彩”、“探文本深度,绘我之图案”两个的活动,带动学生进入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中。学生通过确定色彩方案、设计图形,深入体验卡夫卡笔下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基调,理解一个小人物、一个偶在的个体生命充满的荒谬性。学生要确定封面的色彩方案,必然会关注文本流露的情感基调,能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处境两个角度把握小说基调。</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上,有同学说黑色,有同学说灰色,还有同学说用两种冷暖两种色调强调剧烈的冲突。总之,从色彩的选择上,可以看出学生以一种感性的方式关注了文本,又能有一种理性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本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甲虫的隐喻意蕴,能够从情节、人物个性、心理描写等角度深入探讨文本蕴含的深意,认识小说所揭示的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思考人的生存问题。</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前,教师预设了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关注甲壳虫与格里高尔间的相似之处,体会甲壳虫、门的象征意蕴。</p> <p class="ql-block"> 最后,教师给出卡夫卡理想的封面设计,提出问题“卡夫卡为何认为甲壳虫不可画”?由此引出对“荒诞”这一名词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撰稿:黄 可</p><p class="ql-block">审核:韦倩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