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伊朗中部靠近伊斯法罕的山区,有一个叫<b>阿比内耶</b>的村庄,山上都是红色的泥土,房屋都用红色的夯土和红砖建成,在阳光下蓝天红土红色建筑非常显眼和别致。我们导游大林老师把它称作红泥村。</p> <p class="ql-block">红泥村是个历史久远的村子,从萨珊王朝开始,这里的原住民就因地制宜用红土盖起房子。萨珊王朝灭亡后,伊斯兰教全面取代了祆教,许多人就从亚兹德、纳坦兹、卡尚、德黑兰一线迁移到此定居,逐步取代了原住民。因此这里也是伊朗境内民族迁徙定居的历史延续。</p> <p class="ql-block">萨珊王朝统治的后期,被称为“灵魂不朽者”的库思老一世(531年~579年在位)对当时已显落后的官僚体系、司法体系、军事体系、税收体系等进行了重大改革,并对道路系统和通信系统进行整修和扩建,以加强军队调动的机动性。他还和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诸国订立一系列和约,将丝绸之路的贸易正式化和合理化,提高了萨珊波斯的经济实力,从而出现了<b>“库思老一世中兴”</b>的短暂繁荣。但是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依旧保留了贵族阶层的权力,并维持到伊斯兰征服时代,许多改革并未完全实施。</p> <p class="ql-block">库思老一世去世后,他的子孙没有一个争气的。萨珊王朝最后的七十年里,竟换了十一个君主。曾经强悍一时的波斯第二帝国萨珊王朝遭遇了连年不断的内忧外患。由于和拜占庭等外部的长年战争,导致国力消耗殆尽,经济衰退,加上税项沉重、宗教纷争、刻板的社会阶级、地主的势力日渐增强等因素,使萨珊王朝持续衰弱。而在这同时,阿拉伯半岛上的伊斯兰教却崛起并开始对中东的征服。</p> <p class="ql-block">公元570年,穆罕默德出生在阿拉伯半岛上麦加的哈希姆家族。<b>610年,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b><i>(阿拉伯语中伊斯兰是“顺从者”的意思)</i>。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加统治者和贵族的迫害下,率信徒从麦加秘密迁往麦加北部一个沙漠中荒凉的地方,取名叫<b>麦地那</b><i>(意为“先知之城”)</i>,是为伊斯兰教历元年<i>(同期为中国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i>。</p> <p class="ql-block">公元631年穆罕默德归真,他的忠实信徒及老丈人<b>伯克尔</b>继位(虽然他比穆罕默德小3岁,他的女儿嫁给穆罕默德时才9岁,在这之前穆罕默德已经有了6个妻子),是第一个被称为<b>“哈里发”</b><i>(意为穆罕默德继承人)</i>的阿拉伯伊斯兰教领袖,由此开始了“哈里发时代”。</p><p class="ql-block">原先教徒们以为先知是永生的,没想到穆罕默德也会死,感到受了欺骗便纷纷背叛了伊斯兰教。伯克尔继位后,力挽狂澜平息了伊斯兰教的危机,随后开始了向拜占庭和萨珊波斯的远征行动。</p> <p class="ql-block">就在远征军大败拜占庭时,633年伯克尔只当了两年哈里发也归真了。去世前,他力荐年富力强的<b>欧麦尔</b>为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继承了伯克尔的远征行动,率军大败拜占庭,并占领了圣城耶路撒冷。在率军进入萨珊波斯首都泰西封(今伊拉克境内)时,欧麦尔要求不要干扰居民的生活,并给予皈依伊斯兰教的人一些减税的好处。就在欧麦尔大展宏图时,644年在一次晨礼中,被一名基督徒的波斯奴隶刺杀身亡。</p> <p class="ql-block">欧麦尔死后,麦加贵族<b>奥斯曼</b>成为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创立了海军,在中亚、北非、地中海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而萨珊波斯由于和拜占庭400多年的战争,早已国力不济,无力对付入侵的阿拉伯人。面对来势汹汹的阿拉伯大军,萨珊末代国王伊嗣俟三世在首都泰西封沦陷前,放弃大量的宝藏向东逃遁。一些萨珊王朝的官员试图召集兵力抵抗入侵者,但由于缺乏强而有力的中央权力,在军事指挥体系名存实亡、财政资源受到破坏及人心丧失的情况下,最后一败涂地。<b>651年伊嗣俟三世在在逃到梅尔夫时,被一名谋财害命的磨坊主刺杀,萨珊王朝正式终结</b>。</p> <p class="ql-block">奥斯曼任哈里发时已经70多岁了,由于他年老体衰,便开始大量使用自己倭马亚家族的人。在穆罕默德创教初期,因伊斯兰教义触犯了部落贵族的特权遭到强烈反对,而倭马亚家族的先祖正是以坚决反对先知而闻名。因此奥斯曼任哈里发引起教内的不满和叛乱,于656年最终被叛军杀死。随后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b>阿里</b>在叛军的帮助下自命为第四任哈里发。但奥斯曼的堂侄、掌握兵权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却发誓要为叔叔报仇,夺回哈里发。却未等他动手,661年阿里被一名反叛者刺杀。</p> <p class="ql-block">阿里死后,穆阿维叶任哈里发,为穆阿维叶一世。就在这时,伊斯兰教围绕着继承人正统性与否的<b>“逊尼派(SUNNITE)”</b>和<b>“什叶派(SHIAH)”</b>,开始了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争斗。</p><p class="ql-block">那些承认穆阿维叶合法性的人叫做逊尼派,意为“遵循传统者”,认为根据伊斯兰教义,穆罕默德的精神权力无法通过血脉相传,有能力者就可成为哈里发;而认为先知穆罕默德和他的女儿法蒂玛、女婿阿里的后裔才是合法的继承人,则称为什叶派,意为“阿里党人”,他们坚持血缘继承,认为唯一合法的继承者必须来自穆罕默德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因此什叶派的伊拉克人也宣布了一个哈里发,即阿里的长子哈桑。但是哈桑并不愿意看到用武力和流血来取得权力,在加上他的注意力在女人,他活到45岁,但结婚、离婚一百多次。这正合穆阿维叶之意,他和哈桑达成协议,只要哈桑放弃哈里发,就承认他的“圣族”特殊地位,并给他一笔可观的养老金,以逼迫阿里的儿子哈桑放弃继承权。最后穆阿维叶如愿以偿,然哈桑却被毒死。</p> <p class="ql-block">公元679年,穆阿维叶宣布其子亚齐德为哈里发继承人,四大哈里发时代(史称“麦地那哈里发时代”)就此结束,开始了伊斯兰世界第一个世袭的王朝:<b>倭马亚王朝(Umayyad Caliphate)</b>,伊斯兰教的中心从阿拉伯半岛移到了叙利亚,首都定为大马士革。由于倭马亚王朝崇尚白色,中国史书上称之为“<b>白衣大食</b><i>(读作“dà yì”)”</i>。</p> <p class="ql-block">但是什叶派人不干了,他们请求阿里的另一个儿子、哈桑的弟弟侯赛因出任哈里发。侯赛因拒绝承认亚齐德为哈里发,并以穆圣后裔的身份率信徒赶赴什叶派大本营库法(在今伊拉克南部)。但当他来到库法,当地人却抛弃了他。</p><p class="ql-block">公元680年,侯赛因于卡尔巴拉被伊拉克总督亚齐德追杀。候赛因率领72名弟子力战数千装备精良的敌军,因寡不敌众,候赛因及其战友全部牺牲,侯赛因首级被割下。什叶派认为,侯赛因是明知此行有危险,却宁可踏上不归之路,以自己的死维系伊斯兰教的纯洁性(令人联想到耶稣殉难)。以后侯赛因殉教的日子,伊斯兰教历每年的1月10日便成了什叶派的一个重要节日:<b>阿舒拉节</b>,以悼念侯赛因及战死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亚齐德继任哈里发后,终日沉迷于酒色歌舞,是个平庸腐败之徒。</p><p class="ql-block">波斯什叶派以圣城库姆(在今伊朗中部)为中心,积极在波斯、伊拉克、埃及等地起义,赢得大批支持者。</p><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的后代利用自己是哈希姆家族,与穆罕默德有着血缘关系,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不仁不义的统治者。</p><p class="ql-block">波斯呼罗珊地区(在今伊朗东北部和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之一部分)有大批来自伊拉克的阿拉伯移民,贝都因人与波斯人已经同化和融合。由于穆斯林化程度较高,当地土著贵族与萨珊王朝联系较少,因此萨珊王朝的灭亡并没有直接导致呼罗珊土著贵族的统治权力结束。但这些贵族一直受到倭马亚家族的冷落,没有得到倭马亚王朝给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早就心存不满。</p> <p class="ql-block">什叶派、哈希姆家族、呼罗珊贵族这三股力量组成了反倭马亚王朝同盟,最后打着黑旗的阿拔斯的玄孙阿布•穆斯林在呼罗珊起义。公元750年<i>(中国的唐朝天宝九年)</i>,倭马亚王朝仅统治了89年就覆灭,开始了<b>阿拔斯王朝(Abbasid Dynasty)</b>时代,中国史称<b>“黑衣大食”</b>。</p><p class="ql-block">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对大马士革不再有安全感,把首都往东迁移,最后在幼发拉底河沿岸远古文明发祥地新建了一个都城巴格达,开疆拓土的方向也转向波斯和中亚。</p> <p class="ql-block">倭马亚王朝被推翻后,阿拔斯王朝不但扑杀了前朝的所有余党,又对倭马亚王室斩草除根。唯一逃出的老哈里发孙子,在亲信的护卫下,就沿着当年征服北非的路,一路往西穿越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最后渡过直布罗陀逃到了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p> <p class="ql-block">当时安达卢西亚的阿拉伯贵族震惊于大马士革政变和屠杀,他们怕阿拔斯王朝对他们也斩尽杀绝,赶紧拥戴落难的旧王孙起事,清除了当地的阿拔斯王朝总督,打败了前来讨伐的阿拔斯王朝军队。756年,以科尔多瓦为首都建立了<b>科尔多瓦哈里发王国(Califato de Córdoba)</b>,又称<b>后倭马亚王朝</b>。</p> <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什叶派认为被忽悠和篡权了,因为哈希姆家族并不是阿里的直系后代,因此不是什叶派的合法领袖。而哈希姆家族也同样认为什叶派抛弃了他们,一怒之下皈依了逊尼派。在阿拔斯王朝的统治下,什叶派不断领导反抗运动。最后什叶派遭镇压和屠杀,一部分人集体迁往北非。</p><p class="ql-block">公元909年,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的后代,什叶派人赛义德在突尼斯建立<b>法蒂玛王朝(Fatimid Caliphate)</b>,建都拉卡达,后新建首都开罗,中国史称<b>“绿衣大食”</b>。开罗的法蒂玛王朝与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伊比利亚半岛科尔多瓦的后倭马亚王朝形成伊斯兰世界三足鼎立之势。公元1171年库尔德人萨拉丁在埃及推翻法蒂玛王朝,恢复了逊尼派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阿拉伯帝国虽然幅员辽阔,但除了阿拉伯半岛外,其他领土都是原先波斯和拜占庭的属地。阿拉伯人作为统治者,不但从人口上是少数,而且其民族先进程度远远落后于被统治的波斯和拜占庭地区。因此从倭马亚王朝起,积极鼓励非阿拉伯族的人改宗伊斯兰教,并许诺与阿拉伯穆斯林享受同等待遇。凡改宗伊斯兰教的非阿拉伯人穆斯林,称为<b>“麦瓦利”</b>,可以免缴税收。</p> <p class="ql-block">但随着改宗伊斯兰教的麦瓦利日益增多,政府的税收日趋减少。待哈里发政权巩固以后,便不再鼓励人们改宗伊斯兰教。对已经改宗的麦瓦利也没有实现与阿拉伯人平等的诺言,麦瓦利人除免纳人头税外,必须缴纳包括土地税在内的各种赋税。未改宗伊斯兰教而仍保持原来信仰的原住民,称为<b>“迪米人”</b>。迪米人的社会地位更低,他们必须缴纳包括土地税和人头税在内的一切捐税,并且不能担任公职,也不得反对穆斯林。</p> <p class="ql-block"><i>(尽管原萨珊王朝统治的波斯地区较早被阿拉伯人征服,但是由于琐罗亚斯德教的影响力,该地区的居民直到九世纪末才大部分成为穆斯林。而原东罗马统治下的西亚和非洲基督教地区,可能源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宗的原因,却较早皈依。波斯东北部的呼罗珊地区由于琐罗亚斯德教没有较强的影响力,也较早皈依。而原波斯统治下的高加索地区由于地形的保护,阿塞拜疆最晚皈依,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却一直保持着东正教信仰。)</i></p> <p class="ql-block">同时倭马亚哈里发规定阿拉伯语为法定官方语言。凡官方文件、官场交往、教育等一律使用阿拉伯语言,以逐步提高伊斯兰教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同化效果。随着改宗伊斯兰教的人口增加和阿拉伯语的普及,原波斯内部一些民族逐渐阿拉伯化,从而巩固了阿拉伯帝国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阿拔斯王朝建立后最初的80余年,是阿拉伯帝国的极盛时代。伊斯兰世界的政治中心东移后,在<b>哈伦·拉希德</b>和<b>马蒙</b>统治时期,哈里发统治者吸收了萨珊波斯的统治经验,还重用原波斯贵族掌管军政大权,缓和同什叶派的矛盾,皈依伊斯兰教的波斯贵族开始活跃于政治舞台。统治者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完善行政体制和司法制度,实行新税制,设立驿站,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重视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等手段,使国库充盈,经济繁荣。</p> <p class="ql-block">马蒙统治时期,阿拔斯王朝达到最盛。</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但马蒙死后,其继任者开始腐败,阿拔斯王朝走向衰落,各种势力先后登场,在阿拉伯帝国的名义统治下,各据一方,建立起自己的王朝或帝国,直到十三世纪蒙古人灭掉阿拔斯王朝,中亚和西亚归于伊利汗国。</p> <p class="ql-block">公元八世纪后期,伊朗东北部的呼罗珊贵族巴尔麦克家族掌控了巴格达哈里发国家的政治权力,波斯贵族的势力急剧膨胀。呼罗珊地区在巴尔麦克的控制下,成了伊斯兰世界的国中之国。</p> <p class="ql-block">公元九世纪后期,波斯铜匠出身的盗匪叶尔孤卜·莱伊斯占据伊朗高原东南部的锡斯坦,建立<b>萨法尔王朝(Sulala Saffariyya)</b>,自立为<b>埃米尔</b><i>(意为军事总督)</i>,然后发动针对阿拔斯王朝的西征,被击败后其子接受阿拔斯王朝的赐封并向巴格达缴纳岁贡。</p> <p class="ql-block">继萨法尔王朝之后在波斯兴起的<b>萨曼王朝(Sulala Samaniyya)</b>,由波斯王公的后裔纳斯尔·伊本·艾哈迈德奠基,但真正的创建者是纳斯尔之弟伊斯玛仪·本·艾哈迈德。伊斯玛仪表面上很低调,名义上仍承认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宗主权,但仅向哈里发奉献贡物,报告军务。</p> <p class="ql-block">萨曼王朝建立后,攻占了突厥人的许多城市,并于903年灭掉了萨法尔王朝。萨曼王朝是十世纪时中亚乃至世界军事强国之一,最强盛时,其领土以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囊括哈萨克斯坦南部,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斯坦,以及伊朗大部分,与西部的布韦希王朝遥相呼应。虽然该王朝只存续了124年(874~999),却因商业和对外贸易活跃,导致经济繁荣,文化和科学事业昌盛。萨曼王朝的黄金时代,史称波斯帝国的再度复兴。</p> <p class="ql-block">特别重要的是,在伊朗史学家所著的《波斯五千年》一书中,萨曼王朝成了现代伊朗民族主义的代表,他们有意识地通过提升波斯语和文学的地位来摆脱阿拉伯统治和文化。</p><p class="ql-block">在萨珊王朝灭亡前,波斯存在着三种语言:西北部(古米底)使用巴列维语,南部使用帕尔西语,东北部呼罗珊地区使用达利语。</p> <p class="ql-block">从萨珊王朝覆灭到萨曼王朝的建立的三个世纪里,伊朗高原的实际统治者换了多次,但阿拉伯语一直作为波斯的官方语言,波斯语的文学作品寥寥无几,传统的波斯文化濒临绝迹。直到萨曼王朝建立后,波斯文化渐趋复兴,<b>以阿拉伯字母作为书写形式、以呼罗珊地区达利语为主的新波斯语作为官方语言予以推广</b>。这段时期,出现了许多对后世有影响的诗人,他们以新波斯语创作短歌剧、挽歌、沉思录和教化诗。</p> <p class="ql-block">阿拔斯王朝统治了五个世纪,但后四个世纪是一个分崩离析、衰微败颓的时代。为了巩固统治,统治者从中亚买来大批骁勇彪悍的突厥奴隶建立王室禁卫军。以后一些屡立战功的突厥人脱离了奴隶的身份,皈依了逊尼派。随着阿拔斯王朝的日益衰退,哈里发被突厥雇佣军逐渐控制了,而且他们的下场也很悲催,不是身首异处,就是被挖掉双眼流浪街头。</p> <p class="ql-block">九至十世纪,中亚波斯血统的布韦希人在伊朗高原北侧崛起,占领伊朗高原西部后挥师南下,赶走突厥人,945年占领巴格达,建立<b>布韦希王朝(Buwayhid Dynasty,又译为“白益王朝”)</b>,称雄伊斯兰世界的腹地达一个世纪之久。他们信奉什叶派,不承认阿拔斯王朝逊尼派的王权。入主巴格达后,迫使哈里发授予 <b>“大埃米尔”</b>(即最高统帅)称号,掌握了军政大权。早已成为傀儡的巴格达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不得不感叹:“我除了在聚礼日发表演说外,已一无所有。”</p> <p class="ql-block">但是布韦希王朝内的白益家族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残杀,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王朝。其中白益家族的长子阿里以设拉子为首都,次子哈桑以伊斯法罕为基地,三子艾哈迈德坐镇巴格达,在一个多世纪中,被看做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统治波斯之间的插曲,演绎着波斯版的“三国演义”。</p> <p class="ql-block">为了对抗布韦希人,阿拔斯王朝不惜引狼入室。1055年,突厥人的一个分支塞尔柱土库曼人率军灭掉了支离破碎的布韦希王朝的各藩属,然后占领巴格达,控制了阿拉伯帝国的军政大权。阿拔斯哈里发授予塞尔柱人首领托格鲁尔<b>“苏丹”(即君主)</b>称号,由苏丹发号施令,哈里发完全成了傀儡。</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阿拔斯王朝在不断被外族控制的情况下又维持了近两百年,直到蒙古人横扫中亚。1253~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军攻占阿拔斯王朝,包围巴格达,末代哈里发穆斯台绥姆率大臣们开城投降。他要求死前洗个澡,做个礼拜。蒙古人满足了他的要求。等他洗了澡,拜了真主后,被蒙古人裹在地毯中用马踏死。阿拔斯王朝就此灭亡。</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阿比内耶红泥村见证了萨珊王朝覆灭后,伊朗高原一千多年来在阿拉伯、突厥和蒙古铁骑践踏下,从波斯文明到伊斯兰文明转化的历史进程。我们虽然不了解波斯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留下怎样的痕迹,但我能感受到,各种文明的冲突、征服到融合,在这个小小的山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个山村依然保留着伊斯兰征服后的原貌。和其他各个地方一样,年轻人在接受现代文明教育后已经先后离开这里到城市寻求发展的机遇,留在村里的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留在这里守护着祖祖辈辈的基业,穿着与其他伊朗地区不同(貌似中世纪样式)的服装,过着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村里,有一面独特的旗帜,蓝色的底上有黄色的图案,标志着这个村子是某个伊玛目的后裔,这是村里引以为傲的。(是第七伊玛目还是第八伊玛目我忘了。如果是第七伊玛目的后裔,那就更显贵了,因为萨法维王朝创始人伊斯玛仪一世就是第七伊玛目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清真寺里,有在两伊战争中为真主献身的年轻人照片。这也是村里值得为之骄傲的。</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不乏断垣残壁,无不显示着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酒店<b>Viuna Hotel</b>是座依山而建的漂亮建筑。酒店主人对艺术很有造诣,酒店的布局和内部装饰非常有特色,既显示了传统的文化特征,又有着鲜明的现代艺术元素。</p> <p class="ql-block">主人还是个摄影爱好者,墙上挂着的装饰照片就是他自己拍的。其中小男孩和小女孩是他的儿子和女儿,现在是伊斯法罕大学艺术系的大学生。</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老的山村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现在除了独特的旅游价值外,已经渐渐沉没在历史长河中,只有红色的泥土、红色的建筑,在阳光下掩映着昔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本笔记照片除注明外,均由我本人所拍;文字根据有关书籍及资料,少量引用网上相关文章,结合自己的心得编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