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铜官窑

河 牛

2024年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公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最新进展。我国当今考古(特别是海洋深水探秘)取得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对阐释我国海洋文明特质,推动文明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对于我国深海考古的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的意义。精美瓷器的出水,再次实证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之伟大。 美丽浩瀚的南中国海,不仅是自然资源的宝库,也是一部中国先民勤劳智慧的深蓝史书。<br>2014年12月,加拿大多伦多阿迦汗博物馆与新加坡合作推出《失去的独桅帆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现》文物展,通过数百件来自1200年前沉没的一艘阿拉伯商船上的中国唐朝“货”,向世人展示了“隐没”已久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一段惊心动魄的南海风云。公元九世纪,我国中唐时期,南中国海已有跨国贸易的商旅樯帆。人们依据夜空上星辰的位置和罗盘,往来于中国与大食国(今天的伊朗、伊拉克等阿拉伯地区)。海风飘送过商人的狂欢;大海也埋藏了多少沉默的冤魂。1997年,人们发现了明代鹰潭号沉船;1998年又发现了马热尼号沉船;1999年在印尼勿里洞岛外海的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打捞出一艘以发现地命名的 “黑石号”沉船。人们依据出水的长沙窑瓷碗上唐代宝历二年(826年)铭文,考证沉船的年代为9世纪上半叶,揭开了本篇将向你讲述的长沙铜官窑前世今生。<br> 长沙铜官窑,始建于唐,衰于五代,距今1000多年。窑火绵延了200多年。长沙窑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也是“釉下彩”陶瓷工艺的发源地。1956年,考古界在长沙望城县(今望城区)石渚湖地域发掘出古窑址,出土文物万余件。被考古学家称为千年前的世界 。唐代“安史之乱”,我国北方大量窑工南迁至湖南望城石渚湖畔,与本地人共同烧制陶瓷,称之为石渚窑。 唐代湘籍诗人李群玉在《石潴》诗中写道: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可见当时窑场之繁忙景象。唐代制瓷名窑林立,南有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北有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形成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长沙铜官窑另辟蹊径,以彩瓷而崛起,为长沙铜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长沙铜官窑瓷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东亚、南亚、西亚地区,最远抵达非洲东北部,被誉为第一外销型瓷窑。“安史之乱”导致北方陆地交通不畅,海上运输逐渐兴盛起来,这极大地促进了长沙铜官窑产品的外销。瓷器从石渚湖码头装船,一条由湘江经广州、宁波通往亚洲各地及东北非的海上“陶瓷之路”逐渐形成, 为长沙铜官窑瓷器的外销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拉动了铜官窑的繁华。当年的南洋海域樯云帆密,被人们称之为“南海丝路”。 当年,许多旅居中国的外国人士,都非常喜爱中国瓷器,他们既是中国瓷器的爱好者,又是中国瓷器的对外传播者。中国瓷器在唐代广受西域贵族和民众喜爱。打捞“黑石号”出水陶瓷制品多达67000多件,其中98%是中国陶瓷。 据说,英文中的“China”单词就于“瓷”有一定的渊源。将异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是长沙铜官窑掘得海外第一桶金的秘诀。当时只有长沙铜官窑根据国外市场需求而设计、制作产品。考古长沙铜官窑出土的瓷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别致、极富艺术创造性;有壶、瓶、盘、碟、盂、坛、等多种类日常生活器皿,还有许多动物造型的瓷玩具栩栩如生。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瓷器,补充了当时青瓷、白瓷之外的第三种瓷类----彩瓷。长沙铜官窑的工艺师们用笔沾上不同颜料直接在未烧制的瓷胎上绘饰图案,然后再覆盖上一层釉入窑烧制,通过控制窑温,使瓷器上呈现褐、绿、酱、铜红等一种或多种色彩,这就是釉下彩技术。 学术界一直认为宋代窑的红釉瓷器是最早的,长沙铜官窑红釉瓷器的出土,不仅证明了铜红釉技术的发源地是在长沙铜官窑,而且还把其工艺时间往前推了三百余年。已故武汉籍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在《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一书中高度评价:“长沙窑是我国釉下彩的创始地,对宋以后瓷窑有极大的影响……,为天下第一,也不过份。”长沙铜官窑出土的瓷器上展示的诗文是冶瓷的一大创举。诗的内容反映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语言纯朴,感情真挚,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后世墨客以此创作了众多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开凿时空隧道引领今、古人的情感交流。 1988年1月,长沙铜官窑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100个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昔日盛大的窑厂、繁华的铜官古镇已沉寂于地下。通江达海的石渚湖也在围湖造田中沧海桑田。为了让世人领略曾经的铜官繁华,人们在雷锋的故乡,湖南望城县(现长沙市望城区)北的湘江东岸,古镇的蓝天湘水地域打造再版的“铜官古镇”------一座集五星级酒店、商居楼盘和仿古建筑的湘水畔“铜官古镇”。2018年10月,我和家人自驾到长沙望城新开园的“铜官窑古镇”游览。<br><br> 再世的铜官窑古镇景区总建筑面积达110万平方米。景区仿照唐、宋朝代的铜官古镇布局,再凿了一个石渚湖,湖心岛上建有石渚塔和梁元帝行宫。 古镇街巷环湖层叠,街市云集。铜官美食街上湘味小吃让游人大饱口福;走进长风镖局和铜官豆腐铺,仿佛穿越进唐宋市井的繁华。 穿过历史,古镇又以最超前的未来时拥抱游客,最吸引小朋友眼球的是“机器人博物馆”。来自世界多国的机器人身着亮白色铠甲频频向围观的游人打招呼。馆内还设置有人机互动和亲子体验的项目。我们第一次体验了机器人迎宾、送餐,等由机器人服务的餐厅。景区还有“长沙窑博物馆”“钱币博物馆”等八大博物馆;有“黑石号剧场”等五个演艺中心;有“欧阳询书院”等十八处人文景点。 最令人心旷神怡的是“飞行影院”中上演的“飞越湖南”。影厅呈巨大的球形。观众在悬挂式座椅上被安全护栏锁定。悠远的音乐响起,灯光缓缓暗下,我们被推向球形剧场的“球心”,无边界弧形屏幕把人们带向三湘四水的夜空。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的南岳从远古飘来,衡定千山祝融廟,神火照亮混沌天。正当人们享受远古的自然风光时,耳边响起舒缓的渔歌,我们来到碧波千顷的洞庭湖上空。洁白的鱼鹰在头顶鸣叫飞过;脚下是洞庭千帆飘渺,当巨浪击打昂首的帆船,飞溅的浪花洒向我们的脸上,大家不约而同地擦着额头,嘿!还真有水哦。身临其境还真不是说词。激荡的革命歌曲响起,我们飞越岳麓山,橘子洲象一艘激流勇进的航船,毛主席英姿勃发在船头领航。“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飞越湖南,全景体验三湘四水的人文风光,惊叹、舒心、尖叫,你若来铜官古镇,一定要去感受一下哦! 夜幕下,我们下榻酒店的露台可俯视景区的灯光秀。景区脱去唐代的宽袍鹅冠,换装五光十色的现代灯光秀;石渚湖喷涌出高达几十米的音乐喷泉,和着摇滚乐激奏的鼓点,水柱也同步扭动起身躯在彩色射灯中金蛇狂舞。 晨曦朝阳,铜官古镇沐浴在霞光中迎接新的一天。 <div>编后:</div>本篇中的“黑石号沉船”是指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发现了一艘唐朝时期的一艘沉船。该船为阿拉伯的缝合商船,装载着经由东南亚运往西亚、北非的中国货物,仅中国瓷器就达到67000多件。出水的文物包括长沙窑、越窑、邢窑、巩县窑瓷器。因为出水长沙窑瓷碗上带有唐代宝历二年(826年)铭文。而断代为唐代沉船。对“黑石号”的打捞始于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基本完成。国内文物界获悉了“黑石号”的简况,立即引起高度关注。从2002年开始,国内的扬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湖南博物馆等文博单位提出了购买意向,但黑石号打捞文物开价4000万美金,并提出宝藏必须整体购买。由于打捞公司与印尼政府间分配方案未达成一致,使宝藏未被推出拍卖。新加坡“圣淘沙”机构先购买了被打捞文物的数年展览权,随后筹资购得这批贵重文物。2005年,由华商以3000余万美金购获。虽然这批重要文物未能被中国国内购藏,但最终落户于华人文化圈的新加坡仍属幸事。 考古史料搜寻网络编辑,不妥之处敬请指正。谢谢!<div> 河 牛</div><div> 2024年6月.武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