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沟村的院落(2、上新院住宅区)

闲人雅趣

<p class="ql-block">  这里所述上新院住宅区指安沟村老村西面一片新修的住宅区。那里在六十年代前还是一片耕地,叫上河地和种后地。最西面是一个砖瓦窑,安沟村老百姓修房盖屋都自己在那里烧砖瓦,安沟到上沟和瓦窑上的三岔路口前河边有一口水井,为烧制砖瓦和后来办养猪场提供了水源,大约在一九八二年夏发洪水时被淹没。七十年代初为响应政府的大力发展养猪的号召,当时的安牛大队在那里建起了一个大型养猪场,在路边建起个粉房,用做干粉所产生的粉浆喂猪。后来又在猪场西边建起两层小楼,下房办起加工厂,上节为库房。这个养猪场一直延续到一九八二年土地承包。</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的人不再集体出工干活了,除了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劳作外,有了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物质生活也在慢慢改善,加上上沟、瓦窑上和羊沟的房子都建在山崖下,自然灾害频发,在这种大环境下,兄弟多的或原先住着破旧小屋的人家便开始筹划修个独家小院,于是,上河旧养猪场的空地就成了安沟紧邻的小庄户人们的新居首选地址。</p><p class="ql-block"> 1979年,住在瓦窑上的王建华因兄弟二人只有一套房而首先在安沟旧村西面上河地正式动工修建新居。他的老房子在瓦窑上,院前是村人烧制砖瓦的砖窑,因此得名。瓦窑上原先只有一个院子,住着王焦两姓五户,上世纪70年代焦润福在西南角外建小院,瓦窑上才由一个大院成为一大一小两个院子。1980年建华正式迁入新居,安沟人习惯上称这个院子叫新院。新院为一个独家院子,有北房7间,西房3间,虽都是平房,但住在这向阳的房子里,又有宽敞的院子,在当年还是让人羡慕的。</p><p class="ql-block"> 建华新院大门外上方即是安裕祥的小院。裕祥的小院修建于一九八五年,北房一溜7间,东小屋一间。院子不大东西长,南北窄。裕祥原住在高头院北房,儿子结婚后分开居住。</p><p class="ql-block"> 裕祥院子的西面是安引祥于1982年修建的小院子,北房7间,其中三间有楼房,东小屋一间。引祥原来也住高头院外面的小楼上。</p><p class="ql-block"> 和引祥院子相邻的是郭苟容的小院。郭苟容从西沟搬入安沟,西沟原来是安沟生产队的一个小庄,一个大院两个小院共三户人家。苟容于1981年开始修建新宅,北房8间,其中3间楼房。</p><p class="ql-block"> 建华、裕祥、引祥和苟容这四个院落往西 靠山边的是郭永郑的院子。永郑原来住在羊沟,只有一个院子几眼石窑,以前可能是放羊的人居住在这里,因此叫羊沟。永郑是在新院后较早修新居的人。1982年修建北房7间,西小屋一间,均为平房。</p><p class="ql-block"> 永郑院子的前面是张黑女的院子。张黑女原住上窑沟,俗称上沟。此庄初建时庄上人多住窑洞,又在安沟上方,因此得名。上沟是这几个村子中建村较早的小村,无人考证立村时间,是张姓聚居地。张黑女1983年修新宅,北房7间平房。</p><p class="ql-block"> 张黑女院子西面是焦三福的住宅,三福原来也住在瓦窑上,1982年向村集体购买了粮食加工房和库房小楼,西房,上下6间。1983年又自己在房边修建北小房2间。</p><p class="ql-block"> 三福小楼的旁边是张李祥的小院。李祥原来住上沟,1982年在靠近砖窑的地方修建新宅,北房5间,东房3间,均为平房。</p><p class="ql-block"> 张李祥院子前面是张红的小院,张红原来和张黑女都住在上沟老院子里,1986年在砖窑前路旁建新房,北房6间均为平房。</p><p class="ql-block"> 张红院子东面路旁是焦锁龙的小院。锁龙于1984年修建北房6间,其中3间楼房,东小屋2间。锁龙是焦三福的儿子,兄弟二人,婚后建房子另住。</p><p class="ql-block"> 焦锁龙东面紧邻的是郭容社的小院,1987年修建北房7间,其中有三间楼房。容社是苟容的弟弟,都从西沟迁来。</p><p class="ql-block"> 上新院住宅区共十一个院落,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有张、郭、王、焦、安五个姓氏,院落集中,均独立成院,以平房为主,少有楼房。这也是当地农村上世纪八十年代修房的基本格局。因此八十年代后,安沟村便由旧新两部分组成,院落总数翻番,人口数量为建村以来最多的时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