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剪纸~中国民间吉祥剪纸中的喜花

贾培智剪纸艺术工艺品工作室

<p class="ql-block">喜花,乃喜庆之花。剪喜花,贴喜花,是民间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有若悠久的传统。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剪起纸落之际,倾注了普通劳动者最真挚的情感表达与最热切的心灵期盼!不但是人 民群众美化环境、扮靓生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人们寄表愿望、畅想未来的直接方式。</p><p class="ql-block">剪花,是我国许多地区占老的民问习俗 ,每逢年节时令、新婚嫁娶或重大的人生礼仪活动都用喜花以示喜愿。</p><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农业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男耕女织是自给自足经济结构下最</p><p class="ql-block">自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我国的广大农村,评价一个女子的标准就是看手“巧不巧”,针线活做得好不好?当地称之谓:巧女。姑娘出嫁时的陪嫁中,都要有一个簸箩,里面放有剪刀、红纸、针线等。哪个姑娘、媳妇剪的好、绣的好便会在村里甚至十里八乡传开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巧姑娘”“能媳妇”。陕西、河南等地至今还流传着“掐花验巧”的传说。早前,每年的七月初七,村里的老者就要生一大盆豆芽,让大闺女、小媳妇们都来掐,掐了豆芽扔到水里,月光下,手巧者扔出的豆芽变成了花,手笨的则变成了棍。可以说,没有一种艺术形式象剪纸这样拥有如此广泛的大众群体,也没有一种艺术形式象剪纸这样与人民的生活联系得如此密切。</p><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民俗演进过程中,剪纸成为民间习俗最直接最通俗的外化形式,与人们现实生活相辅相成,共同演绎着民问文化的绰约风姿,显现着普通劳动者最质朴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创造!</p> <p class="ql-block">剪纸喜花,承袭了古老的民间遗俗,伴随着现实步伐,显示出不可替代的艺术形态,剪纸与图腾崇拜、神话传说、人生礼仪、 岁节时令密切相 连,内容囊括人物、山水、飞禽、走兽、花草、 鱼虫等,可以说它是民俗 文化的形象载体。</p><p class="ql-block">年节是人民生活中最欢乐最喜庆的日子,各色各样的窗花、墙花、窑顶花、炕围花、吊帘花等都是人们常用的节令剪纸喜花形式。 </p><p class="ql-block">公公鸡,上碾子。花媳妇,扎辫子。盘盘坐,拿剪子。剪花花,贴窗子。</p><p class="ql-block">在我国许多地区,每年入冬,尤其过了腊月二十二,大姑娘、小媳妇就干脆“放下锄头上炕头,拿起剪刀剪虎头。”“腊月一十八,家家贴花花”在春节喜庆的日子里,庭院、门窗、桌椅、箱柜、炕铺、顶棚、墙壁其至锅台、水缸、牛栏都要贴满“剪纸花”。</p><p class="ql-block">到大年初一这天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中门子拜年,看剪纸赏窗花,品头论足,热闹非凡,实际上是一次巧女显巧创美的“大竞赛”。年刚过完,闺女、媳妇又忙着剪十五闹花灯的灯笼花了。到了正月二十三,表示着年节过尽,提醒人们喂好牛准备春耕,于是,家 家户户的妇女都要用黄裱纸剪个牛的形象贴在门扇上,飘带上写 着:正月二十三,老君来散丹,门上贴金牛,四季保平安。</p><p class="ql-block">二月初二,人们又要在“门脑”上贴“甘露”,剪出许多五谷瓜果和四季花卉之类以示</p><p class="ql-block">五谷丰登,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景。</p><p class="ql-block">喜婚嫁娶更离不开剪纸喜花,新媳妇的房内要装饰寓意“和美幸福”“富贵团圆”的顶棚花,炕围、墙沿要贴“鸳鸯戏水”“连(莲)年有余(鱼)”以象征夫妻百年好和、“富贵不断头”花。衣柜,镜子上要贴柜花和镜花!</p> <p class="ql-block">小孩“满月”婆家不但要送“虎头帽”“虎头鞋”“花兜肚”之类的“绣活”,还要送红红绿绿的剪纸花以示祝福;老人生日有“福禄花”“长寿花”;家有丧事要有素色的“丧葬花”“纸扎花”;祭祀用“供台花”“烛台花”“斗香花”――至于和日常生活相关的鞋面花、鞋底花、围腰花、兜肚花、衣裙花、枕头花、荷包花林林总总,美不胜收,真是四时八节、衣食住行无处不“飞”花。</p> <p class="ql-block">民间剪纸喜花多以团花形制或对称样式,运用剪纸“千剪不断,万刀不落”的特点,通过圆满、连续、完整、平稳、偶数、硕大等唯美形式表现出来,既表达团圆美满,连绵不绝的善良愿望,又完善了丰满热烈,明快亮丽的美感表达!</p> <p class="ql-block">剪纸喜花之所以受人爱见,一方面是因为它美好吉祥、对合人意的内容表达了人性中最为朴实、真切的善良愿望,再就是它成团、对应、完满、众多、喜庆、连续不断的形式本身与根深蒂固的民间喜愿团结团圆、丰满热烈、成双成对、绵延不绝有着天然的呼应与连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民间,随着人类意识形态的丰富和发展,各种从自然界和实用性中提炼出来的形式美,逐渐成为意识的形象形态,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形象符号系统,“连(莲)年有余(鱼)”,“早(枣)生贵(桂)子”,“喜(鹊)上眉(梅)梢”等世代承传的是有强烈象征意味的形象传达,无不体现了劳动者最朴素最善良的美好企愿,既使现实中丑恶的形象如蝎子、蜈蚣等凶禽猛兽,由于被人们用来驱虫避害、镇灾压邪,因而赋予它们以善的品质,它们丑恶的形象在民间剪纸中也转化为美的形态而唤起人们美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民间剪纸喜花,内容丰富多样,形式更是绚丽多姿,单独花样、对称花样、连续花样、不同的折叠方式和剪化方式构成了一个美伦美奂的花花世界梅开五福,龙凤呈祥、喜报三元、蝴蝶扑菊、竹报平安、连生贵子、鱼跳龙门、喜鹊登枝、蝙蝠探寿、事事如意、凤凰戏牡丹、鱼拱莲、莺探梅等。有的纤细秀丽、灵动自然,有的憨厚朴实、粗圹奔放,民间艺人总是通过对经验的、现实的、必然的物象的全面感悟而表现出自我的、直观的、意念的理想化图式,既洋溢着生活真趣又充满了劳动者的丰富想象,它的审美指向是健康的、朴素的、热烈的、积极向上的、彰显的是人类最通俗最美好最单纯的审美理想。</p> <p class="ql-block">剪纸喜花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群众基础、完善的意象表达形式,凝聚着社会群体审美心理积累的全文化进程。它作为民俗风习人生礼仪的辅成部分,具有明确的实用价值和象征作用。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民间剪纸喜花既有程式规范,又可自由想象,劳动者艺术家用自己最单纯的心灵感悟和独特的视觉创造不断丰富和拓展着剪纸艺术的表现领域,形成和完善了一整套独立的审美理念,表现体系和应用规范。它是劳动者个性特点、真情实感、理想追求最本原的流露和传达,代表着中国劳动人民最普通最朴素的艺术思维和美学探求,其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包括剪纸喜花在内的许多民间艺术都有很强的承传性,跨越千年,延变发展,因而隐含着许多古老的文化信息,民间剪纸和其他艺术形式如民间玩具、民间印花、民间年画、民间手塑、 民间雕刻、民间皮影、民间刺绣……共同构筑了独立自足,丰富多彩民间艺术体系,最直接、最丰富地保留了地域群体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作为文化模式和社会演进的物化形象,其中许多优秀因素直接反映和折射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本源精神,是基层劳动者奉献于我们的珍贵文化财富!(文章摘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剪纸作者贾培智:</p><p class="ql-block">阳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定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阳泉市工艺美术大师,阳泉市助理工艺美术师,平定县级非遗传承人,2024年度平定县级乡村工匠名师。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北京现代剪纸艺术研究院会员,辽宁省剪纸学会会员,河北省邯郸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邯郸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专委会会员,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剪纸艺术专委会委员,阳泉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阳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平定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平定县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平定县剪纸协会副秘书长,平定县老年书法绘画研究会会员,阳泉市优秀文艺人才库首批入库人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