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的“悲哀”

泉水叮当(王泉坤)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海活的“悲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出生在老家常州,七岁那年才到上海与父母共同生活,上了十三年的学,20岁电校毕业分配到了陕西户县秦岭脚下的仪表厂,后来又转调到扬州、镇江两地,60岁退休才回到了上海,在外整整工作生活了40年,虽然也学了几句当地方言,但话语口音基本上还是上海腔,因为是支内厂,所以有不少上海老乡聚在一起时,还是用上海话交谈,谁知退休回上海后,除了亲人团聚,同学聚会能沪语交谈,其它场合讲上海话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在魔都,上海话似乎成了稀有话种了。超市、菜场,餐饮店、运动场、娱乐厅、医院、社会办事机构……,这些公共场所基本上不能用上海话交流了,电视台过去常播的上海滑稽戏也渐渐销声匿迹了,一些家喻户晓的滑稽演员热衷于做广告代言人了,《七十二家房客》、《三毛学生意》等上海传统滑稽戏,似乎被人遗忘了,搞笑舞台很快就给南下的北疆小品大军占领了,但是有些小品粗制滥造,根本笑不出来,实在难以恭维。沪语节目更是少之又少。孙子虽然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但在家基本上还是用普通话交谈,因为他在学校里没有讲上海话的环境,同学中新上海人的子女居多。好在所在小区原是浦东农村,浦东大开发,建成了住宅小区,很多当地村民都回迁到了小区,倒是天天都能听到几句浦东本地话,一天晚上出去倒垃圾,29幢的老钱在外过烟瘾,他是安微来沪帮女儿带外孙的,老钱见了我倒用“洋泾浜”上海话与我打招呼:“爷叔,夜饭吃过吗?”我赶紧用上海话回答“吃过了!吃过了!”,还真有点亲近感。</b></p><p class="ql-block"><b> 上海的语言“海纳百川”,唯独自己上海话的这条河川却越流越慢,越流越窄,普通话要推扩,但各地方言也要传承,因为那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而上海话的传承之路很艰难。最近流传了一句话:“想听上海话,就去看沪语版电视剧《繁花》”,想想还真是上海话的“悲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