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永城芒砀山西汉梁孝王陵墓、梁孝王李王后墓等(西汉梁孝王陵墓群),建造于西汉景帝和武帝时期,现为国家5A级景区,参观过梁孝王景区,不尽时我们联想起梁孝王刘武当年建造的东苑园林、梁园文化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梁孝王名刘武,是汉高祖(刘邦)之孙, 文帝(刘恒)的次子。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叛乱, “梁孝王城守睢阳”,吴、楚“不敢过而西。有军功,死后谥“孝”,史称梁孝王。</p> <p class="ql-block"> 汉代墓葬遵奉“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幻想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中依然过着生前同样的生活。因此诸侯王模仿生前的宫殿建筑形式移入地下,建筑另一个宫殿。 梁孝王墓的主室象征于他的后宫”,南北两边的耳室和侧室象征武器兵库、贮藏室、粮食库、厨房、更衣室、回廊等。</p> <p class="ql-block"> 李王后陵高度稍低于梁孝王陵,但面积却大于梁孝王陵。该墓由二个墓道、三个甬道、 前庭、 前室、 后室、 34个侧室以及回廊、 隧道等构成了巨大的地下宫殿,其中享殿、客厅、储物室、兵器室、沐浴室、厕所、坐便池、洗浴间、 冷藏室等设施齐全。并有通往梁孝王陵的通道(现称相思道,不知何因并没有挖通}, 我们应该将李王后陵看成是梁孝王陵的一部分。 </p> 梁孝王陵的寝园也巍峨壮观。寝园基址保存基本完好,南北长 110 米,东西宽 60 米,总面积多达 6600 平方米,主要空间布局由前庭、寝殿、 照壁墙、便殿、庖厨、回廊等组成,周围是单面出檐的走廊,最外围则是寝园的围墙。 <p class="ql-block"> 建于西汉的梁孝王墓,这象征人世生活的墓室结构,使我们直观的了解到汉代贵族的生活,洞悉他们的心理和欲望。也使我们联想起他生前建造的私家园林—-东苑。</p> 孝王刘武在位期间是梁国历史上最强盛时期。 刘武乃孝文皇帝次子,孝景皇帝胞弟,窦太后的少子。《汉书 · 文三王传》有如下记载 “ 梁最亲, 有功, 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之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 四十余城,多大县。 孝王太后少子, 爱之,赏赐不可胜道。 于是梁孝王筑东苑, 方三百余里, 广唯阳城七十余里......多作兵弩弓数十万, 而府库金钱且百拒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梁孝王的东苑在规划上“汉承秦制”,沿袭了 秦朝时期皇家园林的特征,规模宏大, “苑中有苑”,可以和京都长安的上林苑相媲美。<br>” 梁孝王刘武爱好文学,喜爱辞赋,善待辞赋之士,他在梁园 “ 聘贤待士”,令天 文人雅士心向往之。四方文人雅士云集梁园,很快形成了“梁客皆善属辞赋”(《汉书·贾邹枚路传》)的梁园文人集团。其时,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入梁为客,出做有《子虚赋》,传之后世。 司马相如《子虚赋》中, 通过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位虚 拟人物及其对话来体现的通过对诸侯苑囿的铺写,映射了以梁孝王为代表的诸侯王地过古制的实情, 反映了汉初诸侯王普遍存在的奢靡僭越的严重社会问题。<br><br> <p class="ql-block"> 由梁孝王陵联想到刘武生前的东苑园林,可以说梁孝王所希望死后能如生前一样的生活太虚幻了,正象司马相如当年所奉告的一样,只能是子虚乌有,早在三国时期,曹操就引兵入砀掘此墓,破棺收金宝万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