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的父亲

岩之松

<p class="ql-block">历经坎坷终不悔 教书育人志不移</p><p class="ql-block"> ~~纪念我的父亲索化远</p><p class="ql-block"> 文 /索琨(岩之松)</p><p class="ql-block"> (2012年10月是齐齐哈尔大学建校60甲子华诞喜庆的日子。大学要出版一纪念册,反映60位对大学各方面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人士的事迹。父亲就是创建大学前身—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的元老之一。因此约请我写一篇关于父亲教书育人的文章。本文是在约稿中节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一名教师,经历了艰辛坎坷求学之路,同时深刻体会到老师的认真治学态度对学生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他一生治学严谨,备课一丝不苟,教学精益求精,把课堂和实验室变为展示自己独特教学艺术的舞台。博得广大学生的高度好评,在学校赢得人们内心尊重。</p><p class="ql-block"> 父亲1919年8月26日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市西郊丰安村。 自幼聪颖好学,特别是柳体楷书,字迹工整清秀,是家族公认最有希望能够“科举中第”的人才。</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日寇全面发动侵华战争。8月初,安阳守军历经4天顽强抵抗后沦陷。为能够让父亲继续求学,圆家族之梦想。正在读初中的父亲在奶奶的催促下,怀揣一块银元,只身搭上由安阳向南撤退的火车头来到信阳。下车后首先吃饭成了问题。当时信阳有大批从抗日前线退下来的伤兵急需护理员。父亲便应招战地伤兵医院做护理伤兵的护士。亲眼目睹和见证了日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p><p class="ql-block"> 1939年10月,几经辗转自武汉、长沙,来到湖南邵阳市。为了生存和继续求学的渴望,父亲期间做过杂工、晚上兼职小学生家庭教师,假期兼职税务所工作,在赚取微薄收入勉强糊口的情况下,边打工、边学习,断断续续刻苦读完了高中的所有课程。湖南的冬天十分潮湿阴冷,当别人已经穿上棉衣时,父亲却依然穿着单衣、短裤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他的老师贺涤心看着非常心疼,经问询得知这个学业优秀学生是只身来自沦陷区,非常同情邀请他来自己家,拿出棉衣让父亲穿上,并吃了顿热乎乎的饭菜。</p><p class="ql-block"> 1941年父亲以优异成绩被已经西迁至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化工系录取。浙江大学西迁坎坷,能够到达这里的老师都学识渊博、教学认真负责;这里的学子亦是来自全国各地,求学不易非常刻苦。这些都为父亲严谨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父亲得知日寇无条件投降的消息非常高兴。1946年父亲完成学业,但是因为没有了吃饭的费用,因此没有等到发《毕业证书》就急切的返回了离别8年的家乡看望父母和家人。这时方知家父早已被日寇杀害。</p><p class="ql-block"> 1946年,父亲又回到自己熟悉的湖南邵阳市,在省立第六中学任化学教师。1948年9月-1949年9月,秘密参加了江南地下革命军任上尉秘书,属“程潜起义部队”。湖南解放后,父亲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8师。不久部队南下海南岛,经批准:父亲仍然留在省立第六中学校任教。</p> <p class="ql-block">  1952年,东北经济建设迫切需要教师、技术人才,国家从广东、浙江、四川、湖南等地抽调大批教师支援加强东北师资力量。父亲与来自广东、四川的其他几位老师于7月1日来到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参与筹建黑龙江省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工作。1952年10月在北安市创建。教学教案都是自己编写。1952年11月,学校从北安市迁到齐齐哈尔市,随即更名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工业学校。1953年8月初,学校名称定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父亲因教学成绩突出,连年被评为优秀教师。</p> <p class="ql-block">  1959年6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了关于整顿全省化工院、校、系的座谈会。会议决定,将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建立起来并在当年招生的哈尔滨化工学院、哈尔滨药学院、齐齐哈尔化工专科学校以及哈工大与地方合办的化工系等四所院、校、系的化工专业合并,将齐齐哈尔化工学校升格为化工类高校。定名为:“齐齐哈尔化工学院”。师资力量由全省上述相关大学集中到学院,父亲这时又走上课堂讲台。</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负责教授分析化学专业课程的教师。为了上好每一堂课,经常在昏暗的灯光下备课到深夜。那时全家5-6口人挤在一间15平方米的卧室,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父亲就用报纸做灯罩。母亲有时候就不理解的说:“那些东西(知识)已经讲了好几年了,还用得着总是这么备课吗?”可是父亲心里想的是:科技总是在发展,知识不断在更新,基础教材是以前编印的,虽然照本宣科也可上课,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是要高水平、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工作,就要把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知识,融汇在课堂授业解惑之中。教书,就是要通过每一堂课,把基础知识与崭新的知识结合起来传授给学生;育人,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自觉发奋学习热情,将来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报效祖国!</p><p class="ql-block"> 父亲经过多年的教学虽然对课程内容已经烂熟于心,但是他依然对第二天课程准备的精益求精,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查阅资料,付出别人不知道的辛苦,才能够把分析化学讲的生动清楚。授课内容安排逻辑性非常强,新意不断,每堂课都能够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父亲对所有的学生都特别负责任,不论接受能力强的,还是理解能力差的,都一视同仁,甚至单独辅导。母亲对我说过:“你爸辅导学生比对你们都有耐心。一次有个学生来家里请教问题,你爸用各种方法启发,甚至还讲了一个名人怎样学习的故事,直到学生完全弄懂为止。”</p><p class="ql-block"> 分析化学课的特点是:三分之二的课时在实验室,三分之一是在教室。在实验室上课,他都是提前与实验员沟通,准备好实验需要的器具与试剂原料。实验课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实验中手把手的亲自示范。甚至如:怎样添加试剂、摇瓶手法、滴定时间等应该是助教的工作,父亲都亲自指导。为此,父亲仅有的一件正装衣服前襟经常被硫酸、盐酸溅到。母亲每次看见那些密密麻麻细小的千疮百孔,免不了要遭到数落与埋怨。</p> <p class="ql-block">  在教室上课,学生经常看见父亲只是带两只粉笔来到课堂。他站在讲台就有板有眼的把分析化学知识的传授,变成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舞台。父亲的板书不仅工整,而且条理性非常好,从不乱写然后擦掉。一块黑板分栏书写,下课正好写满,给笔记能力差的同学留下补记的时间。同学们的评价是:在学校父亲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都是最高的。听父亲的课,不仅能够易懂易记,而且犹如是一种教学艺术的享受。因此凡是听过父亲课的学生,都留下学生时代的最美好的深刻记忆。</p><p class="ql-block"> 一位在齐齐哈尔化工学院期间毕业的学生说:“我们学校虽然名气不大,但是经过索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与全国有名大学的学生相比毫不逊色。记得当时我们5名同学分到国家xx研究所,当时21名成员有来自全国11所院校的毕业生,包括北京工业大学、西安交大、复旦大学的学生我们都在一起,相比之下我们不亚于他们。特别是在理化室搞分析操作时,我们都以动作规范非常到位引以自豪。这些都与索老师的严格要求与悉心指教分不开。”</p> <p class="ql-block">  父亲1982年离休之后,依然心系课堂,被返聘教学岗位。帮助有关化工企业解决技术理论难题。同时担任齐齐哈尔轻工学院民盟主委工作,兼任市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并且在离退休老干部支部终于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几十年的夙愿。</p><p class="ql-block"> 1992年校庆40周年前夕,学院一位副书记拉上已经73岁高龄的父亲一同去哈尔滨、牡丹江寻找50年代和60年代毕业的校友。那时已经担任各级领导的学生,见到自己阔别几十年的索老师显得格外惊喜,都亲切热情的把老师奉为座上嘉宾。同时对稍显被冷落的副书记说:“请不要介意,因为我们现在只认识我们尊敬的索老师!没有老师当初的教诲,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并纷纷慷慨解囊,赞助校庆资金。这就是父亲作为教师人格魅力的充分体现。</p> <p class="ql-block">  1995年父亲发现自己心脏有“偷停”的现象,就念叨:“我要是能够看见香港回归就心满意足了。”因此积极寻医问药,几经检查大夫说父亲是:“脑血栓前兆”,于是常年坚持不断吃药。</p><p class="ql-block"> 1997年7月1日,父亲在电视目睹了香港回归这一难忘时刻,如愿以偿。</p><p class="ql-block"> 同年11月22日凌晨1时,父亲二次突发脑溢血安详辞世,享年78岁。后来母亲对我说:“你爸爸就是缺乏健康、医疗知识,结果是听医生的药吃的太多了,由脑血栓前兆变成了脑出血啊。”</p><p class="ql-block"> 11月24日清晨6:30时,自发送葬的车队慢慢汇集而成了,前面看不到头,后面看不见尾;从北京、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黑河、拉哈等地闻讯自发赶来的学生、好友,齐大各界的教职员工、市政协、市民盟及各有关化工企业科技人员,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为的是再最后看一眼他们心目中德高望重的良师益友。在遗体火化前,有的学生也悄悄地佩戴起黑纱,自觉的站到了父亲子女的行列中,向慈父般的恩师行跪拜磕头礼,以谢师恩。</p> <p class="ql-block">  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自从我当了教师后,就在以索老师的治学精神为榜样。可以说:索老师为人师表的精神已经默默影响和改变了我的一生!作为一名老师,他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他却做出了人民教师应该做到的一切。因此他能够被学生所牢牢铭记,并一直影响和激励着我们,这也可以说也是索化远老师平凡之处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不求名、不图利,一心一意扑在教学上。以自己的学生能够在祖国建设中发挥作用而欣慰、自豪;父亲没有得过金杯、银杯,却以对待教学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对待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师生各界良好的口碑。他虽然没有发表过任何专著传于后世,但是他却用极其负责的精湛教学艺术,在同学们的心中树立起永恒不朽的丰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鸣谢:父亲的领导老同事张元士,学生李桂芳、谢亚杰提供资料和情况。</p>

父亲

学生

教学

齐齐哈尔

老师

教师

学校

备课

课堂

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