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6月18日,第十六届海峡论坛·第三十三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子项目之一——“两岸同书·迁台记忆”专题档案文献展在东山县档案馆开展。</h3> <h3>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厅务会成员、福建省档案局局长、档案馆馆长陈熙满,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郑国防,中共漳州市委办公室室务会成员、市档案局局长、市档案馆馆长蔡文忠,漳州市台联党组书记肖永红,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院长王建红,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涂志伟,东山县委常委曹威参加活动并共同为活动推杆揭幕。县政协副主席许锦木主持仪式。</h3> <h3>省委办公厅厅务会议成员、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陈熙满在开展仪式上致辞。他指出,“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真实反映了明清以来两岸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往来的历史,对增进台胞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市、县三级档案部门立足职能,从征集保护、抢救修复、资源共享、课题研究、宣传展示、活化利用、交流合作、推动立法等多方面入手,推进“迁台记忆”档案文献保护利用取得积极成效。东山县地理位置特殊,与台湾同胞在民间信仰、文体艺术、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紧密,是台湾关帝文化的发祥地。东山县档案部门通过走访历史见证者、挖掘“迁台记忆”故事、收集相关档案资料等方式,探索创新“一封信、一本书、一个展馆”的“迁台记忆”档案工作模式,成效明显。“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展的开展,将为两岸同胞的增进了解和加强交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他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持续关心支持档案事业发展特别是“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要求,深入开展“迁台记忆”档案文献保护利用工作,着力为服务两岸融合发展贡献力量。</h3> <h3>启动仪式上,还为闽南师范大学研学基地授牌,并向闽台家书编委会成员和“迁台记忆”档案的捐赠者代表颁发了聘书和收藏证书。</h3> <h3>随后,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迁台记忆”专题档案文献展展厅,深入了解展览内容。</h3> <h3><br>据参与组织策划展览的东山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汪启喜介绍,整个展示馆面积250平方米,展厅分为“一桥连两岸”“家书抵万金”“共圆中国梦”三部分,再现了自明清以来朝廷屯兵戍边,东山民众渡海移民台湾拓垦土地、经商贸易等内容,通过迁台记忆档案文献资料54份、图片103幅、实物展示54件、书籍40多册、两岸书画和摄影作品电子文档200多幅等近500份珍贵档案资料,集中展示东山与台湾之间的历史渊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