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幸生活在变化无穷的年代,是我们的运气。生活多姿多彩,晚年衣食无忧,长寿的比例越来越大,无疑对健康的渴求越来越高。于是,步入老年后,更多的人与医生结缘。</p> <p class="ql-block"> 经朋友介绍,去年开始到安济门诊部进行中医治疗。就诊的医生是个三十多岁非常精神的湖北小伙。</p><p class="ql-block"> 朋友对其非常推崇,说是很年轻的小伙子,师从家学,祖辈传下的手艺,又经过正规的医学院学习,一手中医推拿针灸技术炉火纯青,溢美之辞溢于言表。我很存疑,有这么厉害吗?</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在上海,想找靠谱的好中医很不易。当我将信将疑走进安济门诊部时,看到了一走廊满当当挂着的锦旗,当时就被震撼到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去年因脚麻等问题治疗了两个月疗程,基本痊愈后就没去了,领略了人满为患的场景,还曾为排队被插队与他人差点发生龃龉,可见客源充足,相反另一位医生却门庭罗雀,不久后那个医生不见了,他的床位则一并归了南医生。好在每次都是微信预约时间段,倒也算的上井然有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就诊的医生南谦,似乎就是当下医疗小说的男主角,高高大大,温和精干,白皙年轻又敬业……</p><p class="ql-block"> 前来就诊的,多是中老年人,涉及的病情繁杂不一,有颈椎问题,肩周炎,关节退行性病变,强直性脊椎炎,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治疗的手段有拔火罐,针灸,电针,小针刀,推拿,按摩,林林总总因人而异。一楼不起眼的中医部,三个房间一溜摆了12张治疗床。从早到晚,病人络绎不绝。 </p><p class="ql-block"> 今年因为肩周炎困扰数月,曾贴膏药一宿,次日揭开时居然撕破了周遭的皮肤,剧痛无比,从此不敢轻举妄动。 预约了就诊日期,南医生笑着打招呼,他无论何时都是温温和和,问了病症就麻利采纳各种手法,说肩周炎用膏药是不顶用的,肩部组织已经黏连,最好是用拉伸的手法来松解。先给我肩部注射了液体,然后向不同角度拉伸手臂,说实话,很痛,但很管用,一声卡塔轻响,医生笑,已经拉开大部分了。期间另一个病人说,以前不知道中医疗法,去医院开刀治疗了,南医生惋惜:方法错,开刀后,伤口易产生疤痕,不利关节活动。病人答,是的,自此手臂抬不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昨天去治疗,等候的时间比较长,护士说,另一个病房遇到了病情复杂的老人,治疗比较麻烦,需要多等候一会,后来得知,好像是一位患强直性脊椎炎的高龄老人,治疗过程比较繁琐,因而延缓了其他人的治疗时间。 我这次已经不是单纯的拉伸,先是拔火罐,然后是肩部电针,最后是按摩,每一个步骤都让你感受到真实的疗效,在疼痛震颤酸麻后感受松快和动作的自由。</p><p class="ql-block"> 等候时,我有了和病友聊天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这个小房间三张床,另两位是男性老人,一位与我相同也是肩周炎,南医生笑谈这位病人熬不得痛,黏连又严重,患肩周炎已经一年多,只能徐徐图之。另一位是很严重的中风。中风的老人有妻子陪伴,她说发病时险些丧命,在医院住了四个半月才抢回一条命。如今在这里理疗,已经大有起色,能拄着拐在家里踱步了。</p> <p class="ql-block"> 他俩结束治疗后进来了两位中年女性,一位好像是物业经理,胖胖的大姐,透着干练。她的膝盖半月板碎了,走路膝盖会侧弯,我惊讶地问南医生:这种情况是否可以垫入人造半月板?否则是否会影响走路?</p> <p class="ql-block"> 南医生为我释疑:人体是很神奇的,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调整功能,中医的作用是通过理疗的办法让身体尽快适应,逐渐平衡。他说很多老人因磨损半月板变得很薄或几乎没有了半月板,全靠腿骨摩擦,然而身体适应了缺损的现状,会自动忽略半月板的缺位,在逐渐平衡中依然可以自由行走。所以能不开刀尽量不开刀,用中医理疗修复的方法让机体逐步适应。这个大姐本来躺着腿不能放平,通过南医生的治疗,移位的碎裂半月板已经归位,现在已经躺平能安稳睡眠,行走也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 另一位大姐年纪尚轻,说是无意中被同事开玩笑推搡导致肩周韧带撕裂,现在需要每周进行三次理疗,用时三个月。她已经治疗了两个多月,有了很大的好转,医生说,症状会减轻到忽略不计,但以后此臂不能负重了。</p> <p class="ql-block"> 每个病人离开时都会千恩万谢和南医生打招呼,表达着由衷的谢意,我觉得,用医者仁心来形容小南医生,是毫不为过的。没有宣传,不用广告,仅凭着口口相传,这里已经日日人满为患。</p> <p class="ql-block"> 推拿医生不仅靠医术,亦靠体力,每个床位每位病患都有针灸和推拿按摩的程序,他从不敷衍,每个步骤都让你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每个针灸部位都会感觉到酥麻或过电,每个按压点位都会感觉到恰到好处的舒服。他每天要接待好几十病患,周到妥帖的服务让病患感觉病痛似丝丝缕缕在慢慢消退,待人的口吻则和煦轻柔如沐春风,若有问询则会深入浅出的为你解惑。这种工作强度,没有足够的体力是无法做到的,而待病患的态度没有足够的修养修炼也是做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昨天有病人说南医生七月初要请假回家了。我问他是休假吗?他说,每年此时都要回去和老师一起探讨学术问题,学习新的术式,年年如此,不学习会落后哦……</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看医学小说,佩服仁心仁术的医生。喜欢《手术直播间》的郑仁和《当医生开了外挂》的陈沧,很多人嗟叹,现实中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医生?</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当你用平和客观的视角仔细观察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优秀医务工作者,正在脚踏实地的为百姓做事,同时也挺着脊梁站着挣了钱。他们是中医文化的继承者,亦是中华精髓代代传承的希望所在。</p><p class="ql-block"> 后缀:小文写毕,转给当下在外地的朋友。她阅后并不满意,说你发表前应该让她当第一个读者,还可以再润色一下,我笑了,分辩我不是记者,只是有感而发。和她们这些资深病患相比,我确实了解太少,只是浮光掠影的几次踏足,行之所至的信马由缰,远不能描述出此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刚刚朋友给我发来了这么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昨天刚从招远回来,天气太热,大致略了一遍。今天又看了一遍。觉得还可添上南谦童叟无欺,无视贫富差距,只是病人。而且,伤痛病症,劳苦大众居多,还有少数老者不太注意卫生,散发阵阵难闻的气味,但从不嫌弃。对于无礼难缠的病人,也能和颜悦色,耐心劝导。这属于医德医风。”</p><p class="ql-block"> 我眼中,你眼中,他眼中,不同患者经历的不同感受拼凑出一个更为立体完整的好医生形象,色彩更鲜明,品格更突出,更令人尊敬。</p><p class="ql-block"> 上海正在加速成为老龄化社会,很多机构和聪明人把眼光投向白发人群,他们想的是如何从这里谋得商机。而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是小南这样的有医术有爱心有水准的好医生。哪怕AI技术再发达,也无法撼动其立足民众间的根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