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佑斋诗社沁园春词作及老师点评

察哈尔苍狼

<h3><br>霞佑斋诗社机构<br><br>社长:<br> 张瑞霞<br>业务副社长:<br> 栗树忠<br>诗社编审老师:<br>一,点评老师<br>对联 <br> 朱海朋<br>现代诗 <br> 缪文钦<br>格律诗 古风 词曲<br> 闫树华,刁厚琢,<br> 曲素娥,陈桂利<br>二,终审<br> 陈桂利<br>三,编辑<br>  高怀军,白文华<br>四,总编审<br>  王罡<br>五,采集员<br>  闫卫国</h3> <h3>1、郭舒昌<br>  沁園春 大美峰峰<br>苏轼体 (新声韵)<br><br>大美峰峰,山势绵延,断壁塑悬。看一关雄峙,长桥虹起;苍苍山舞,滚滚湯翻。溢泉明珠,绝佳游览,山色湖光映棹船。须晴日,观健儿击水,拍手称欢。<br><br>石窟高塔佛颜,见证历朝兴废盛安。有磁窑炽火,長烧不倦;商贾云集,代代相传。滏口陉狭,两山隘险,抗日群英斗敌顽。夕阳照,望黄金台上,光染山峦。<br><br>点评:曲素娥<br><br>  郭老师填的这首词,谋篇布局层次分明紧扣主题,韵部选用正确,遣词造句自然流畅。意境很美,上下阙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把大美峰峰的主要风景描绘的如诗如画,把千年窑火、千年古村、石窟高塔等古建筑做了祥实的描写,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把大美峰峰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描写的惟妙惟肖,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是首好词!<br>  但美中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br>①溢泉明珠这句中的&quot;泉&quot;字出律,应仄。<br>②商贾云集这句中的&quot;贾&quot;字在这里读gu三声,出律,应平;&quot;集&quot;字出律应仄。<br>③抗日群英斗敌顽这句中的&quot;敌&quot;字出律,应仄。<br><br>王罡老师审阅<br><br>(前文没有“下雨”、“下雪”或“大雾弥天”的情景描写,后面的“须晴日”就是子虚乌有的天外飞仙,须改。)<br>(下阕第二句“见证历朝兴废盛安”八字句,按苏轼词为“上三下五”句式,按毛泽东词,虽为一气呵成,没有停顿,但仍呈现奇偶交替错落的节奏和格局,所以,本句须改,如改成“见兴废、历朝殆与安”。)<br>(曲素娥老师的点评是正确的。)</h3> <h3>2,曲素娥<br>沁园春•盛夏(苏轼体)<br><br>盛夏来临,热浪送春,寰宇熏风,正榴花似火,柳绒如雪,荷花吐艳,小麦浆丰。蝶舞蜂飞,莺啼燕语,引得骚人兴致浓。寻佳韵,酌妙词吟咏,情沸意熔。<br><br>田园郁郁葱葱。见麦穗金黄耀眼瞳。喜三农政策,农民受益,新村建设,科技兴农。绿水青山,红花碧叶,欣喜桑麻瓜果丰。风雨顺,值太平盛世,民乐无穷!<br><br>闫树华点评<br><br>  词作很灵动,并且阳光四溢,挺好!<br>  上阙写小满时节的景致,下阕赞美三农政策下的新农村新农业新气象,一切都那么美好,一派山河秀美万民欢慰的欣欣向荣景象,以传统手法写下崭新时代,赞!<br>只觉得上阙的榴花似火这句,小满农历四月,一般不都是五月榴花照眼明吗,这个情景,有点拿不准,只是拿不准啊,不是说不对啊[呲牙]。再就是下阕的眼和瞳重复感觉。<br>  然后就是,我认为,整首词作很顺畅,改不动!<br><br>王罡老师审阅<br><br>(“小满”一般是“夏种”的时节,“小满前后,点瓜种豆”就是这个意思。这时候属于“初夏”,还不到“榴花似火”的时候,所以,写诗应尽量避开应时应景,这样太受限制和拘束,影响思路的展开和尽情发挥。我给改了一下,仅供参考。)<br>(“眼瞳”是一个词语,“眼球里的瞳仁”之意,这里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代指“眼睛”,没问题。)<br>(其他地方评得很好。)</h3> <h3>3、栗树忠<br>沁园春 彭城解放广场感赋(苏轼体)<br><br>诵咏碑文,驻足长思,热血沸腾。忆兆丰布道,贫民渐醒;工农举义,赤帜高擎。黄土坡头,枪声清脆,大将陈赓灭匪兵。扬眉笑,喜千年古镇,终获新生。<br>曾经岁月峥嵘,幸先烈宏图已绘成。望滏河沿岸,繁花似锦;无垠磁地,窑火常明。十里彭城,如诗如画,竞秀争荣百业兴。初心守,为乡亲圆梦,再赴征程。<br>​刁厚琢老师点评<br><br>1,读感顺畅。<br>2,炼意上下贯通。<br>3,结构布局合理。现在、过去、现在的布局方法。<br>4,感觉上片的大将陈赓灭匪兵这句不如句意再放大一点,比如写岀一唱雄鸡天下白这个意思来,这样和上片的最后一段完成连接。<br>下片的开始两句不如用而今说起现今(概括写)然后再细写。<br>只是个见。<br>​王罡老师评审<br><br>(“感赋”是“有感而发”之意,怎么发?当然是用赋诗填词的方式。“赋”,可以是动词,如“赋诗”;也可以是名词,表示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赋体,如《两都赋》。这个“赋”字不能随便乱用,如果依一定的词牌填词,标题就不能在名词后加“赋”字,这样就会与“词”相互矛盾。中国诗词研究会副会长刘成宏犯的就是这种错误。)<br>(“感”指感悟、感想等所得或收获。这种“感”从何而来?置身于某种特定的环境中去感知、感受,也就是说必须经过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所以,名词后不可能随便就有了“感”,也就无可“赋”了。所以,本词的标题应改为“游……感赋”。)<br>(“诵咏”应改成“吟诵”,因为本来就没有“咏”。“咏”是歌唱之意。“诵”字位的字可平可仄。)<br>(一二句应对仗,“驻足长思”应改为“畅想……”。)<br>(点评的第四点,不对。原玉没有毛病。“黄土坡头,枪声清脆,大将陈赓灭匪兵”,叙述描写的是一场具有具体时间、地点的具体的“战斗”(顶多是“战役”),指挥员是陈赓。经过这场战役,“千年古镇”“终获新生”——解放了。所以标题里才有“彭城解放广场”的字样。据题意,本词内容范围不可写多了,写大了,特事特写就好。)<br>(枪声“清脆”,应改为“大作”或“密集”,寥寥几声枪响就能解放偌大的一个“古镇”吗?即使是“智取”也不可能。陈庚是中共特工出身,擅使计谋,但词中表现战争场面和战斗气氛,总得有点“响动”吧!如果事实确实是不费一枪一弹就解放了“古镇”,那就应该在“自注”中加以说明。)<br>(关于上下阕衔接的点评也不对。上阕已“忆”了一大堆,下阕自然要把诗意的重点放到“现在”,下阕的首句承上阕的“忆”字 和当年“古镇获新生”而来,只是“过片”,一带而过,为的是“呼应”。这就是“结构”上的联系。下阕的思路是“过去——现在——未来”,这样行笔是可以的,也表达了词家的美好愿望和情感寄托。至于先写“现在”,再“忆”“过去”,最后再回到“现在”,大可不必,因为“诗歌”诗意的表达具有“跳跃性”,不像“记叙文”那样必须做到过渡衔接天衣无缝。)<br>(其他地方评得挺好,赞!)</h3> <h3>4,张瑞霞<br><br>沁园春 国庆讴歌<br>苏轼体<br><br>社稷恒昌,山河壮丽,百业腾翔。见至尊华夏,普天同庆,酣歌凤舞,遍地流芳。社会和谐,人民安泰,科技前沿奏乐章。大中国,如巨龙惊世,昂首东方。<br><br>今朝疆稳军强,凭德政、仁君举斗罡。忆峥嵘岁月,凄寒风雨,幽山郁郁,暗夜茫茫。弹雨枪林,英雄歃血,一扫阴霾出太阳。复兴梦,我神州儿女,再创辉煌。<br><br><br>高怀军点评<br><br>  这首诗写得很好,大气磅礴高歌猛进,振奋人心,幸福的微笑。我们不能忘记初心和使命。赶考的路上我们要攻坚克难,为百年交上满意的答卷。这是之一。<br><br>科技兴国,严谨治军。这是强国之道。枪林弹雨,英雄歃血这个地方要推敲一下。科技革命就是避免流血,但是英雄不惧流血。<br><br>王罡老师审阅<br><br>(“英雄歃血”没问题,因为都在“忆”的统携之下,说的都是“过去”,过去在“枪林弹雨”之中,肯定要“歃血”,那时候打的是“肉蛋仗”,靠的是理想、精神,物质条件肯定上不去,这个“歃血”(流血牺牲)的过程都在“出太阳”之前。)<br>(下阕两头两尾即“换头”的前两句和“三结句”说的都是“现在”,前后照应,很好!)<br>(其他地方评得很好。)<br><br>“换头句”提到了“疆稳军强”,三结句如果能强调一下“从此不再流血”或“少流血”,那就更好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