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花中人- -八

五彩云霞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7日。</p><p class="ql-block">骄阳似火。</p><p class="ql-block">进入六月份,天气预报温度已经连续数日持续在37度左右,北京早早开启了一个酷热的夏天。然而天气热怎能热过我们花中七七级师生交流群团聚的热情,今天我们聚会,祝贺一下自己的群刊制作完成。当然,见见面、喝喝酒、聊聊天依然是大家聚会的永恒主题。</p><p class="ql-block">参加聚会的老师、同学们先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申文清、孙学京、曾凡丽、董小英、于莉、张云霞</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陈东东、陈永明、齐宪代老师、阎永顺老师、赵丽娅老师、曾凡莹</p> <p class="ql-block">冒着酷暑自行来参加聚会的阎老师。还拉着一辆手拉小车,给同学们带来啤酒、还有甜丝丝的饮品。</p> <p class="ql-block">参加聚会的齐老师。齐老师带来一瓶干红,我们女同学不会品,只会说:真好喝。</p> <p class="ql-block">参加聚会的赵老师。依然爱说爱笑,依然美丽如初。</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群2019年11月份建群以来,线上微信群里从没有冷清过,每天一早有老师、同学来问早-亲切的文字话语、赏心悦目的音乐视频,还有每天的新闻快讯、历史上的今天。特别是开展文学艺术创作活动,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加,诗歌、散文、绘画、摄影作品……,是展示、是分享,更是大家对这个群、对我们都曾是“花中”人这份缘分深深的依恋。</p> <p class="ql-block">聚会中,来参加聚会的老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感慨万千,说起心中的话滔滔不绝,很多心里话感人至深。</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把这份不舍的情感汇集成一册厚厚的“情书”-《花中情缘》,寄给我们自己,也是寄给所有群里的老师、所有的同学,当然我们还要寄给我们亲爱的母校-花中-花园村中学。不管它现在已经改了名字-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我们心中它永远都是花中。</p> <p class="ql-block">阎老师高度赞扬了两位主编-陈永明同学、曾凡莹同学。</p> <p class="ql-block">拿到书,几个同学迫不及待的细看起来。</p> <p class="ql-block">“编书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头都大了。”</p> <p class="ql-block">两位编书主力。</p> <p class="ql-block">席间,畅聊。同学们向老师们说说自己的近况。</p> <p class="ql-block">齐老师聚会后发来感言:</p><p class="ql-block">昨日参加师生交流群的聚会,非常高兴,感慨良多。首先是再次见到久违的老师和同学,其次是见证了《花中情缘》作品集的首发。看到老师和同学们虽均是花甲以上的年龄,特别是闫老师以至耄耋之年,但仍精神矍铄,意气风发,席间欢声笑语,气氛活跃,令人难忘。感谢摄影师记录了大家的发言和感想,这里不再重述,但是大家对花中这个学校的眷恋之情、对师生之情和同学之情的表达还是令我感动。我在其间又有了新的发现,比如永明和于莉都曾在花园村二小读书,而那个学校也是我上的三个小学之一,我们竟然也曾是校友,真是意外的发现。另外,孙学京回忆在宣传队的过往,也勾起了我对那时的很多回忆。闫老师的嘱托、董晓英的介绍等又增加了聚会的意义。申文清的一句话引出了大家对专业大师的赞许,……当然还要特别感谢曾凡莹和陈永明等同学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编辑和印制的这本记录了师生群五年历程和成果的文集,感谢每一个为文集做出过奉献的人——潘永清、王晓红、曾凡丽、张云霞,感谢张黛老师的细心修改,感谢阎老师的策划与指导。文集编的特别好,我回到家里才认真地看了一下,130页的文集,收录了这么多的珍贵历史照片,同学们的绘画、摄影作品以及大家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当然重要的是五年间的大量的文学创作,太美了。当时看到这些诗词或散文的时候还没有觉得这么好,但现在结集回顾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它反映了我们的进步和成果。以后一定还得慢慢品读,好好学习。当然这次聚会也有遗憾,是一些同学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出席,有的还在工作、出差。祝愿大家身体和工作都好,千万注意夏季防暑。希望我们下次再见。</p> <p class="ql-block">摄影:齐宪代老师</p> <p class="ql-block">那 我们下一次的聚会 不会等的太久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