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这几年

蚂蚁

父亲的生日是农历四月十一,这一天一般是在母亲节前后。<br> 今年母亲节前一天,女儿包个红包作为生日礼,托我回老家时送给她爷爷。她怕用微信转,爷爷不收,所以采用现金红包。一直以来,不论内外,无论男女,父亲一视同仁,每当孙辈们生日时,父亲都会给他们发个红包。直至孙辈们读大学也不例外。<br> 孙辈们都对爷爷奶奶怀有感恩之心。我女儿参加工作后,第一次领到工资时,第一件事就是购买了条中华烟送给爷爷。今年是女儿参加工作后,父亲的首个生日。她作为老大,能带头为弟弟妹妹们做榜样,包红包给爷爷庆生,让家人甚感欣慰。<br>  母亲节回家,我尚未拿出女儿的红包给父亲时。父亲已开口说与我商量个事。其实也不算个事,由于下周六刚好是他的生日,想叫我组织一家人到酒店团聚吃顿晚餐。可能是怕我没钱,还特地吩咐钱由他出。<br>  难得他有如此雅兴,我马上应承。其实早些年,我们兄弟姐妹就与父亲商量过为他庆生的事。奶奶在世时,父亲推辞还不够老。奶奶逝世次年,父亲刚好七十岁,那一年临近父亲生日时,我们再次提议为他庆生,他还是拒绝了。他理由是怕给儿孙及亲朋们添麻烦。他认为,亲朋和儿女、子孙们都忙于工作或读书。一旦他每年固定办寿宴,若大家来为他庆贺生日,势必影响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所以,别让大家为难,有闲合家团聚就好,不必拘泥于形式。 <p class="ql-block">  他一直以来总是不想麻烦别人,总是与人方便;一辈子总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他这种与人为善的性格,虽然赢得了左邻右舍和亲朋们的赞誉,但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p><p class="ql-block"> 每年父亲生日前后的假日,一家人只要不太忙就在家团聚,或找个地方吃一餐。当然,每次都是由我们安排,父亲从未主动提议,也无须他操心。今年他先提议,算是例外。我想这是人老怕寂寞的共性吧!或许是去年染阳住院后对人生观有所改变。</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注射第三针新冠疫苗之前,他的身体一直很棒。七十多岁还管理十几亩虾池,干起活来,劲头比年轻人还足。让池塘附近有些年轻的养殖人自叹不如。若不是因为打第三针后身体每况愈下,或许他现在还不甘心将池塘转让出去。</p><p class="ql-block">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时,他淡然以对,并不惧怕。打疫苗也是被动而为。一开始他不想打,但性格使然,经不住“好心人”的“好意”劝说,为了帮助乡里完成任务,只得“挨打”。结果这次与人方便却给自己增添了莫大的苦楚。尤其是打第三针后,次日便诱发感冒,并且关节酸痛,连上二楼都感到困难。之后多方寻医问药都不见效,尽管到医院全身检查不出什么问题,但却无气力爬上楼,更不用说爬山了。这二年清明节也不敢到山上扫墓,只有本族祖墓他仍坚持奠扫,一方面祖墓所在的山不高,另一方面祖墓的奠扫活动是他主持,他不得不参加。</p><p class="ql-block"> 去年四月下旬,有一亲戚办婚礼,发柬请他。当时他有轻微感冒症状,完全可以推辞,但为了顾及亲戚的面子,他还是特地赴县城参加婚礼。结果,当晚回家后就发烧。然而,他却怕打扰别人,独自一人承受痛苦,忍受到天亮才打电话给我妹;妹妹和妹夫火急地把他送到镇上医院。</p><p class="ql-block"> 在镇医院住了一天,输液输氧全无疗效,估计是痛得无法承受,天刚亮便提出转院。于是,一大早就由弟开车送他到附二院。</p><p class="ql-block"> 当我在医院门口第一眼见到他时,头脑有点发懵,简直不信自己的眼睛。那时他不单无法行走,而且连开口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才隔二天不见面,他竟然变成这副模样。此情此景,瞬间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p><p class="ql-block"> 医生迅速安排吸氧减轻痛苦,经核酸检测阳性。诊断结果为新型肺炎。所用药物与治疗新冠病毒基本一样,只是那时已经解除封控,病理名不再称为新冠病而已。</p> <p class="ql-block">  由于对症下药,加之原本身体素质还好,才几天就能行走。经过肺活量测试合格后办理了出院。这次在医院总共住了十天,是今生从未有过的。</p><p class="ql-block"> 住院的事尽管没有告诉别人,不想让亲朋和邻里知道。但消息还是不翼而飞,得知消息到医院探望的亲友络绎不绝,每天都有不少亲友特地从乡下远道而来。更加不少亲戚请愿要求夜里来陪伴。由于来关心的亲友实在多,既让同室病人羡慕,也让护士产生意见。</p><p class="ql-block"> 回首一想,这些日子,竟然是自从我懂事起,与父亲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次。心里滋味如何?难以表达。</p><p class="ql-block"> 父亲“退休”后,我们都想让父母到城里住,但他们总是推辞。他们习惯乡下的生活,父亲爰好潮乐,乡下有一帮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他们每天聚在一起吹拉弹奏,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勤劳朴素,无任何不良嗜好。他只有两项雅好:即喝茶和吹奏潮乐。他擅长吹横笛,一直以来是乡里锣鼓班的成员,曾参加汕头特区廿周年庆典的巡演。</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后,乡里有识之士倡议开设潮乐公益培训班。号召有兴趣学生远离手机游戏,利用玩手机的时间来学习吹横笛、锯弦、弹琴等潮乐器。这一倡议得到不少乡亲的支持,父亲也极力赞成,并以实际行动,率先捐款五百元作为活动经费给予支持。</p><p class="ql-block"> 虽然五百元不多,对于某些人来说,微不足道,尚不够喝半瓶酒或一餐饭的钱。但对于一个没有退休金,没有丁点经济收入的农村老人来说,却是一笔不少的开支。更何况是一个极其节俭的老人,捐五百元也属慷慨之举。此举值得点赞,更值得我们晚辈学习。</p> <p class="ql-block">  前些年,有人劝他不要劳作,“退休”加入老人组。我连摆手,说不想,也不愿加入老人组。过去乡下的老人组里,老人们聚在一起除了打麻将,就是打纸牌。但这些他都不会,况且他一生最讨厌赌博。</p><p class="ql-block"> 可是事与愿违,尽管他内心有一百个不愿意加入老人组的理由,但去年底最终还不得不加入了乡里老人组。</p><p class="ql-block"> 前年乡里拟修缮大祠堂。事无主则不立,修祠需成立理事会,要求各房宗必须有一人加入理事。父亲由于近年来是本房宗内的主事人,无论他推荐本房谁去参与修祠理事,谁都推辞或谦让,无奈之下不得不被动当上理事。</p><p class="ql-block"> 这个理事,并非像有些协会的理事,只挂名,不办事。他们既理虚事,也务实事。比如领着宣传单,挨家挨户传达信息,介绍具体情况;然后再逐一上门收取捐款;再把所收到的捐款汇总上交财务,若有错漏丢失,自抱腰包补足不在话下。偶尔还必须到外地祭祖或与同姓宗亲交流。</p><p class="ql-block"> 由于诸多原因,去年底村里老人组重建,修祠的各房宗理事合并入老人组。父亲不由自主地被加入了老人组。既来之则安之,虽非本意,但仍然迅速进入角色,恪尽职守。从此,村里送神、迎神、祭祀等活动,包括请戏班等事情都得去参与。甚至春节、元宵节期间还必须轮流值班维持秩序,七八十岁的老人们轮到值夜班也无半点怨言。</p> 今年春节及元宵节,是父亲多年来最为忙碌的节日。由于修祠方案变更,资金不足。不得不落实各房老大,负责摸底并遨请本房在外的贤达人士参加正月初三的祠堂文化座谈会。说白点,就是去拉人头来捐款。另外,祠堂修缮在正月初九开工,建设期间在村的理事需要轮流看守。作为老人组成员,还得参与村里的祭祀工作,轮流守护老爷棚;而作为锣鼓队成员,不单元宵节要参加巡演,巡演前还要排练。尽管没有一分钱工资补贴,但他仍然尽职尽责,乐此不疲,毫无怨言。这也是性格使然。<br> 今年春节忙碌得连探亲的时间都必须见缝插针。父亲以前春节甚少走亲戚,但近年来,他每年都不忘叫我或我弟带他去看望我母舅和我姑妈,他们的年龄都比我父亲大,行动都不便。父亲很尊重他们,很重视这亲情。每次探访回来无不与母亲感叹说:看一次,少一次。令人唏嘘不已。<br>  每年春节期间,父亲原来在池塘附近的不少养殖户也经常来家里和他拜年。这二年我连续遇到一位来自澄海盐鸿的客人来向他拜年,他每次都带着好茶好酒过来。我有点不解,今年春节该客人走后,我暗问父亲缘由。<div>  原来该客人,过去承租的池塘与父亲的池塘相距不远。曾有一年因经济拮据,将要投产时正愁无钱买鱼虾苗。他开口向我父亲求助,虽非亲非故,且是外地人,然而我父亲毫不犹豫满口应承。尽管他后来自己凑够购苗钱,不用向我父亲借钱,但他一直心存感激。这几年他的子女积攒到钱,经济较为宽裕,他也“退休”回家养老。这样,几年来每到春节他都带着礼物从盐鸿过来探访我父亲,向他拜年。</div> 十二年前,父亲六十六岁,那年年未,我儿子和侄子相继出世。那时,父亲笑得合不上嘴,喜形于色,总说今生无憾,一切如愿以偿。事实上,2019年5月他到了长城、参观了故宫、登上天安门城楼、瞻仰毛泽东遗体后,再说今生无憾,底气才足些。<br> 在农村,人们的观念是:无论身家如何,不单要儿女双全,而且孙辈要有男有女才完美。这样才能主持宗族或村里的祭祀典礼。过去我们村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都属首屈一指。但他没有女儿,因此宗族祭祖和村里大型祭祀活动他都不得担任主祭人。<br>  自从我儿子及侄子出生后,宗族内的一些红白事及祭祖、扫墓等集体活动,族人都喜欢邀请我父亲参与主事,慢慢地他充当族长角色,开始主持族内工作。一方面他满足了儿女双全、儿孙满堂等条件,另一方面本族内年龄及资历比他老的,不是外出就是行动不便;比他年壮的大多要忙于生计。再者,在同龄人中他既有文化,且为人友善,在本族里算得上德高望重。<br>  凡是宗族里的白事,无论谁家,不论贫富,若请他帮忙,只要他身体健康,他一定会放下手头工作去帮忙,几乎不讲究生肖相冲之虑。 参与主持人家的白事多了,见到、遇到各类奇葩事也多。乡村里,兄弟姐妹因长辈丧事而产生矛盾,导致不和等不可理喻的事,时有发生。<br>  有一次他主持一位宗亲的后事,这位宗亲一辈子风风光光,生前购置有不少房产,但死后却连个香炉都无处安放。这件事让他感触很大,让他忧心忡忡,很可能内心深处担忧身后出现类似情况。<br>  不久后,他和我谈了这件事情,顺便和我说说兄弟分家一事。我明白了他的顾虑后,承诺他,无论如何保证继承并保存祖屋让列祖列宗牌位有安放之处。加之弟弟的支持配合,根本上解除了父母的后顾之忧。毕竟各自在外,家自然不用分,依然是大家庭和睦相处,每逢佳节闹闹热热,儿孙绕膝竞承欢。 自去年出院后,父亲明显苍老了。有时我们想带他去外地旅游,他总是说去过了首都,其他地方都不想去了。其实他是担心体力不足,去年底到凤凰山时,他都无信心登上天池景区。<br> 尽管他感觉自己体力下降而不敢旅游,他遇到公益事业,他还是能坚持参加。元宵节营老爷围绕家乡一圈;他吹笛子,走走停停总共需要三、四小时,没听到他叫苦叫累。<br>  就在前二天族内有一年轻人患病住入重症监护室,且家庭困难无力支付药费。父亲得知后不但捐款,而且和族里另一位老人挨家挨户发动宗亲为病人募捐。<br>  我见他如此热心,便问他患者的具体情况?他竟然是连病人都不认识,只知其家庭的丁点儿信息,只知道患者是谁家子弟,只知道他家贫困而已。他就是这样菩提心,父亲节当天得知此事后,我特地写了《父爱如山》为赞,诗曰:<br>父亲节里赞慈亲,爱效才贤敦睦邻。如佛胸怀心地善,山村居住不嫌贫。 <p class="ql-block">  如今,父亲生活在乡下,每天和几位“七〇”后的老乐友在一起锯弦、喝茶;偶尔闲时也翻翻书,写几句古诗。有时也刷刷抖音,或听曲、看剧,或购物。他说食到老,学到老。当他懂得在抖音平台购物时,我的手机还没有安装抖音呢。显然我比他落伍。</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他做作的好多事,我一辈子都学不了,真心希望他能再陪我们十年、廿年,甚至更长。可以让我们慢慢地学习他的好品格。</p><p class="ql-block">(写于2024年6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