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文物 感受文化魅力

暖阳

<p class="ql-block">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这些遗物和遗迹不仅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也反映了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物质生活状况以及各种社会关系,乃至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更是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传承着灿烂的历史文化,维系着一个民族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始终把文物保护工作摆在重要位置。2023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定于2023年11月起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到2026年6月结束。此次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更是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要求。</p> <p class="ql-block">  为全面摸清榆林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家底,准确掌握文物保存现状,以便更好地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培养锻炼专业人员,建强文物保护队伍,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榆林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开展的热火朝天。在工作开展前,对参加普查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标准规范,系统录入和软件使用培训。对普查的范围进行了明确划定。为确保普查工作扎实进行,成立了专门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增强普查力量,严把质量标准,确保普查工作规范严谨、普查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并强调要加强宣传引导,精心组织政策宣传,及时有效发布权威信息,着力营造全社会支持普查、支持文物保护的浓厚氛围。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协同配合,健全工作机制,合力推动普查工作顺利开展。</p> <p class="ql-block">  文物普查范围为榆林市各县区乡镇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在普查工作中利用RTK、照相机、无人机,进行对文物本体信息采集,并详细登记。包括文物名称、年代、类别、位置信息、地理坐标、数量和文物特征等基本信息;文物本体的保存现状和损毁原因以及文物本体边界;文物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现状;文物的所有权属和使用管理情况等信息;并进行拍照,绘图、文字描述等等系列工作,及时更新到第四次文物普查采集软件系统中。做到“应普尽普、数据精准、资料完整”。</p> <p class="ql-block">  文物普查这项工作是需要有耐心和热情的工作,需要有敬业奉献的精神,是一项深入田野可吃苦耐劳的苦差事。普查队员无关性别,不分年龄,每天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在烈日中穿越与人比高的荒草地,跋涉在炙烤的沙漠或长满酸枣刺的沟峁,爬高山走泥潭,勇担责任,不负使命,穿梭于田间地头,寻找每一处遗迹,体验着与古人相似的自然环境,感受着历史的沉重与深远,将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满腔热血倾洒在文物普查工作的道路上。</p> <p class="ql-block">  普查工作中值得一提的就是普查人员的情怀和团队精神。大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条件虽然艰苦,都相互协作,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为能圆满完成任务白天顶着烈日普查,晚上灯下填表,不叫苦不喊累,付出了辛勤的努力,遇到困难都积极应对,团队成员们不仅具备高效的工作能力,更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投身于每一项任务。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他们始终保持着积极主动的解决精神,不厌其烦地深究细节,以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得到妥善处理。他们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热情的精神,不仅确保了工作质量,更在无形中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在记录和保存每处遗迹的信息时,团队成员们更是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力求将每一处细节都呈现得准确无误,有时在填表中遇到问题深夜一两点钟都在相互探讨解决,他们真正做到了爱岗敬业,孜孜以求,不断追求工作的精益求精,为团队的整体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在这项充满神秘而意义深远的工作中,作为文物普查工作的一员,我深感荣幸和自豪,这也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次经历。当走过一个个文物点时,洗礼了我的眼界,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长河和岁月的变迁,在古文化遗址中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仿佛能与古人进行一次心灵的沟通,这种感受是极其宝贵和难以言表的,不得不说这项工作是一次丰富多彩的心灵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