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皮拉图斯山,或称雪山,海拔2128米,终年有积雪。是瑞士中部最美的雪山之一。据说在晴朗天气时,可以将阿尔卑斯山的73个山峰尽收眼底,有时还能看到法国的侏罗山和德国的黑森林。今天天气不错,希望能将群峰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从Lucerne火车站出来,到达缆车登上的起始位置Kerines。</p><p class="ql-block">路边一个小的Kerines教区天主教教堂(Pariah of St. Gallus Catholiques church Kroeber) 天主教在欧洲占据着如此强大的统治地位,教堂几乎延伸到每个有人群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遇见小学生中午放学。有孩子们自己搭伴而行的,也有妈妈来接的。据朋友说,这里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自己上下学了。他们穿着带有反光条的醒目的金黄色“马甲”,有的两人一起有说有笑,有的一人独行。虽然初入瑞士,没有太深入的了解,但由此可以管中窥豹,城市的安全保障有多么高,才能让家长们放心的把孩子交给社会,交给道路啊!</p><p class="ql-block">一是城市规划做得好,学校大都离家很近。孩子们穿着有反光保护的衣服,学校有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同时严格的法律规则和社会保护孩子的共识,孩子们才会如此快乐自在地搭伴或自己上下学,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否则家长难以放心地把自己的孩子交出去。</p> <p class="ql-block">乘缆车登山</p> <p class="ql-block">瑞士的民居低调、实用,不奢华,但干净、整洁、花草相伴,绿草如茵。</p> <p class="ql-block">关注绿化和生态环保体现在很多房屋庭院设计中。</p> <p class="ql-block">随着缆车的升高,各式民居渐渐远去,片片绿地,远处的群山,开始进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视野所及都是一幅画,近景以碧绿为底色,其上点缀灰色房舍,橙色屋顶。远处初春嫩绿的农田,深绿色的树木点缀其间。再极目远眺,高低起伏的山峦,丝带般萦绕其间的云雾,仙境般平和、富饶、美丽的田园。当初的伊甸园是否即是如此模样?瑞士人是如何把这纷扰繁乱的世界打造成了世界之初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到达中间一个换乘站Frakmuntegg station 。林中清晰明了的指示牌。我们在这里闲逛、休息、午餐,然后向山顶进发。</p> <p class="ql-block">遇到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和年轻人。有的是学校组织的,有的看起来是结伴郊游的。他们看起来都是徒步而至,现在席地而坐,吃着自带的食物,喝着引来的清泉水。耍闹着,嬉笑着。</p> 当地人的精神图腾吧? <p class="ql-block">几个年轻人在玩儿高空钢丝行走。</p> <p class="ql-block">年轻真好,在这里生活的年轻人更让人羡慕。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如仙如画一般的山水该养育出怎样的一方人呢?</p> 很多的骑行者、徒步者。 <p class="ql-block">蜿蜒曲折的徒步或骑行路径。瑞士有众多的徒步爱好者,瑞士也有最好的徒步路线和基础设施。如果不是时间有限,爱徒步,爱登山的我怎能错过这样的美好体验呢?</p> 当年维多利亚女王还骑马登顶了呢!为了纪念,山顶还有一个维多利亚大厅以示纪念呢。那种徒步登顶的感觉和坐缆车还是很不一样的。 吃饱喝足,再次登上缆车,向山顶进发。城镇已从视野中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远处的云雾,和脚下犹如变形的“十”字的卢塞恩湖,又称四州湖,瑞士第四大湖。 <p class="ql-block">云雾越来越浓,绿色越来越少,视野中越来越多裸露的岩石泥土,夹杂着积雪。云雾茫茫,如仙似幻,有与李白“苍茫云海间”的相似感觉,又有些苏东坡的“何似在人间?”的疑惑。</p> <p class="ql-block">到达山顶时,犹如仙境。大雾弥漫,不久就大雨滂沱。看着窗外云海,不知下面的人间是否也大雨滂沱,或者细雨绵绵,亦或阳光明媚呢,有一种天上人间两重天的幻觉。</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座山以前叫Frakmunt,(破碎的山)。传说皮拉图斯的身体和灵魂安息在山顶的一个湖里。这个传说导致这座山被诅咒了几个世纪。人们被禁止攀登这座被诅咒的山,如有冒犯会受到监禁,甚至死刑。传说进山会触怒皮拉图斯,而他的愤怒会导致卢塞恩和周边地区发生可怕的暴风雨和洪水。</p><p class="ql-block">那么这个皮拉图斯又是哪方神圣?有如此魔力呢?他就是判处耶稣死刑的,当时罗马在犹大省的提督,全名:Marcus Pontius Pilatus,而有资料证明此人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p><p class="ql-block">此山不仅由他的传说而受到诅咒,也因他的魂灵的存在而让人感到恐惧。自古以来人们对这些恶魔怪神总是有着一边诅咒一边恐惧的矛盾心理。</p><p class="ql-block">这个诅咒和恐惧直至16世纪才渐渐消失。为什么消失了呢?想必是启蒙运动中赛先生的功劳吧?</p> <p class="ql-block">雨依然在下,没有停下来的迹象。隔着山顶大厅的玻璃窗,透过浓密的水珠望去,云雾茫茫,视野所及除了玻璃上不断滚落的雨珠,便是这带有两个洞的山峰,和周边的不知是哪一年累积下来的积雪。</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个悬崖峭壁上的两个洞,好生好奇:在这寒冷的悬崖峭壁上,是谁,何时,为何凿出这两个洞呢? 修行者?</p><p class="ql-block">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很多精神上的修行者都喜欢进山,更喜欢在这超凡脱俗的云海间,好像这种高度的视野能够帮助凡人悟透一些道理吧?</p><p class="ql-block">想着这些传说,再看着着岩石上的两个洞,有些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那两个洞多像山的眼睛,俯视这时代更迭,风云变幻的世界。 当年在此灵修的人必是端坐此洞,俯视人间,参悟这是是非非,空幻虚无的人间吧?</p> <p class="ql-block">这个山里还有龙的传说,据说山顶有一个洞,洞里有两条龙,两条龙曾经救了一个掉进洞里的工匠。会不会就是这两个洞呢?</p> <p class="ql-block">云雾开始淡去,视野开始开阔,从云雾茫茫的的虚幻中回到云雾缭绕的山色中。</p> 雨下得稍微有些和缓,我们决定下山,乘坐齿轨列车下山到Alpnachstad。据说这是世界上最陡峭的轨道列车,列车于1889年开通,掐指一算,已经运行133年了,至今仍以48度的最大倾角保持着世界上最陡峭轨道列车的称号。 <p class="ql-block">列车缓慢下行,云雾也渐渐散去,亦或在此凡间压根就没有云雨。</p> <p class="ql-block">山里的天气,阴晴交替,云雨变幻,都是人间美景。云雾缭绕的皮拉图斯山,别有一种韵味。一举两得领略了它的不同尊荣。见到很多远足爱好者徒步登顶,即使雨中,很佩服!</p> 中间出了一点小插曲,停了一会儿,不懂德语,不知何故。 <p class="ql-block">朋友说:有些遗憾,没能攀登最后的那一段山峰。我说:没什么好遗憾的。常言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p class="ql-block">旅行像极了人生,人生旅途中你想看到的,你能看到的,和最终你真实见到的总是有差别的,不是吗?我们的人生又有多少东西是我们能够掌控的呢?</p><p class="ql-block">来了,是由我做主的,可看到什么却不是我能掌控的。懂得了这一点,就会做自己想做并能做的,然后达观地享受一切路上所见。人生亦是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