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酒店大堂经理小曾推荐给我们一个导游,可以带我们自驾进山去各景点,就不用跟摆渡车。觉得还是挺方便,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200元一天</p> <p class="ql-block">特意起早点,到黄洋界最高处鸟瞰全景。</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保卫战,是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唱了一出绝妙的空山计,1928年8月下旬,国民党湘军和赣军共五个团,趁红四军主力在湘南未归之际,对井冈山根据地发起第二次“会剿”。8月30日晨,敌军向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发起进攻。黄洋界位于井冈山主峰北面,扼山险要道,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留守井冈山的红四军第三十一团一部和第三十二团,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凭险据守,设置五道机关,连续打退敌人的多次猛烈攻击。当天下午,正当敌军重新组织进攻时,仅有的三发炮弹,两颗哑弹,最后一枚成功的打到了敌军的临时指挥部。智慧的人民鞭炮声不断,呐喊声不断,湘军误以为红四军主力回山,当夜撤退。黄洋界战斗的胜利,为红四军主力回师井冈山,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二次“会剿”创造了条件。</p> <p class="ql-block">亚洲最大的单幅油画,长12米,宽8米《黄洋界保卫战》</p><p class="ql-block">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p><p class="ql-block">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p><p class="ql-block">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p><p class="ql-block">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p><p class="ql-block">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1965年重返井冈山写下的《念奴娇.井冈山》初稿。</p><p class="ql-block">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p> <p class="ql-block">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p><p class="ql-block">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p><p class="ql-block">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p><p class="ql-block">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p> <p class="ql-block">阵雨不断,依然挡不住我们的前进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p> <p class="ql-block">中国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八角楼,</p> <p class="ql-block">是否还记得小学的时候学过的这篇课文吗?</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谢氏慎公祠后面的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层楼房,当时是谢观南的房子,楼上有一个天窗,倚中医八卦之理,修成了与众不同的八边形,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p> <p class="ql-block">八角楼里陈列着毛泽东当年用过的办公台、办公椅、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p> <p class="ql-block"> 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曾居住这里,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宁冈调查》、《永新调查》等光辉著作。</p> <p class="ql-block">会师广场</p> <p class="ql-block">龙江书院,始建于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是由原宁冈、酃县、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修建的,是当年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书院始建于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春,完工于公元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秋,位于江西省宁冈县城龙市西北的龙江河下游,背依五虎岭,面临龙江河。书院因龙江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1927年10月,毛泽东引兵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培养班排连干部,毛泽东于11月下旬在龙江书院着手创办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后改称红四军军官教导队)。是我军创办的第一所军校</p> <p class="ql-block">1928年4月下旬,朱德、毛泽东两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5月初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四军),部队不断壮大。而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实行频繁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红军军部将军民们打土豪和战场上缴获的大量的首饰和银器具等,运用谢氏花边厂的铸造技术,请谢火龙、谢官龙等谢氏兄弟为师傅,在井冈山上的上井村,借用农民邹甲贵的民房,创办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王佐是红军造币厂的主要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为了使造出的银元与白区银元区别,红军造币厂采用墨西哥版本的模子制造银元,并在制造的银元中凿了一个“工”字,称“工字银元”,意为“工农兵”。造币厂的设备简陋,仅有火炉、风箱、大小铁钳、大小铁锤、银元压模等。第三次“会剿”,红军造币厂被敌人烧毁。现在看到的是1998年按原貌修复。</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旧居</p> <p class="ql-block">王佐故居</p> <p class="ql-block">酒店可以帮着定实景剧的票,回酒店取了票,静静期待晚上这场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出门等车</p> <p class="ql-block">专门有车免费接送看剧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路程还挺远,弯弯拐拐的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车程,才到达红军剧场。离我们住的红叶酒店36公里</p> <p class="ql-block">因为下着雨,安排我们在军部的座位上,却还是想看得更清楚。决定跑到团部的座位看,坐在第一排,直接能跟演职人员零距离接触。身临其境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段我看哭了,《映山红》唱起时,就忍不住热泪盈眶了……</p> <p class="ql-block">震撼!真的,我觉得很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下着雨,依然尽职尽责演出的群众演员们!明天继续踏上红色之旅,猜猜明天我们会选择去哪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