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4日,我随着黎明老科协6分会,第一次去沈阳市博物馆参观,做为生活在沈阳60多年的我,真的是惭愧。这是六分会参加活动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一楼大厅展示了一块19亿年前的古陨石,同时还有编钟等展品。</p><p class="ql-block"> 沈阳古陨石是元古代早期发生在沈阳市东南郊区一场古陨石雨的产物,这场古陨石雨撒布在太古代花岗岩上,呈群呈带分布。沈阳古陨石的形成于45亿年前,19亿年前陨落,构成了沈阳古陨石的主体,形成了古陨石群。其中最大的一块位于浑南区李相镇滑石台山,长160米,宽54米,高42米,重约2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陨石。按照惯例,依发现地命名为“沈阳古陨石”,堪称天赐瑰宝,举世无双。</p> <p class="ql-block">大家认真听讲解员认真讲解并观看陨石。</p> <p class="ql-block">沈阳博物馆大厅棚顶的图案是借鉴沈阳故宫大政殿天花藻井纹饰设计的。这一设计元素不仅美轮美奂,而且富有文化意义,体现了对沈阳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穹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沈阳故宫大政殿的天花藻井纹饰,其中包含了“天地阳”的主题,以及“福禄寿禧”等吉祥元素,这些设计细节共同构成了一个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富含文化内涵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 沈阳的远古</p><p class="ql-block">1.1.远古走来,</p><p class="ql-block">考古发现证明,早在距今约1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沈阳已经有远古人类活动。进入新石器时代后,新乐文化和偏堡子文化的创造者先后在此生息繁衍。夏商周时期,沈阳地区先后存在高台山文化、新乐上层文化和郑家洼子文化等青铜文化。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沈阳的先民们迈着坚实的脚步,筚路蓝缕、开拓前行,在漫长岁月里,书写着沈阳的肇始篇章。</p> <p class="ql-block">1.2.各个时代文化建址</p> <p class="ql-block">1.3.农业大学后山遗址</p><p class="ql-block">农业大学后山遗址,位于沈河区东陵路120号沈阳农业大学后山上,包括后山和百草园2处地点。采集和出土石核、石片、石锤、盘状石核、刮削器、砍砸器、手镐等石制品1300余件。该遗址证明,沈阳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尤有人类活动,最早距今约11万年。</p> <p class="ql-block">1.4.郑家洼子文化</p><p class="ql-block">郭家屯郑家洼子揽军屯</p><p class="ql-block">春秋至战国中期,沈阳地区主要分布的是以直柄曲刃青铜短剑为典型器物的郑家洼子文化。该文化以郑家洼子遗址及墓葬群为集中代表,其中6512号青铜短剑墓规模之大、出土青铜随葬品之多最为引人注。</p> <p class="ql-block">1.5.青铜短剑墓</p><p class="ql-block">6512号青铜短剑大墓,位于郑家洼子墓葬区的南区,是两座大型墓葬之一,1965年8月发掘,墓葬为土扩竖穴棺椁墓,平面呈长方形,长5米,宽3米,墓底距地面1.4米。墓底放木椁、木棺各1具,现仅存板灰痕迹,木棺置于椁内偏北,底部铺席,内置人骨1具,头西足东。棺与椁之间放置器物。在东侧墓扩边发现有牛骨。</p> <p class="ql-block">6512号墓的随葬品非常丰富,包括铜、陶、石、骨器等共42种797件。其中曲刃短剑、镞等青铜器占绝大多数,包括兵器、马具和装饰器件。</p> <p class="ql-block">最珍贵的绿宝石项链。</p> <p class="ql-block">1.6.秦汉开拓</p><p class="ql-block">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国家的确立时期。随着中原文明的东渐,沈阳融入中原文化系统中。在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大背景下,沈阳地区的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人口持续增长,汉文化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多民族文化特色逐渐形成。</p> <p class="ql-block">1.7.初创邹县</p> <p class="ql-block">燕国城池。</p> <p class="ql-block">千秋万代</p> <p class="ql-block">1.8.经营辽东</p> <p class="ql-block">辽东地图</p> <p class="ql-block">1.9.城邑相望</p><p class="ql-block">辽统一辽东以后广置城邑以治其民。在今沈阳地区已发现辽代城址30余座。其中有行政建制的州、县城,也有契丹贵族的私城,即头下军州城,还有其它堡寨城邑。沈阳在辽金时期称沈州,称"昭德军",分别为辽代东京道所属的隶宫节度使军州和金代东京路都总管府管辖的刺史州。沈州周边还分布有集、广、辽、双、祺州及诸多头下军州。</p> <p class="ql-block">1.10.因俗而治</p><p class="ql-block">辽金两朝推行"因俗而治"之国策,契丹人、汉人、渤海人、女真人等多民族杂居共存。"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辽金时期活跃在辽沈大地上的各族民众,其丧葬习俗各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不同材质的葬具和各具特色的葬式,考古发现的墓葬出土文物,可管窥辽金时期各社会发展阶段、各社会等级阶层、各民族、各地域独特的丧葬习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1.11.康法地区</p><p class="ql-block">契丹萧后族</p> <p class="ql-block">1.12.三件镇店之宝。</p><p class="ql-block">二个陶瓷罐一个金面具,面具没敢拍摄。</p> <p class="ql-block">这是街道影像。</p> <p class="ql-block">1.13.宗教信仰</p><p class="ql-block">辽金时期辽沈地区的宗教文化多元共存,既有各民族共同信奉的佛教和道教,也有契丹、女真人信奉的萨满教。佛教文化盛行,寺院广布,佛塔林立,社会各阶层崇佛信佛,其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也深受佛教文化影响。辽金两朝上层人士对道教的偏爱,促进了道教的传播和发展。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崇拜和祭祀,是游牧渔猎民族信奉萨满教的重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1.14.辽代石经幢(大十面)</p><p class="ql-block">青石石质。幢帽高15厘米,直径86厘米。幢身高120厘米,直径75厘米,幢座高54厘米,直径100厘米。竖式,八面呈梯状,盖平顶八面为瓦垄状并有流水,座八面分别为八方力士。每面阴刻楷书竖式五六行不等,全文577字。镌刻于辽代晚期。幢帽、身、座皆有残。现收藏于沈阳故宫大政殿东侧。</p> <p class="ql-block">1.15.元明沈阳</p> <p class="ql-block">1.16.碑文如下</p><p class="ql-block">城隍廟碑記</p><p class="ql-block">世之有生则能恩信一方殁则能血食千祀此古昔之忠良也故朱邑之」廟于桐鄉柳宗元之廟于羅池时時人謂子孫奉祀之不如蓋平素之恩信」及民民之不能忘也樂郊之有」城隍土地神者歲遠失其榮姓但故相口口口口口口守土者也口之而」民富去之而民思宜乎立為祠宇事之如口口口天地焉愛若父母焉夫」水旱疾疫禱而辄應其忠心直氣使然口口口口口」獨遊於地下宣信一」方而食千祀者敷至正甲申道士胡道真口舉廟口實住持之秋也惘其」廟貌殘廢心不遑寧悉出衣鉢之资翔建子孫堂一所東西齋廚對楹陸」架餘則扶顛補漏者居多落成之日輪煥輝映邑之賢大夫輩聞而樂之」欲思致于不朽請文于石餘嘉其神之死生◇應可垂為龜鑒使後賢師」之雖擬古之忠良不難到也又喜道士能起廢興殘一舉而二美存焉遂」為之記仍系以辭曰惟厥忠良作民父母衛」國金城傳之永久」至正十二年中秋住持雲山胡道真立石刻口王文禄郭敬先」</p> <p class="ql-block">1.17.明代沈阳</p><p class="ql-block">明朝视辽东为京师肩背,"沧海之东,辽为首疆,中夏既宁,斯必戍守",在辽阳(今辽阳市)设立辽东都指挥使司,下设25卫2州,统辖西迄山海关,东至鸭绿江,北抵开原,南至旅顺口的广大地域。沈阳扼浑河交通要冲,左倚辽东山地,右拥辽河平原,北援开铁,南拱辽海,西防"北虏"(蒙古)之掠,东应抚顺之冲,实为首疆重镇。</p> <p class="ql-block">方程布局</p> <p class="ql-block">镇边门</p> <p class="ql-block">1.18.定都沈阳</p><p class="ql-block">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建立后金地方政权。1621年(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后金攻克沈阳城(沈阳中卫城),并于同年迁都辽阳,翌年兴建东京城。1625年,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努尔哈赤将都城迁至沈阳。由此沈阳成为帝王之都,并逐渐发展为整个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在沈阳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当时及后来沈阳城市地位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1.19.建盛京城</p><p class="ql-block">1631年(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起,皇太极对沈阳城进行改建、扩建。改建后的沈阳城(盛京城)总体格局、道路走向、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成为东北地区最具中国传统都城特点的城池。1634年(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皇太极将沈阳城名定为"天眷盛京",以与其国都地位名实相符。1636年,以后金政权为基础,皇太极将国号改为大清。</p> <p class="ql-block">京城缩影</p> <p class="ql-block">1.20.清帝东巡</p><p class="ql-block">倡导"以孝治天下"。为不忘先祖开基之艰难,瞻仰先皇遗迹,从康熙帝起,先后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东巡盛京,展谒祖陵。盛京行宫的增建、陵寝的修缮以及道路交通的改善,都是在皇帝东巡期间完成的。清帝东巡给盛京城和沿途城镇发展带来了较大空间,提升了盛京的地位,使盛京城在很短时间内成为东北政治中心及交通枢纽。</p> <p class="ql-block">1.21.新都风貌</p><p class="ql-block">清廷迁都北京以后,大量人口"从龙入关"。为保护龙兴之地,开始实行封禁制度,修建"柳条边"。从康熙后期,关内部分八旗官兵重回辽沈故里驻防;同时,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一些农民也流入盛京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康熙时期在原有方城外增筑关墙,沈阳城就有了"八门八关"的区划。此后城垣、城楼、角楼又经过重修扩建,使沈阳城更加雄伟壮观。沈阳"内方外圆"的格局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城市建构。盛京经过近百年发展,汉人、旗人生活交织,呈现出多元文化特征,城市风貌千姿百态。</p> <p class="ql-block">1.22.盛京八景</p><p class="ql-block">盛京作为陪都,受到来自清廷的厚待,城市环境得到更好的治理。由于有了皇陵、皇宫、皇家寺庙等一些与帝王相关的建筑群落,盛京拥有着独特的景观,形成著名的"盛京八景"。在清代不同时期,"八景"的名称有所变化,其一说法是天柱排青、辉山晴雪、浑河晚渡、塔湾夕照、柳塘避暑、花泊观莲、皇寺鸣钟和万泉垂钓。盛京故宫"凤楼晓日"是另一说法提到的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1.23.儒学传播</p> <p class="ql-block">1.24.四库全节</p><p class="ql-block">《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编纂的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乾隆帝出于加强文化统治和炫耀"盛世功德"的需要,下诏各省广为访求、采集民间遗书,汇送京师。翌年二月,开设四库全书馆,以采集、进献、内府原藏《永乐大典》等为源,委任纪晓岚等文官,正式开始修纂工作。历时近十年,基本完成。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汇集古来历代重要图书,包括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民族、社会、政治制度、宗教、天象、地舆、物产、文艺、哲学、美术、农、医、工商、算学及百家杂学等各方面的文献。</p> <p class="ql-block">1.25.第一部分结束语</p><p class="ql-block">天眷盛京,王气自东。星辰拱北,皇极苍穹。龙兴之地,厥有故宫。奕奕赫赫,四季景明。大政宝殿,祥瑞葱笼。清宁凤阙,丹陛从容。三代帝王,烈烈武功。十次东巡,抚我辽东。</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历经千年沧桑的古城沈阳,凭借天赐良机,孕育了紫气东来的王朝奇迹,成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从天眷盛京开始,富饶形胜之地顺势发展,从古辽东军镇成为雄踞山海关外的帝都、陪都,并藉此续写了近现代城市历史中新的辉煌篇章。</p><p class="ql-block">於铄盛京,维沈之阳,煌煌大城,雄踞北方。</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 沈阳近百年史</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风云变幻的沈阳近代百年历史,在列强环伺和战争硝烟中拉开了帷幕。面对侵略与压迫,沈阳人民在夹缝当中求生存,通过变革自强开启了沈阳近代化进程。沈阳各界爱国人士积极践行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沈阳近代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p><p class="ql-block">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和伪满洲国的建立◇沈阳进入十四年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沿,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带领沈阳人民展开了前卜后继、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与全国人民共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直后,中国共产党又为沈阳解放而奋斗、经过浴血抗争,沈阳首先获得光明,向新生。</p> <p class="ql-block">2.1.外患深重</p> <p class="ql-block">2.2.市区扩展</p> <p class="ql-block">借助铁路修筑权。</p> <p class="ql-block">2.3.近代工业</p> <p class="ql-block">2.4.沈阳沦陷</p><p class="ql-block"> THE FALL OF SHENYANG </p><p class="ql-block">(1931~1945)</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东北开始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近代沈阳被烙上了殖民文化印记。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最早的宣传者、动员者和最坚决的抗击者,领导沈阳人民开展了长期可歌可泣的抗日救亡运动,直至日本和伪满当局在东北的统治被完全消灭。</p> <p class="ql-block">2.5反抗殖民</p> <p class="ql-block">2.6.沈阳新生</p><p class="ql-block">- NEW LIFE OF THE CITY </p><p class="ql-block">(1945~1948)</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沈阳光复,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展开了接收沈阳的斗争。经过中国共产党3年的艰苦努力,沈阳人民摆脱了国民党的统治。在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中,沈阳的成功接管为全国接收大城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2.7,黎明前夜</p> <p class="ql-block">2.8沈阳光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9.奔向光明</p> <p class="ql-block">2.10.第二部分结语</p><p class="ql-block">历史是人类记忆的年轮,连接着昨天与今天,定义着过去与现在。每段历史的过往和场景,都会引起特别的追忆。回望历史,是拥抱未来最好的姿态,既能激发情感的力量,也能启迪理性的思考。沈阳近代百年历史,有沧桑悲凉,有荣耀辉煌,有屈辱伤痛,有奋起抗争。最终,沈阳迎来了全面胜利,并在共和国的怀抱中扬帆启航。</p><p class="ql-block">回望近代沈阳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历史的堆叠与现实的交汇告诫今人,历史并没有沉睡,而是以更加笃慎厚重的姿态存在于我们前进的起点。今天,沈阳已搭乘全面振兴的快车,走向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坦途。百年的经验和教训已永远镶进了历史的回音壁,警醒并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 引言</p><p class="ql-block">这些内容略有耳闻,没在记录。</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召开会议。</p><p class="ql-block">展览馆及部分人物照片拍摄:</p><p class="ql-block">一然(一颦)</p><p class="ql-block">部分人物照片拍摄:薛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