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月23日早,从浑源县包车去了应县木塔和代县雁门关,浑源县至应县近50公里,应县至代县雁门关近100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应县木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应县木塔,即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它位于山西朔州市应县,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构建筑。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 1056 年),历经近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木塔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全靠卯榫咬合,工艺十分精湛。塔内有众多的佛像以及精美的壁画,体现了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准。木塔见证了古代建筑技艺、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应县木塔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应县木塔塔的高度使其格外壮观,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奇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塔下,仰望千年木塔,只剩感叹!惊叹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由辽兴宗的皇后萧氏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它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应县木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据说修建木塔时把附近山上的树都砍光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完了应县木塔,继续前行至代县雁门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代县雁门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 20 公里处的雁门山中。它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雁门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景区里演员们正在演出杨家将的戏,精彩的演出吸引不少游人驻足观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关道是历史上的交通要道,保存了许多古代的车辙印和蹄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雁门关长城是明代长城的代表作,蜿蜒盘旋于山峦之间,景色壮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烽火台用于传递军情,是古代军事通信的重要设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军事上,它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无数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在此留下足迹,见证了许多王朝的兴衰和战争的风云变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文化上,雁门关蕴含着丰富的边塞文化、军事文化和民族融合文化。大量的诗词歌赋、传说故事流传于此,增添了它的文化魅力。它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关城是雁门关的核心景点,包括东门、西门、南门等,建筑雄伟壮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雁楼位于关城之上,是瞭望和防御的重要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镇边祠是雁门关最具规模的建筑群之一,用于祭祀历代守关名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完雁门关后,计划去五台山,雁门关没有去五台山的车,还是那句话,能用钱解决的那都不叫问题。和包车师傅商量送我去繁峙县的沙河镇五台汽车站,那里有去五台山的大巴。雁门关至沙河镇近100公里。到达沙河镇已无去五台山的车了,在沙河镇住下,次日(24日)一早乘大巴直达五台山景区,沙河镇至五台山景区近50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台县五台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五座山峰环绕而立,山顶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这里自然风光壮美,森林茂密,空气清新。其宗教文化底蕴深厚,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自古以来,五台山就香火旺盛,吸引着无数的信徒和僧侣前来朝拜修行。五台山还是一处重要的文化胜地,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诗词歌赋和文化遗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台山集福寺,又名洪泉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东庄村的一个土丘上。该寺创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至1850年),原为章嘉活佛所辖的五座黄庙之一,现为五台山的尼姑庙之一,是一座比丘尼寺院。寺宇后殿右侧的南配殿内,供有一尊很特殊的圣像,即杨五郎塑像。传说杨五郎曾出家于五台山的太平兴国寺,后该寺被毁,集福寺的僧人为了纪念杨五郎的爱国精神,在配殿内新塑了杨五郎的坐像,并将殿宇改为五郎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台山广化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营坊村北端,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系章嘉五寺之一,属喇嘛庙。广化寺历史悠久,是五台山著名的华严道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台山普化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中心寺庙集群区南1公里处、清水河东侧的山脚下。该寺地势平坦,布局整严对称,颇为雅致。普化寺创建于明代中叶,明末崇祯年间,有道首表维恕强占了该寺,并将其改建成了儒、佛、道合一的寺院。普化寺在五台山佛教圣地中具有重要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次五台山之行住在普化寺里,深度体验寺庙的生活,(记得早几年在青海塔尔寺也在寺里住过)。和师傅们一起用餐,早4点多起来观看师傅们念经做法事,体验感非常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镇海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南清水河西侧,距台怀镇5公里,始建于明代,因寺旁海底泉上建有镇海塔而得名,现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镇海寺建在陡峻的石山嘴上,寺院因山借势,错落有致,从山腰到山顶形成步步高升格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殊像寺,原名殊祥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大白塔西南里许的凤林谷北侧。它是五台山佛教最早建立的寺庙之一,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与十大青庙之一。殊像寺始建年代不详,据推测可能建于后赵,重建于唐代。元泰定二年(1325 年)重建后遭火灾。1983 年,殊像寺成为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庙。1986 年,殊像寺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五台山待了一晚加一整白天。五台山太大,听师傅介绍五台山有120多座寺庙,有五个台,十天半月你是看不完的哈。住在普化寺里可体验一下寺里生活,还有一原因出寺5分钟就是五台山汽车站,这里有直达太原的大巴,这些信息在家就要研究好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普化寺住了一晚,25日早去寺外的五台山汽车站乘大巴直达太原,五台山汽车站至太原200公里。到达太原,这是三进太原了,山西的行程也基本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太原预留了4天时间休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太原市双塔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双塔公园位于太原市迎泽区双塔北路与双塔南巷交叉口。该公园围绕永祚寺、革命历史纪念片区、综合性公园三大功能区,以“读历史、强信念、受教育、赏美景的双塔盛景。园内的永祚寺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寺中双塔巍然高耸,是魅力龙城的标志。双塔公园是太原市东部地区第一座大型综合类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园内盛开的鲜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太原永祚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永祚寺,俗称双塔寺,在双塔公园内,是太原的八景之一。永祚寺依山而建,坐南向北,由前院、后院、塔院三部分组成。寺内的建筑和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双塔是永祚寺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一个是先建的“文峰塔”,一个是后建的“舍利塔”,两座塔呈八角形状,都是十三层,高度分别为54.76米和54.78米。永祚寺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寺内的大雄宝殿、禅堂、客堂、三圣阁等建筑不用一钉一木,均为明代典型的无梁式砖结构建筑。这些建筑的砖雕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展现了明代建筑的高超技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太原晋商博物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晋商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府东街101号,是一座集文物古建、园林景观为一体的人文历史类博物馆。晋商博物院的前身为山西督军府旧址,历经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变迁。这里曾是晋文公重耳庙、北宋潘美帅府、元中书省、明和清抚院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成为山西军政府的办公地点。1949年9月1日起,山西省人民政府在此办公。2017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搬迁后,该地改建为晋商博物院。晋商博物院是一个了解晋商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太原市的一张文化名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博物院建筑中西结合,时间跨度为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以中轴线核心建筑为主体,分东西两路并列,总体格局完好。其中,渊谊堂、自省堂等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博物院里有东花园、西花园等园林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篇幅有限,本集到此,更多精彩请看下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