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挺好的//老房子,老故事

LSL🐎

<p class="ql-block">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元帅五十年代到独山子视察时曾在这里休息。伟人已逝,足迹长留。</p> <p class="ql-block">当年朱老总率中央代表团一行由乌鲁木齐赴独山子时,途中曾在某县城镇休息用餐。</p><p class="ql-block">据民间流传轶闻,朱老总一行人在县东关桥头一座有历史年头的公私合营后的饭馆休息。这座饭馆也是来往商旅,货车司机,平民百姓经常来往打尖吃饭的地方,其实就和现在国道边的饭馆差不多。但掌勺的几位老师傅都是多年的老厨。</p><p class="ql-block">此地原为古絲绸道上的重要商埠,由此,商道远辐射至中亚草原,蒙古高原乃至东欧腹地。从古至今,被称为大北疆的两座旱码头之一。</p><p class="ql-block">金奇合,银绥来,吉尔莎尔的大皮鞋(读孩)这是来往商旅行人对这三座北疆古城的赞誉。前两城好理解,至于称吉木莎尔为大皮鞋之意又是为何?主要是说吉尔莎尔当年也是一繁胜之地,不但有千佛神洞,北庭故城,高昌回鹘王寺等美景,但此地还盛产塞外美酒和风情美女,各民族混居,驻军较多,在清未民初在此周围有多场战争发生,民国时常驻有白俄归化军,蒙古王爷的骑兵及来自东北的义勇军余部等军队及其家属,穿大皮鞋(孩)的人多,所以有此说法。</p><p class="ql-block">这几座汉唐故城,千年来商旅络驿不绝,各地文化汇集,晋津,川陕等商邦在此经营多年,除了来自台湾和海南的内地人极罕见外,全国各地官,商,兵,民,犯各色人等可见到在此汇集,商贸赶脚,屯田流放,从事各种营生的都有。</p><p class="ql-block">当地为接待敬爱的朱德元帅一行,因条件有限,就在这百姓饭馆里准备了简单的午歺。上的几样都是大众口味的菜品,其中有源自山西的过油肉和源自西南的夹沙这两道民间常做的家棠菜和其中一道风味主食油塔子,味道和做工得到客人们的好评。</p><p class="ql-block">饭后,当地人员又奉上地产瓜果,其中有仅产于此地的乡土品种,俗称“油果子"的苹果受到高度赞扬。此果形不大,皮厚耐贮,含糖量高,有一层如奶油的黄色沁在果肉中,极其香甜,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元帅一路行来,看边疆新貌,建没发展,兴致颇高,饭后听介绍后不由地吃了半个苹果,这时,工作人员开口道,首长,可以了!大约是因老人家身体情况,不宜多吃太甜的水果,所以制止。老人家也很随和,闻言含笑环顾众人,似答似问道,可以了吗?这时康克清同志说,老总,可以了!这时元帅才恋恋不舍地放下苹果,故作心有不甘的样子用家乡口音打趣说,你们看,这是搞啥子嘛,吃个苹果也莫得行哈!看到元帅开心放松的神态,众人一齐大笑。</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元帅一行在欢声笑语中又踏上了行程,一路前行直奔独山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