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渡酒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汪彩萍</p><p class="ql-block">前不久,上饶市广信区宋文化研究会徐祥会长组织会员到南昌市进贤李渡镇开展“国宝李渡 宋史传承”主题团建活动,在行驶的大巴车上,原上饶啤酒厂的老厂长聊起了酒文化,也勾起了我对李渡酒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说起我对李渡酒的认识还要追溯到五十年前 ,那时我是一名知青。</p><p class="ql-block"> 记得第一次喝烧酒就是喝李渡高粱,理由是御寒。那时的李渡高粱是玻璃瓶装,铁皮盖子,撬瓶盖的工具还是在林场职工家借来的。记不清楚酒是自己买的还是从家里带来的,睡前抿一口,抿到嗓子发烫,再喝口开水 ,同房间的几个女知青也是抿一口李渡高粱再睡觉,劳动的疲劳,冬夜的寒冷随着酒兴就消失了,一觉睡到大天亮,这是我对李渡酒的最初记忆,酒胆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好在一直无酒瘾。现在回想这桩往事,说起过往的囧事,确实感到荒唐,可谁在年轻时没无知过?没荒唐过呢?</p><p class="ql-block"> 1979年,母亲病逝,我顶职离开林场,在井冈山副食品公司当上了营业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和烟、酒、糖等副食品打交道。公司有个加工厂,生产井冈山冬酒,也加工桃酥、胜利酥、薄酥饼、兰花根等副食品,李渡高粱在我们公司占据了很大的销量。1982年,我调离副食品公司回老家铅山工作之前,还受公司派遣到李渡酒厂采购过一车李渡高粱酒,记得那时的进贤县还归抚州地区管,我是提前一天坐客车来进贤,到李渡酒厂订货。确定有货后再打电话, 让公司财务开汇票,司机带汇票来提货,为此我在酒厂对面的招待所还住过一夜,那是一个非常简陋的招待所,想上厕所要走到楼下的一个厕所,非常不方便。</p><p class="ql-block"> 这次到李渡酒厂的老厂址参观时,已经找不到这家招待所的踪迹。我插队喝过的玻璃瓶李渡酒,已经换成了陶瓷的包装。不过,酒厂别出心裁的用1308只旧酒瓶搭成了酒瓶塔,供游人怀旧拍照打卡。李渡酒厂的转机在1998年,工人在清理酒槽时意外发现了酒窖池古遗址,破解了长期以来白酒界、科技界关于“白酒起源于何时”之谜,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p><p class="ql-block">2006年6月,李渡烧酒作坊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来古窖保护,不应只是标本,而是要"活体"保护。"活体"两字,给国宝李渡现代酿酒师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以往的保护,只不过把"原住民"迁移一空,美其名曰"保护",其实是把原有积累起来的"活性物质及微生物群"给迁移走了。国宝李渡元代窖池的活用,是致力于中国首个酒类"活体保护"的技术开发。这一做法在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许可后,聪明的国宝李渡酿酒人正在体验一把开启国家文物"活体保护"的新篇章。这里既是中国白酒历史"活"的博物馆,又让游人真实感受到古窖池的韵味。让古的"活"起来,使古与今接通,让人感受和体会到元代古窖的生命复活 ,也让参观者受到震撼!此举开创国家文物"活体保护"先河。</p><p class="ql-block"> 如今李渡集团已经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同行的王立斌先生是铅山人,曾参加了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挖掘考古。经考证,李渡酒酿造技法,始于元,历经五代,酿酒技艺目前载入《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渡烧酒作坊遗址被国务院授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时代最早、遗址最全、遗物最多、时间跨度最长且最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古代烧酒作坊遗址,并沿用至今,这里除了能加工畅销国内外的白酒,还成为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在参观李渡酒发酵作坊时,我们还品尝了新鲜“出炉”的72C基酒,这种酒只能小口抿几滴,不然你的喉咙吃不消。72C,是什么概念?就是用火柴能点燃,吃到口腔里,整个口腔发烫,并在咽喉里传导开来。我的支气管不太好,不敢大口喝。同行有几位酒仙则说喝了过瘾,还将市场上出售的“李渡国酒1308”摇出龙卷风似的酒花。如今,李渡生产的这类高度白酒有“色泽清亮,味甘醇厚,香雅馥郁,回味悠长”之特色,受到欧洲国家消费者的欢迎 。</p><p class="ql-block"> 国宝李渡有自己的酒曲作坊,取了个诗意名字叫“作曲家”,展览了酒曲的加工原料及制作过程供游人参观。记得小时候,我的曾祖母也用粫米、金银花等配料做过酒曲,那种酒曲像小汤圆一样的丸子,晒干后呈灰白色,一个丸子可以酿三四斤粫米,酿出的米酒既香又甜,小孩子如果不消化,积食,曾祖母就掰一点酒曲泡水,喝了能除积食。我们铅山石塘古镇的甜酒曲也非常有名,加工的水酒淳厚绵甜又有回甘,让人不醉不归。每到冬天,我们会买石塘水酒待客,每次喝得客人不胜酒力而归。</p><p class="ql-block"> 伟人说,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军队。同理,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也未必能行久行远。参观李渡酒厂给我的感受是,思路一变天地新,吸引游人走进国宝李渡,为企业注入传统历史文化,据说是集团掌舵人汤总的点子,公司员工称他为“汤司令”。我们这次参观,没有见到这位传奇的集团掌门人,该集团通过旅游文化搭台,历史文化唱戏,让消费者走进古遗址及酿酒、储存、库房、车间和私人酒窖的同时,慢慢受到企业文化的浸润和熏陶,渐渐对该集团的产品产生兴趣,获得认同,这也是企业的一种长远的文化营销方式,值得其它企业学习。</p> <p class="ql-block">参观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p> <p class="ql-block">我在行进的大巴车上给大家讲述我和李渡高粱的囧事,42年前,到过李渡酒厂采购李渡高粱,那时的李渡还归抚州市管辖。</p> <p class="ql-block">徐祥会长讲述上饶与宋文化的渊源。</p> <p class="ql-block">参观李渡酒古遗址,不过,这坛子里流出的是水,不是酒</p> <p class="ql-block">有人买一坛酒(50斤)存在酒窖,等有喜事再取。</p> <p class="ql-block">古遗址的车间现在还在发挥作用</p> <p class="ql-block">青砖小窖池群</p> <p class="ql-block">蒸酒</p> <p class="ql-block">发酵</p> <p class="ql-block">发酵池群</p> <p class="ql-block">宣传口号:千年李渡 万里挑一</p> <p class="ql-block">李渡酒文化保护遗址</p> <p class="ql-block">1308只酒瓶搭的瓶塔,讲述李渡的酿酒历史。</p> <p class="ql-block">私人定制,酒窖代藏</p> <p class="ql-block">古窖池仍能酿出醇香美酒</p> <p class="ql-block">酒缸有主</p> <p class="ql-block">私人珍藏的封坛李渡</p> <p class="ql-block">酒坛垒的墙</p> <p class="ql-block">精装李渡高粱,价格不便宜</p> <p class="ql-block">我们以前就是喝这种瓶子装的李渡高粱</p> <p class="ql-block">参观明代扩培窖池</p> <p class="ql-block">在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参观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与郑耀兴老师在酒窖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上饶档案专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两位当年参与古窖池遗址考古的专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与好友听雨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些酒都有了买主</p> <p class="ql-block">摇出酒花“龙卷风”</p> <p class="ql-block">听讲座,看大片,了解李渡酒厂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酒作坊</p> <p class="ql-block">酒厂雕塑</p> <p class="ql-block">本次酒厂参观负责人董总介绍,李渡酒业建厂于1955年,至今69个年头,200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窖池可追溯到公元1308年。</p> <p class="ql-block">酒厂设了一个“朱德纪念馆”,照片却是朱德回井冈山的,当年朱德和康克清回井冈山,我父亲也参加陪同,照片中却没找到父亲的影子,却看到时任井冈山县委书记的袁林叔叔和我同学周应萍的爸爸周良秀,那时,我父亲会拍照,也许他站在镜头外拍照。</p> <p class="ql-block">加工酒曲的作坊,取了个诗意名字“作曲家”。</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的曾祖母也用粫米、金银花做过酒曲,酿出的米酒也非常甜蜜。我们铅山石塘古镇的甜酒曲很有名,做的水酒爽口又有回甘,让你不醉不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