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贵州行(十七)——宁静平和的隆里古城

浪迹天涯

<p class="ql-block">贵州,特别是黔东南,被誉为“非一般的云上贵州”,一直为摄影人津津乐道。所谓云上贵州,那是因为海拔高,那么“非一般”呢,我认为就在于,除了山清水秀、地形地貌奇特以外,黔东南的少数民族村寨都保存的很好,原汁原味,朴实厚重,而且数量众多,无处不在,很容易满足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情怀,希求回归最本真、最原始的状态,获得简单、幸福、自由和宁静。</p><p class="ql-block">这不,下午刚刚离开镇远古镇前往肇兴,途中又经过了一个小村寨——隆里古城。</p> <p class="ql-block">隆里古城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军事城堡,里边有一个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落。</p> <p class="ql-block">青阳门是隆里古城的东门,从青阳门进来是“来龙街”,街道不过百余米长,全为卵石镶嵌的花街,由鹅卵石铺就石子路。</p><p class="ql-block">这条路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仍然保持着清晰的图案,似乎在引领着我们回到过去。</p> <p class="ql-block">道路两边尽是翘角山墙的老房子,有的门脸上贴着春联挂着灯笼,昭示着现实生活的丰足吉庆,但是墙上风霜侵蚀的痕迹,则吐露出浓郁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隆里古镇的居民多为明代屯军的后裔,其祖先来自安徽、江西等省,古城中,古街、书院、古井错落其间,和谐整齐,无不透露江南水乡的细腻与柔美,粉墙黛瓦的建筑风格也展现了精致与宁静的江南气息。</p><p class="ql-block">一件件遗存的古迹,使人对那段历史有了无限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门楣上的蝙蝠、小桥流水的画片、泰山石敢当。</p> <p class="ql-block">“粉墙黛瓦马头墙”、门楼、精细的图案装饰,让你恍惚到了安徽、江西的一个小镇。</p> <p class="ql-block">隆里时代流传下来的文化,仍以汉文化为主,特别是以江南文化最为厚重,儒、佛、道家文化都植根于这块土地上。从建筑群落中的城隍庙、观音堂、千户所、以及众多的宗族府弟,也可以得见这里具有的鲜明的中原文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青阳门内侧 “紫气东来”的牌匾,其典故就源于汉族道教的鼻祖老子李耳。</p> <p class="ql-block">当然,隆里人保留和传承着古朴的传统文化,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必然会糅杂进当地一些苗侗文化元素,最终形成了有别于中原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亚文化形态。</p><p class="ql-block">以民间为载体的玩花脸龙、唱汉戏、迎故事(是一种主要流行于江西赣州的、旨在祈盼“风调雨顺、繁荣昌盛”民间传统文艺习俗。)最具代表性,被誉为隆里古城的“三大瑰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脸墙。街上一屋墙上挂满了脸普,隆里“三大瑰宝”之一“花脸龙”,全中国独有,是世界唯一的汉文化民俗艺术,也是贵州非物遗产。</p> <p class="ql-block">大戏台。这是隆里古城的戏台,戏台两傍挂满了红灯笼,唱汉戏、呤故事、玩龙灯:这是他们的三大文化瑰宝之一,尤其玩龙灯,龙灯制作精巧,气势宏大,表演技巧高超,活灵活现,蜚声国内外。</p> <p class="ql-block">龙标书院。</p><p class="ql-block">隆里古城之所以出名,还跟一位名人有关,那就是七绝诗著称,甚至可与李白媲美的、被称为“七绝圣手”和唐代诗人王昌龄。</p><p class="ql-block">王昌龄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因一首《梨花赋》被降职为龙标尉,因而获称“王龙标”,后来被贬逐曾到隆里。</p><p class="ql-block">诗仙李白同情其遭遇,还曾遥赠王昌龄这首诗:</p><p class="ql-block">“扬花落尽子归啼,</p><p class="ql-block">闻到龙标过五溪。</p><p class="ql-block">我寄愁心与明月,</p><p class="ql-block">随风直到夜郎西。”</p><p class="ql-block">王昌龄来到隆里后,并没有因为到了边远地方而感到疏远隔阂、消沉颓废,他为开化“蛮荒”,教化人民,就在古龙标(今隆里)建立一所“龙标学宫”,历时数年,培植人才。由于传授教学、变革民风颇有德行,与隆里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地人称其为“状元”。据《开泰县志》记载:“隆里之有龙标书院,创建自唐王昌龄公”。后龙标学宫因战乱几经损毁,清和民国都曾重建。</p><p class="ql-block">现在看到的这是2012年7月按“修旧如旧,恢复古风遗韵,再现原风貌”的原则又一次建造的,目前是贵州一座最古老的著名书院。</p> <p class="ql-block">龙标书院内的鹏程桥。</p> <p class="ql-block">书院内重要建筑——隆里书局。</p> <p class="ql-block">“来龙街”尽头是古城的西门是“迎恩门”。</p> <p class="ql-block">“迎恩门”门洞内侧,匾额“文教昌明”,意思是以文治以教化达到兴盛发达,这是典型的汉文化传承的儒家思想。</p> <p class="ql-block">南门“正阳门”。明代建戍楼,清代改建鼓楼祀神,光诸3年(1877年)重修,2002年再次维修。</p> <p class="ql-block">北门“安定门”。据说因古语中“北”、“败”音相近意可互通,而“败”字乃兵家之大忌,所以北门安定门在建成至今的600多年间一直闭而不开,只在东北角设一隐蔽便门供出入,另有地道通往城外。</p> <p class="ql-block">在“隆里守御千户所”对面又有一条街,南北走向,叫做“蜈蚣街”。</p><p class="ql-block">蜈蚣街与来龙街交汇成一“丁”字型。这正是古城街巷设计的独到之处。隆里古城全城街道不开十字,都是丁字。因“十”与“失”同音,设丁字则代表隆里人丁兴旺城池永固。</p> <p class="ql-block">蜈蚣街和古城的张所街、赫门楼等街区的民居最能体现古城的门第文化,因为古城的“名门望族”大都居住于这几个地方,大量具有精湛营造工艺的明清时代的四合院和民居建筑在这里都较好地保存了下来。这些楼舍皆为三间两层填封火墙式,上着青瓦兽脊,中间勾勒宝顶,两侧山墙翘角凌空。</p> <p class="ql-block">隆里门第文化分名望、郡望、家风,名望是以姓氏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别号作为代称,郡望为祖籍发源地,家风就是门风。是祖辈对子孙后辈是训导。</p><p class="ql-block">第 古代官僚、贵族的不同等级的住宅。泛指大宅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科甲第(这就是所谓“名望”)</p><p class="ql-block">科甲也称科举,经科举考试录取者称为科甲出身,因祖上中进士,其后裔取堂名为“科甲第”,意取科举隆盛之意,寓意后代继承祖宗遗业勤学苦读,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关西第(这就是所谓“郡望”)</p><p class="ql-block">杨震,东汉弘农华阴人(今陕西),少好学,博览群书,当时称为“关西孔子”,杨姓因些取堂名称“关西第”。杨氏先祖杨钟秀有军功,镇守隆里,授“千户”职,世袭。</p> <p class="ql-block">苏湖世第</p><p class="ql-block">房主身份应该也是很显赫。</p> <p class="ql-block">三槐第和书香第(这就是所谓“家风”)</p><p class="ql-block">三槐第。</p><p class="ql-block">王旦之父。王佑,于庭院植槐树三株,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时称“三槐王氏”。</p> <p class="ql-block">书香第。</p> <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一些宗祠。</p><p class="ql-block">宗祠,就是祠堂、宗庙、祖庙,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得建宗庙。到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倡家族祠堂,即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四龛祠堂。</p><p class="ql-block">隆里古镇建有祠堂,又是一个汉文化传承的佐证。</p> <p class="ql-block">根据当地《龙标志略》的记载,隆里古城曾经是“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据此可以遥想当年小城内外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景。今天在这座小城中已找不全72眼井了,不过,它仍然以古井多为标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董家井</p><p class="ql-block">董家井位于隆里古城内西大街与东大街相接处,为过去董三谟家专用井。截至2018年,是隆里所城中保存最好的古井。</p> <p class="ql-block">守御千户所内院的太极井。</p> <p class="ql-block">几百年来,随着屯兵汉族与当地侗、苗等少数民族的逐渐融合,古城内除徽、赣、苏等汉族明清建筑外,在街巷深处也出现了兼有少数民族特点的木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守御千户所。</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十一年(1378),明太祖朱元璋派第六子楚王朱桢率三十万大军征剿吴勉义军,十八年(1385)剿平,留兵弹压,在隆里实行"军屯",二十五年(1392)置龙里(隆里古称龙里)守御千户所,俗称隆里所城,是为隆里古建筑群营造之始。之后历经清代、民国几经拓补,形成了现有规模。追根溯源,这就是隆里古城的“根”。</p> <p class="ql-block">宁静平和的隆里古城。</p> <p class="ql-block">隆里古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古城,一个散发着最纯正原汁原味的古城。在贵州黔东南众多的苗乡侗寨里,在黔东南众多苗族、侗族风景中,隆里古城独具一格,城墙高耸、巷陌交通、徽派建筑……充满了江南婉约与中原古韵。隆里古城——它的遗世独存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访和发现,去挖掘那些守候了600年的古老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