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建设祖国,脱下军装还是一个兵</b></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63师628团06雷达站退伍官兵</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他们是一个群体,一个跨越了三个年代的功臣集体(1964—1986)。他们曾经在不同时期,同一座军营、同一辆战车(雷达)上,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挥洒青春,是不离不弃的好战友。</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张陈旧照片,珍藏了四十年前的岁月诗篇。 火红的年代,他们穿上军装,是人民的子弟兵。军旗下,他们面庞坚毅、凝重,紧握拳头庄严宣誓: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巩固国防。</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不战时,官兵绾裤下田,背顶骄阳,帮农民插秧割谷;有战时,来之能战,同仇敌忾,剑指蓝天,打击侵犯之敌。</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国家建设哪里需要哪里去。脱下军装,还是一个兵。五十年来,06站退役、退伍官兵像一粒粒种子洒向四面八方,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他们中,有扎根新疆伊犁,融进少数民族、呕心沥血、辛劳工作的汉族干部孙吉学;有参与省城城市规划勘察设计,获得全国勘察设计“优秀企业家”、优秀企业的总经理、董事长姚金山;有响应党中央号召,到乡镇扶贫的好党员武新民;还有下岗,不要国家负担,自主创业、自强不息的老兵王西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孙吉学 姚金山</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武新民 王西坤</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还有,还有许多的战友们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再添军人风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上)谷胜柱 (下)黄建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左) 丁继胜 (上)邢光华 (下)杨伦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心冠肺炎病毒席卷全国,全国抗疫,众志成城。</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战友们老了,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冲向战场,但他们依然宝刀不老,积极协助当地政府、乡村、小区、街道防疫病毒,做好自我保护,不给国家、家人添负担。</span></p> <p> 风雨过后是彩虹。中国抗疫病毒成功,挚领世界,但不能代表病毒彻底灭绝,还会出现第二波、第三波,还有无症状感染病毒存在。</p> <p> 特殊时期,时逢2020年“八一建军93周年”纪念日。</p> <p>“战友,你在它乡,还好吗?”是每一个战友想问的第一句话。</p> <p> 纵然,病毒能隔断战友们相聚的脚步,但不能阻隔战友们的彼此思念。</p> <p> 国家兴旺,科技发达,5G网络遍天下。 万水千山总是情,互联网微信群将全国各地的战友们连系在一起。互传照片,互问候,互诉衷肠,互鼓励,就像回到当年,回到军营里那个家。</p> <p> 今天,战友们老了,头发白了,但精神矍铄,记忆犹新,当年同室的兄弟仍然记得,操控兵器依然熟练……</p><p> 相逢一载千年情,战友兄弟永远铭记在心里。</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左)董卫国 (中)张庆礼(原63师师长) (右)姚金山</span></p> <p> 一、(组诗)雷达兵之歌</p> <p> 新兵</p><p> “哒哒—滴”</p><p> 清晨,起床号音响,</p><p> 集合,“立正”“稍息”。</p><p> 新兵第一天上操场。</p><p><br></p><p> 青涩的脸蛋,</p><p> 刚抽茬的胡须绒毛。</p><p> 迈着不整齐的步伐,</p><p> 新兵开始第一次起跑。</p> <p> 离开了父母,</p><p> 离开了熟悉的家。</p><p> 熄灯,躲在被子里,</p><p> 想家的话不知从何写起。</p><p> 军营还是家。 </p><p><br></p><p> 战友,</p><p> 来自五湖四海,</p><p> 还是兄弟叫得亲切。</p><p> 围一圈,你一勺,我一勺,</p><p> 风餐露食不觉苦。</p><p><br></p> <p> 强筋骨,</p><p> 练本领,</p><p> 洒下汗水为国防。</p><p> 好男儿志在四方,</p><p> 保家卫国豪情壮。</p> <p> 打靶</p><p> 唱着军歌,</p><p> 走向训练场。</p><p> 转动天线,</p><p> 电波射向蓝天。</p><p><br></p><p> “洞腰,拐洞俩,洞拐两洞”</p><p> 一号手紧盯萤光屏。</p><p> “高度2000”,</p><p> 二号手移动标尺。</p><p> “指挥所!指挥所!”</p><p> 标图员急切呼叫。</p><p> 我们是长空的鹰,</p><p> 是骄健的蓝天卫士。</p><p> </p><p> </p> <p> 六十年代</p><p> 战友们,</p><p> 开着战车,驶向战场,</p><p> 援越战场扬我军威。</p><p> 炮火洗礼越战越强。</p> <p> 七十年代,</p><p> 战友们,</p><p> 接过战车,驶向打靶场,</p><p> “6分40秒”开机,不输前辈。</p><p> 技术能手声名远扬。</p> <p> 八十年代,</p><p> 战友们,</p><p> 擦起铮亮的战车,出发!</p><p> 踏着老兵的足迹,</p><p> 改革强军,走向辉煌。</p> <p> 代代相传,</p><p> 师徒相承,</p><p> 绿色战车披挂出征,</p><p> 尘啸蔽日战天狼,</p><p> 06站官兵英飒爽。</p> <p> 离别</p><p> 离开军营,</p><p> 分别的泪水盈满框。</p><p> 站长、技师如兄长,</p><p> 千叮咛,万嘱咐,</p><p> 最后一次为你系领扣。</p><p><br></p><p> 战友兄弟抱头哭,</p><p> 举起酒杯互拍肩。</p><p> 海誓山盟在一起,</p><p> 隔山隔水不隔兄弟情。</p><p> 来日相邀再聚齐。</p> <p> 本色</p><p> 脱下军装,</p><p> 奔向远方。</p><p> 走进厂矿企业,</p><p> 回到农村家乡。</p><p><br></p><p> 不忘军人本色,</p><p> 脚下就是战场。</p><p> 从头学起,</p><p> 再做兵王。</p><p><br></p><p> 自强不息,自谋业,</p><p> 不给国家添麻烦。</p><p> 创业致富带一方,</p><p> 苦尽甜来粒满仓。</p> <p> 夕阳</p><p> 铁汉的背后,</p><p> 有你柔弱的肩膀。</p><p> 叫你一声“嫂子”,</p><p> 你是军中之花。</p><p><br></p><p> 当兵,为你牵挂,</p><p> 退伍,为你撑家。</p><p> 她随您转战南北,</p><p> 无怨无悔,</p><p> 永远守住家。</p><p> </p><p> </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康启贤家庭 张义海家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刘太强家庭 李广瑞家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邢光华家庭 谷胜柱家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王西坤家庭 寥和平家庭</span></p> <p> </p><p> 退休了,</p><p> 老来伴。</p><p> 伴您出游,伴您行,</p><p> 为您撑伞,围您转。 </p><p><br></p><p> 您为大家,</p><p> 她为小家,</p><p> 和睦家庭邻里夸。</p><p> 人生七十古来稀,</p><p> 儿孙满堂万事兴。</p><p> 国富民强身健壮。</p><p><br></p> <p>二、带兵的人</p><p> 军队是个大熔炉,经过熔炉的锤炼,才能百炼成钢。正是他们—基层士官带出优秀合格的兵,铸就了英雄的人民军队。</p> <p> 06雷达站从第一任站长文德良起到最后一任站长谷胜柱,他们继承“爱兵、练兵、强兵”的优良传统,严酷训练,精益求精,军事达标。</p><p> 1980年,全师高炮进入确山实战打靶,在张义海技师精心组织指挥下,一号、二号操纵手、标图员紧密配合,06雷达站在全师环视雷达中,以最快捕捉目标、最快向指挥所测报方位的速度,获得第一名,荣立集体三等功。</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姚金山 1968年入伍 站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 董卫国 1969年入伍 技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常俊生 1969年入伍 站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张义海 1970年入伍 技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谷胜柱 1980年入伍 站长</span></p> <p> 从战场硝烟中走出来的班长张佐业到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张业成、邢光华、康启贤等班长,他们始终站在排头,成为全站标杆,为连队、雷达站建设作出贡献。</p> <p>三、平凡熔铸人生</p><p> 他们是平凡的人,在军队岗位上,刻苦学习军事,兢兢业业,做一个好兵。这种品格注定了他们的未来,象金子一样闪闪发光</p> <p> 张佐业,1964年入伍,任雷达2号操纵手。1965年援越抗美作战,获得“国际主义模范战士”称号。1969年退伍到云浮县人民医院,刻苦钻研中医学科,研究世界医学疑难病症。九十年代,突破脑中风后遗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世界医学难题。2009年被中国国际医师学会授予“国际特色名医”称号,入编《中国特色名医100家》名册。</p> <p> 陈湛新,1964年入伍,任雷达标图员。1965年援越抗美作战,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坚守岗位,顽强作战,立功受奖。1971年退伍,安排在兵工厂,一生为国家军工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贡献。</p> <p> 寥和平,1973年入伍,任雷达标图员。1977年退伍,同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考入湖北省中医学院,潜心研究中医,为人民群众解除病疾,取得中医副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p> <p> 柯玉林,1973年入伍,任雷达2号操纵手,1981年退伍。自学法律专业,通过全省统考,获得律师资格证书,在市司法局法律服务所工作三十余年,为民奔走,调解民事争议,是群众信得过的好民官。</p> <p> 陈军,1984年入伍,雷达1号操纵手,服役期间,代表高炮63师参加军乒乓球比赛,获得20军高炮旅男子单打冠军。1986年退伍,在武汉中国气象局干部学院湖北分院任职,为国家、地方培训气象人才做出贡献。</p> <p> 陈常青,1973年入伍,任雷达1号操纵手。1979年选调友邻部队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以过硬的技术本领,在空中敌我不明的情况下,果断判明我机,避免误击,立下战功,晋升为站长。</p> <p> 回忆历史,向往未来。我们走过的每一天都会进入历史,进入永久的记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63师经过组建、出征、移防,成为我军高炮主力师。在新时期,因国防战略需要,合编成炮兵旅,战力更加强大,更加有力的保障了国土安全。</p><p> 63师的军旗永远高高飘扬,06雷达站的战车永远矗立在雷达兵的心中,三代军人共挚旗帜的理想信念和那风餐露宿、战天斗地、守卫蓝天的动人故事永远被人们传颂………。</p><p><br></p> <p> (原创) 2020年8月18日</p><p> 黄建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