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意大利行(十四)永恒之城 —— 罗马【下】

单蓉

<h3>罗马城又掀开新的一页,清晨的阳光洒在大街小巷,马车夫扬鞭催马,闪着缎色光泽的骏马熟悉这座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它们轻车熟路地将来自世界各种肤色的游人载往四面八方,坐马车,穿小巷,体验一把中世纪的风情,总是受到人们的喜爱。</h3> <p class="ql-block">辛勤的店主已将大门开启,等待着顾客的光临,各色果蔬精心摆放,给人提供赏心悦目的好心情,生活就是艺术,正是有了如此丰厚的底蕴,才能处处流露出罗马城无处不在的滿城花絮,哪怕在少人光顾而不知名的小街里,也常有看似漫不经心的小小花卉的点缀。</p> <p class="ql-block">“特莱维”喷泉,也称“许愿池”,是罗马城最热闹的所在,隐藏在三条马路交汇之处,气势磅礴,大气恢宏。设计师巧妙借景,以波里侯爵宫殿为背景,将豪宅与喷泉巧妙融合在一起,蔚为壮观地刻划出得胜而归的海神尼普顿桀骜不驯,藐视众生的神态。</p> <h3>德拉-罗腾达广场安安静静,万神殿还未到开放时间,这座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为庆祝奥古斯都大帝的胜利而兴建的殿堂,供奉了古罗马时代所有的神。公元608年神殿被献给教会作为圣母的祭堂,成为至今唯一被完整保存的罗马帝国时期建筑。</h3> <h3>乘着清晨明媚的光线,一对芭蕾舞者正在拍摄写真。好美!在古老的万神殿前更加突显芭蕾艺术的优雅魅力,姑娘不停地变化着造型,努力创作她心中最动人的旋律,摄影师专心致志地捕捉着最美的瞬间,也让我在远处悄悄蹭下一个个镜头。</h3> <h3>这是一位来自东方的舞者,也许就是中国姑娘,她娴熟而又优雅地摆出美妙绝佳的姿态,令摄影师应接不暇。曾几何时,我们东方人能够登上这一个最古老的天然舞台?!我从内心真希望那位姑娘是中国人,那样会令我们倍感源自内心的骄傲,更何况她的舞伴与陪衬是一位洋帅哥!</h3> <h3>在排队等待圣殿开门之时,碰见来自南京的旅行团,一看都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很有点亲切感。排队时间不长,进入殿中,巨大的空间让人流一下子分散开来,一点没有拥挤之感,人们举头观赏着这一座唯一由罗马帝国时期完整保存下来的建筑,感慨连连!</h3> <h3>最初供奉古罗马众神的神殿在文艺复兴时期成为皇帝的灵寝,这是翁贝托一世夫妇的墓地,但更多的人为瞻仰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的棺墓而来,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的墓志铭上印刻着意大利著名的红衣主教诗人彼得-班博的诗句:你活着,大自然黯然失色;你逝去,大自然悲恸欲绝。</h3> <h3>万神殿是古罗马精湛建筑艺术的典范,宽度与高度相等为43米的巨大圆柱体,被米开朗基罗称为“天使的设计”。文艺复兴最伟大的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曾经在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技术失传的千年之后,专程抵罗马学习观摩达十年之久,甚至爬上万神殿穹顶专研,才一举创作出举世无双的圣母百花大教堂之穹顶。</h3> <h3>穹顶象征天宇,中央近9米的圆洞,是殿内自然的采光源,寓意着神与人的世界关联,每当太阳升起,从圆洞里透进来柔和的漫射光,照亮了空阔的内部,犹如上帝之光芒照耀到信徒之身,有一种宗教的宁谧气息。</h3> <h3>公元80年的一场火灾,使得万神殿大部分被毁,仅留下长方形的柱廊与16根花岗岩石的柯林斯式柱,成为40年后重建的万神殿的门廊。门廊顶上刻有初建时期的纪念性文字,从门廊正面的八根巨大圆柱仍可看出神殿最初的建筑规模。</h3> <h3>这些历经了岁月沧桑的立柱,已经稳稳站立在这个世界之上两千多年,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恢宏震撼屹立不倒,透过巨大的立柱看罗马街头的每一天,时间在这瞬间凝固,我们见到的是和千百年前同样的景象,罗马的辉煌壮丽,如出一辙!</h3> <h3>罗马永远不缺少游客,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无不以瞻仰的心态来朝拜这一座永恒之城,一大批外国旅行团鱼贯而至。其实自由行,对于生活在欧美大陆的人们也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除了语言上的优势,他们一样要面临旅途中的种种挑战,因此,组团出行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h3> <h3>那沃纳广场离万神殿很近,这座罗马最美丽的广场有巴洛克露天博物馆的美誉。伟大天才贝尔尼尼的四河喷泉雕塑面对着供奉十三岁处女阿涅塞的教堂,她为拒绝嫁给异教徒而惨遭杀害,被罗马天主教封为圣女,仔细看教堂上方的圣女塑像是贝尔尼尼死对头波洛米尼所作,传说为了诋毁对手,贝尔尼尼特意将四河中代表尼罗河的老人用头巾蒙住了脸,以表对波洛米尼的轻蔑。</h3> <p class="ql-block">四河喷泉分别代表亚洲恒河,非洲尼罗河,拉丁美洲普拉达河与欧洲多瑙河,由岩石堆起假山,泉水从假山空隙之中汩汩流出,簇拥着埃及方尖碑,上面停着象征和平的鸽子。可惜无法拍摄出巨大喷泉全景,但早上的游人很少,我们沿着喷泉辨认着一个个雕塑,真很有意思呢。</p><p class="ql-block"><br></p> <h3>听到过一则故事,据称贝尔尼尼本人并不喜欢他的这一巨作,在他晚年每当乘马车经过此地时都要将窗帘放下拒绝看一眼喷泉。真伪如何无从判断了,我们还是选择在喷泉边拍下一张难得的留影,一对自由行走的老年人和六月的罗马城相依相伴。</h3> <p class="ql-block">那沃纳广场的北端是海神喷泉,1574年建造,描绘海神尼普顿大战章鱼的主题。光影的明暗变化给喷泉营造出神秘的氛围,清澈的泉水波光潋滟,难得显出一份清晨的宁静。原以为这罗马最美广场会游人攒动,没料到却是意外的空寂。</p> <h3>阳光恰射在摩尔人健硕的脊背上,这座原名为“特里同”的喷泉因为1653年贝尔尼尼心血来潮给它添了摩尔人的形象又被称为“摩尔人喷泉”。那沃纳广场因为有了三座闻名遐迩的大型喷泉而成了罗马建筑的露天博物馆,最美广场实至名归。</h3> <h3>穿梭在大街小巷,处处有动人的故事去寻味,罗马城的魅力令游人兴奋不已,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可以让你遍读街巷弄里建筑的历史,一不小心抬头就能看到巴洛克无所不在的风情,我们游走其间,兴意盎然。</h3> <h3>重新走过许愿池边,已经是充满了鼎沸的人声,上下左右站满了观赏的游人,想要拍出一幅静美的画面已成枉然,不过拍一拍姹紫嫣红装扮时尚的姑娘也是一道绝妙的风景,于是,喜欢追寻人间美好的我努力寻找到一个角度,成就了阳光之下的明媚。</h3> <h3>优雅的环境催生出意大利享誉世界的名牌商品,令时尚成为名媛追逐的舞台。可这一切离我们显得陌生而遥远,只能匆匆一瞥,蜻蜓点水般地穿行而过,安静的氛围,精美的建筑留下了一点遥远的记忆。</h3> <h3>蒙泰奇托里奥广场上的意大利国会在20世纪初大规模改造时采用了当时盛行的自由式风格,广场上的方尖碑由奥古斯都大帝从埃及搬回。4000多年前古埃及留下来二十多座方尖碑,仅有5座留在埃及,其余尽数散落在欧洲与美国,而意大利就有13座。</h3> <h3>出现记忆断层了,努力回忆,翻阅旅行日记,才依稀回忆起那日的行踪。我们旅行的每一天都充满挑战,行程之密,信息冲击力量之大根本无从细细品味消化,因此每一天我都尽力写好日记,虽然简单潦草,也可帮助回想,对我写下那么多的美篇,实在功不可没。</h3> <h3>但更多的素材来源应归功于强大的网络与书籍,每当有疑惑或想了解新的知识,我都求助于它们,踩在前人的足迹上借鉴理解消化,那些无名或有名的亲历者也是我们实践中真正的老师,向他们致意是我必须要表达的感谢,深刻领悟古语 :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h3> <h3>写着写着又扯远了,这是我发散思维的一个垢病,习惯使然,还是回到正题之中吧,我们正走在最初由七个小山丘建立起来的古罗马城邦中最著名的卡比托利欧山的宽大台阶之上,这也是古罗马的中心,山顶之上的广场建筑群有文艺复兴时期延续至今的市政厅,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宫殿,使卡比托利欧广场熠熠生辉。</h3> <h3>希腊神话双子星塑像手足情深。这对双胞胎兄弟是古希腊神宙斯与斯巴达王妃之子,兄长为神,具有永恒生命力,兄弟则是普通的人。他们相依相親快乐生活,在一次争斗中弟弟被杀身亡,兄长向父亲宙斯请求愿意用自己的生命的一半换取弟弟的起死回生,感天动地的故事留下这永恒的雕塑。</h3> <h3>烈日当空的卡比托利欧广场沐浴在阳光之下,整个广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米开朗基罗赋予了它新的活力,这里的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罗马时代的雕像铭文,以及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无价之宝。这次我们没有时间与案头准备来浏览瞻仰宝藏了,也许在有生之年会再次来到这绝美之城,揽尽更多的罗马之光。</h3> <h3>循着山丘往下拐,看到了罗马城徽狼孩雕塑,很小而不起眼,我甚至都没有想将它拍下来,可在罗马建城之初,却有一个奇迹的“狼孩”传说。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逃往意大利后受到礼遇娶国王之女,生下的两个孩子被篡位的国王之弟扔到了台伯河中,被母狼救起用狼奶养活。孩子长大后在台伯河畔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哥哥后来又战胜了弟弟,以其名“罗慕卢斯”命名为“罗马”。</h3> <h3>为了纪念当年母狼的养育之恩,在当年的七个小山丘卡托比利欧山丘上,双子吸母狼乳汁的雕塑成为了罗马的城徽,这个被母狼之乳撫育成长的民族,带着狼一样的血性经过400余年的不断发展和征伐,终于奠定了欧洲历史上第一大帝国的疆域。</h3> <p class="ql-block">一群骑行的青年人从身畔掠过,好不潇洒,用这样一种方式游历罗马实在是最好的途径。罗马范围之大,靠双腿根本无法涉足,公交路线庞杂繁复,初来乍到无法摸得清方向,如果有自行车更易于穿行在迷宫般的大街小巷,而不用如我们这样疲于奔走了。</p> <h3>不过,靠双腿走路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卡比托利欧山脚下的古罗马广场,这里是最全景的观赏处。我们的正前方是农神神殿,公元前5世纪的建筑,8根柱子则是公元前4世纪的遗迹。遗迹还原了古罗马繁荣昌盛的文明,留下的沧桑浸润着历史演变的风云。</h3> <p class="ql-block">虽然是断壁残垣的古代废墟,却有着现代建筑无法体验的岁月经典之美,久久沉浸在古罗马金戈铁马的征伐中,眼前浮现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电视剧《罗马》,从那里走出的帝王将相,市民奴隶都仿佛从这一片废墟上向我们走来,历史的原汁原味,就在这里重现!</p> <h3>古罗马广场上散布着众多的神庙,会堂。根本无从一一还原究竟是哪一个遗址,但仅剩下三根古希腊柱式的估计应该是卡斯托与普鲁克斯神殿,他们就是卡比托利欧广场上兄弟同心的双子星。这是多么神奇的联想啊!但願我的推断是站得住脚的。</h3> <h3>走过威尼斯宫,这座空灵俊逸的大理石宫殿现在是罗马威尼斯宫国立博物馆,罗马的博物馆究竟有多少,看来我是无法搞清了,但它精美的空中穹楼般的秀逸从此却不能忘怀,半空之间通透的古希腊廊柱铸起了一座空中楼阁,洁白无暇空灵唯美,将我的想象引向未来,如果有一天能够重返永恒之城,也许我会登上它吧!</h3> <h3>今天的意外收获是埃曼努埃尔纪念堂是开放的,站在烈日下身着制服的意大利女郎笑容可掬让我们进入巨大台阶下的铁门,而原先我们以为站在阳光下是为了阻挡人们踏上大理石台阶呢!由不得让我们对漂亮的意大利女郎肃然起敬,烈日下的炙烤还要身着制服面带笑容,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h3> <p class="ql-block">为纪念促成意大利统一的埃曼努埃尔二世国王,1911年建起的这座纯白大理石建筑,因其格调与周边古建筑相悖而饱受垢病,但却是罗马城中最显著的地标,伟大的国王埃曼努埃尔骑马青铜像昂首屹立,英勇气概傲然凌空,无名烈士墓下是日夜保卫着的英武士兵,保持着肃立的英姿,幸亏此刻是站在背阴处,日头可真是令人避之不及也。</p> <h3>在罗马自由地行走,觉得累了就回到临时的家休整。特别是在六月的中午更需要避开高温补充能量。经过几个小时的调节,觉得体力又能够让我们活泛了,那就去还未曾到达的地方随意地逍遥吧!</h3> <h3>当我们找到藏身于小街的四圣泉圣卡洛教堂时,着实激动了一番。十字路口的四个建筑风格近似的小教堂,有流线性的凹凸曲面。这是贝尔尼尼同时代的竞争对手波洛米尼1667年的杰作,这位一生被贝尔尼尼压制的天才,性格内向自闭,郁郁而不得意,最后饮恨自杀,他的才华成为贝尔尼尼的凄凉陪葬。</h3> <h3>下沉式圣维塔勒教堂是国家大道上一道特殊的风景,走下宽大的台阶,外形古朴简洁。虽然不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还是想进去瞻仰一番,欧洲教堂蕴藏着丰厚的精神财富,有许多难得一见的珍品,每一件的份量,都足以使人感受到震惊。</h3> <p class="ql-block">偌大的教堂正在进行弥撒,每当感受宗教神圣的氛围,往往会自觉地收敛起心绪,在宁静中体验那一种不可言喻的庄严肃穆。这就是神的意志感召,让你从内心省阅自己从善如流。我们屏心静息,静静地只用眼睛去观赏教堂的四周,深深地浸润在宗教的力量之中。</p> <h3>咫尺之遥就是外面的世界,暮光下的建筑伟岸巍峨,罗马城的博大精深在每一条街道之上都镌刻着时代的痕迹,悠远而辉煌。“它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永远挖掘不尽採撷不完” 这是我那一天的日记上写下的一句话。</h3> <p class="ql-block">雍容华贵的国家大道,高楼林立,座座精湛华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永恒之都,千年而来的王者气息在这些弥漫着各个时代风格的建筑上淋漓尽致地展现,歌剧院悬挂着的海报吸引着我的目光,如果能够在这里欣赏一场世界水准的歌剧那可是一生的回味!</p> <h3>优雅高悬的红绿灯别具一格,成为这条充满艺术格调的国家大道上别致的风景,让我再一次领略了生活的美学,宽阔的大街空寂少人,在安宁的氛围中漫行是一种真正的放松心境的休憩,我们不担心迷失方向,只一味前行,去寻求那些未曾见识的景色。</h3> <p class="ql-block">每当从欧洲旅行归来总有一段淡淡的忧愁,那儿的山水风光田园之景及大小城市的古典建筑留给人太深的印象,特别是城市的洁净,一如我眼前铺展延伸的国家大道一尘不染,令人赏心悦目,什么时候,我们的国民素质能达到这一个层面呢?希望这一天早日来到。</p> <h3>街头随意的一景也会让我们心情为之愉悦,新古典主义风格是时代变迁的选择,当十八世纪到来之际,人们厌倦了巴洛克的繁复和洛可可的堆砌之累,又转向对古典艺术的崇拜,隔着历史遥远的距离,重新把古典元素拿到当代来享用,赋予这些元素新的时代意义。 </h3> <p class="ql-block">在罗马常常不期而遇美丽的大台阶,攀登上去看风景也常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人,好在宽阔低平的台阶费不了太多的力,当然要登上去高处看个究竟啦,走几步回望,感觉甚是美妙,一座高低错落的古城,它的风华绝代展露无遗。</p> <h3>高坡上的私家别墅有一种孤傲凌然之感,综合了对美学概念的集结,古典的造型细腻的雕塑显示主人高超的品味,有一个硕大的院落,只可惜是私人领域无法入内。不过遗憾也算是一种想象的美,让你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海阔天空。</h3> <h3>当我们穿弄走巷,问询了多位当地人,终于找到台伯河上的蒂贝里纳岛时夜色已沉,这座狭长似舟一般静臥在河中的小岛给人以恬静安宁的感觉,岛上坐落着一家医院,这是我们从驶上小岛的救护车判断出来的。在优美的环境中修身养息,是对生命的尊重。</h3> <h3>为了核实准确的资料,我再次向强大的百度求助,没想到我们的判断竟然和事实相符,蒂贝里纳岛自古以来就是个祈求健康的神圣之地,岛上的医院属于教会,还有一个小小的教堂。这个由常年淤泥堆积而自然形成的小岛修筑了坚实的河堤,河水在这里由急变缓,煞是壮观。</h3> <h3>古桥连接起小岛两岸,每年夏季来到之时,这里是欢乐的休憩之地,夏季电影节会如期在岛上举行,想象着可以坐在小岛之上,伴着淙淙的流水之声,看一场露天电影,那种滋味的美妙,令人倾心耐人咀嚼啊!</h3> <h3>夕阳西下,天空染上了一层绯红,只可惜晕染未能达到醉心的意境,淡淡而怆然。台伯河畔的夜市却热烈非凡,好看的尖顶白色帐篷沿着河岸一字排开,美食与商品样样俱全,临河的酒巴还有应景的现场劲爆演出,夜空里飘扬起音乐声响,又一个台伯河畔的逍遥之夜。</h3> <h3>看着河心飘动的小舟,宁静而致远,异乡的美好凝聚在这动人心魄时刻,心里浮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追寻美始终是我们晚年生活最大的快乐,当我们的双眼看过太多的美好,当我们的双脚踏过太多的地方,我们的心变得日渐壮大而丰盈。</h3> <h3>这是罗马城寻常的一个夜晚,人们安宁享受着初夏夜的凉爽,当微风掠过当乐声响起,这一种自然纯粹的快意并非需要用金钱来铸起,意大利人散淡而浪漫的天性没有被金钱捆绑,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份天然洒脱的自由。</h3> <h3>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来自于内心的安宁,真正摆脱了利益的追逐,简单而率性。从我们身边走过的人们脸庞都面带着善意的微笑,让你不由自主受到感染,融入这友好的氛围之中,心无杂念而纯净起来。</h3> <h3>漫长的旅行终于要接近尾声了,我们手里还有一天火车通票可以利用,琢磨了半天想选一个特别的地方能让我们见识到意大利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比萨城的下一站,我们到了海滨小城那窩里。小城质朴无华没有喧嚣,少有看点只有安宁,是意大利无修饰的本色之地,因此并不累人,让我们夜间还有精力来到西班牙广场。</h3> <p class="ql-block">终于见识到了啥叫人山人海,大台阶上坐满了年轻人,破船雕塑前也真正成了避暑胜地,两天前清晨的宁静被欢乐声声取代,青年们兴髙采烈,一派喧腾的景象,唯一的遗憾是想拍一张个人的留影却难找到空档,想到眼下还未到旅游的旺季,要是再等上一来个月,怕是连落脚的地方都找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于是赶紧避离人潮,走向小街巷里,没走出多少距离就把安静还给了我们。这是一天里最舒适的时段,太阳刚刚降下帷幕,余辉尽染在时空之中,小巷里走着回家的妇人,步履轻盈,体态松驰,家永远是人安闲的港湾。妇人和精品时装铺里的模特各有风范,是黄昏里的那一抹亮色。</p> <h3>小巷一景,墙边假山石上斜臥着不知哪一个年代似长滿青苔的雕塑,细细的泉水流淌进一个盛满清泉的大石槽。真有点噱头而引起我的注目,没想到这是一家餐厅,布置得古色古香,更绝妙的是,一家私人餐厅竟然被古董雕塑挤得满满当当。</h3> <p class="ql-block">咋一看着实吃了一惊,这是餐厅吗?分明是座小型博物馆!高大骏马上的骑士威风凛凛,跃然而起的英姿似乎要将屋顶撑破,大大小小的雕塑撞击成一堆大有一较高下的霸气,第一次看到这样奇特的餐厅,食客坐在雕塑群里享用美食,品味的恐怕不是食物的精美而是惊心动魄的古代风云吧!</p> <h3>餐厅侍者拿着菜谱请我们入座,很不好意思推辞了,因此也不能再赖着蹭照。顺着小巷一直走到人民广场,广场上两座相对称的教堂外形几近相同,就如照像的翻版,门户已闭,不知道内部结构是否也如出一辙。它们的名字分别是“奇迹圣母堂”和“圣山圣母堂”。建于1658年。</h3> <h3>广场的东侧有一座城市花园,曲径通幽,是罗马市民最爱散步的平乔公园。公园建立在山坡之上,沿着层层台阶,一座精美的大型群雕展示着古罗马的辉煌,仔细看中间还嵌进了罗马城标—母狼乳孩的小雕像。人们都非常喜欢这组充满艺术魅力的塑像,纷纷在此留影。</h3> <h3>拾阶而上,总算能够将两座近似的双子教堂收入镜中,半山坡绿荫成林,石松,棕榈与大大的槐树织出一片片绿色世界,令人惬意万分,加紧脚步往山顶而行。山顶之上有着更吸引人的风光。</h3> <p class="ql-block">爬上半坡是一条通衢之道,可通汽车,更多的是年轻人骑着代步车一路顺风,看着好爽啊!可是我们已经无法也没有能力驾驭这样的轻骑了,只能依靠自己勤奋的双腿,去攀登一个又一个的山头。</p> <p class="ql-block">山顶之上凉风习习,是观赏罗马城的又一绝佳之处,沿着观景台栏杆,人们兴致勃勃品赏着绝美的夜色,绿荫掩隐下的穹顶与高塔交相辉映,美丽的城市夜空飘拂着夏日的温馨,如诗如画,令人心醉沉迷。</p> <p class="ql-block">鸟瞰人民广场已笼罩在迷蒙的夜色里,隐约能见到广场中央的方尖碑。这座来自埃及标志性的建筑,据说是古罗马哈德良皇帝为纪念其夫人所立。在视线的最远端,能看得见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认出它来真让人有种莫大的收获感呢!</p> <h3>一个完美的罗马之夜,2014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绝美之城》将这个城市定义为充满记忆和有绝美景色的城市。当我们不期而遇曾经在电影中出现的镜头,更真实地领略到罗马包罗万象的意境,这是一个使人流连忘返的城市,会勾起人的思念,留下永远的记忆。</h3> <h3>平乔公园广场之上,一个爱乐者旁若无人弹奏着电子琴,沉浸在自我陶醉的境地,只偶然地抬起头和围观者微笑交流。意大利人天性热爱艺术,在这座美丽的大花园里,有了内心流淌的音乐之声更添上了美妙的意境,引得我们都深深地为之沉醉。</h3> <h3>除了音乐,还有许多习画的年轻人,他们在大观景台上,描绘着眼前的美景,心无旁骛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之中。这个女孩四周散落着游人,我甚至难以后退一步来给她一个全景,一不小心就会拍到不相干的旁人,只能将就着留下姑娘的侧影。</h3> <h3>参天的古树与巨藤缠绕在一起,四野静悄悄,找不到人替我们来一张最后的合影,只能相互给自己留下罗马最后一夜的记忆。行走了整整三十六天,我家老余始终在我们的行程中起着灵魂的导向,要说没有疲劳是假话,但我们的精神与信念始终坚定如一。</h3> <p class="ql-block">难得拍一张相互都认可满意的照片,兴致一下子高涨起来,让老公也替我拍一张了!风尘扑扑晒出的黝黑脸庞写满了自信与喜悦,我们不畏惧年老的到来,在我们的暮年还要走更远的路,阅更多的美,让激情永远占据我们的心田。</p> <h3>从五十年代的《罗马假日》到2013年的《绝美之城》,罗马是一部永远无法书写完的巨作,无论是功成名就的作家,或是如我们一样芸芸众生的自由行者,都无法写尽罗马城的恢宏历史,瑰丽建筑与美丽风光。谨以此篇表达我对罗马的崇敬之意。罗马 — 永难忘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