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空谷幽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伦路(原名窦乐安路),南傍四川北路商贸闹市,北邻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背靠内环高架、轻轨明珠线,动静相间一里有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十年代,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巨匠及丁玲、柔石等左联作家的文学活动,铸就了多伦路“现代文学重镇”的历史地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多伦路的路口处。一条悄然多伦路,两旁先生旧故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伦路不算长,但还算宽敞。路边绿树成荫。路上车辆来往也不算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多伦路48号,楼前有一组铜像,人们一眼就能认出鲁迅,,这组铜像表现鲁迅在培养指导文学青年。有一个座位是空的,据说是因为茅盾难得回乡来上海。所以这个位置常常空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27年10月,鲁迅自广州来沪,一直定居虹口,直至逝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茅盾的铜像。铜像旁边有他著的书,《春蚕》《子夜》《读书偶记》。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曾三次居住虹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才没走多远,有两个女青年在路边画画,一位穿黑色T恤衫的女青年正低头专心画画,她旁边摆放着她的画作。画的左下角有二维码。另一位穿着奇特裤子的女青年头捂得严严实实的,正在看手机。路上没有多少行人,没有人过来欣赏她们的大作,但是这两位画家丝毫没有收摊回家的意思。不知道她们还要画多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位身着日本服装哈着腰的男士是日本人内山完造,他是内山书店的店主,国际友好人士,鲁迅先生的挚友,日本冈山人。1916年至1947年始终居住在虹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伦路两边绿树成荫,道路宽敞,两旁是诸多先生们的旧故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沈尹默先生。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诗人,书法家。浙江吴兴人,1946年定居虹口海伦路504号,直至1971年春病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是著名的书法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伦路93号建于1920年,原为抗战时期著名爱国知识分子王造时的寓所。2020年在此设立上海德艺陶瓷艺术有限公司,并开设了1920咖啡吧。不少人喜欢在楼前身着民国时期的服装拍照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郭沫若坐像,郭沫若(1892—1978)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二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曾两次居住虹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丁字路口,坐着的这位是丁玲女士塑像。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临澧人,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著作有处女作《梦珂》,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临澧人以丁玲为荣。还重修了丁玲故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多伦路123号,这里是 老电影咖啡馆,它是多伦路上非常有名的老字号Cafe。</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电影咖啡馆门口有座卓别林塑像。上世纪的一、二十年代正是以卓别林为代表的无声电影时代。小胡子、小礼帽、拐杖、独特的八字步—由卓别林塑造的“流浪汉”举世闻名。卓别林曾两次来到上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几位老年妇女在多伦路拍照留影。她们的着装不是大红大花大纱巾,而是以黑白为主比较素雅的颜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叶圣陶先生的塑像。叶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1927年至1935年居住虹口,任《小说月报》主编,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居民楼下面的版画墙上是左翼作家们的版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茅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沈尹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叶圣陶先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郭沫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丁玲女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鲁迅先生和陈庚大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伦路上也有许多商店。但是顾客并不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伦路201弄2号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中国艺术大学旧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进路口没几步,就看见一把长椅,椅子上是一位靓女坐着的塑像。这是丁玲女士,1930年5月,丁玲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先后担任过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2月至5月,丁玲居住在昆山花园路7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好想坐在长椅上,与丁玲女士塑像合张影,可惜先生没有随行,只能留个遗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遗憾的事不止这一件。那天是星期一,博物馆,展览馆休息,不开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我也不能进去参观。遗憾地在门前站了会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是多伦路201弄89号,郭沫若多伦路旧居。现在是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的居民住房条件是这样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伦路201弄4号,这里是新中国剧社旧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伦路201弄1—122号,这里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牌子上有一段鲁迅的话“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件雕塑作品塑造的是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等左联五烈士的形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1年2月7日,他们与林育南、何孟雄等十八位共产党人被国民党政府杀害于上海龙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铜像是瞿秋白。瞿秋白(1899-1935)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革命文学事业奠基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江苏常州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多伦路257弄2—36号,燕山别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多伦路的另一个路口,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上面有“海上旧里”四个字,这条不长的步行街,充满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味道。就像这石牌坊上的四个字“海上旧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鲁迅、茅盾等塑像,无不折射着那个时代的印记。睿智的思想与战斗的精神。<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伦路原名叫窦乐安路。这组铜塑像表现的是当年叶圣陶先生向报童买报的情景。后面是当年的路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又出现了左翼文化运动,这里的文人大多没有媚骨,只有脊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