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希腊·梦幻土耳其(土耳其篇2024.4)

高燕

<p class="ql-block">从希腊入境土耳其</p><p class="ql-block">土耳其共和国,简称土耳其,是一个横跨亚欧大陆两洲的国家,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与希腊以及保加利亚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首都安卡拉,国土面积78.36万平方公里,人口8528万(截至2023年2月),土耳其族占80%以上,库尔德族约占15%,全国共分为81个省。1299年奥斯曼一世建立奥斯曼帝国。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灭了拜占庭帝国,16世纪~17世纪,尤其是苏莱曼一世统治时达到鼎盛时期,统治区域地跨欧洲、亚洲和非洲。因此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土耳其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此得以统合。19世纪时国力开始衰落,1914年8月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同盟国作战,战后帝国解体。1919年,土耳其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击退外国侵略者。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实行欧洲模式,是欧盟的候选国。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也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始会员国和二十国集团的成员。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为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面积5343平方公里,市区已扩大到金角湾以北,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的于斯屈达尔也划入市区,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现代化城市。</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58年,希腊移民在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岬上建立了一座城市,称为拜占庭。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将罗马帝国迁都至此,起初称为新罗马,不过很快就以其创建者君士坦丁命名——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译康斯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首都。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直到凯末尔建立土耳其共和国之后,迁都安卡拉。</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亚洲大陆最西端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有一条至关重要的“黄金水道”,它把亚洲和欧洲大陆分割开来,其中间部分是马尔马拉海,是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现市区已包括海峡中、南段两岸以及与之相连的马尔马拉海北岸地段,包括海峡东岸的于斯屈达尔,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城市。1973年筑成跨越海峡的博斯普鲁斯大桥。有纺织、食品、陶瓷、玻璃、机械、汽车制造、船舶修造等工业;也是重要渔港之地。</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还是一座文化古城,拥有伊斯坦布尔大学、土耳其海峡大学等34所大学和高等学府。</p> <p class="ql-block">作为欧洲古代两大帝国──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首都的伊斯坦布尔,保留了辉煌的历史遗产,也是土耳其人民值得骄傲的。伊斯坦布尔确实由于丰富多彩的文化遗迹,使得游客趋之若鹜、着迷喜欢,其所拥有的博物馆、教堂、清真寺、宫殿、市场以及美妙的大自然风光,更会让人们惊叹不已、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原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17世纪初由伊斯兰世界著名古典建筑师锡南的得意门生Mehmet Aga设计建造,因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故名,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蓝色清真寺属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以希腊文化为主体文化)风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1609年,14岁即位的阿赫迈特苏丹命令建筑师迈赫迈特·阿加(Mehmet Aga)在原来的阿伊舍苏丹的王宫上修建一座能与圣索菲亚大教堂媲美的清真寺。</p><p class="ql-block">1617年,清真寺完工。它是奥斯曼帝国时代建筑和艺术的辉煌杰作。也是拜占庭的希腊文化和奥斯曼土耳其的突厥伊斯兰教文化相结合的建筑,运用的是拜占庭帝国希腊文化的建筑技术来表现伊斯兰教文化,如果没有四周的六根宣礼塔,那么它就会被看成一座东正教教堂,这也是巴尔干半岛上信仰东正教的各国的建筑方式,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所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建造蓝色清真寺未使用一根铁钉,建筑结构严谨,外观造型独特,400年间历经数次大地震安然无恙。清真寺的260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瓷砖、数百块地毯和众多阿拉伯书法艺术作品是该寺的重要看点。</p><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大圆顶直径达27.5米,另有4个较小圆顶,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尖塔高43米,而且比一般清真寺多出一根;相传只有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在兴建时,建筑师听艾哈迈德一世“黄金的”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结果蓝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位于老城区,大巴扎原意为:有顶蓬的市场。多少个世纪以来,这里都是伊斯坦布尔的城市中心,在土耳其式拱形顶覆盖下,这里有超过四千家小商店、有数公里长的通道,还有清真寺、银行、警察局、餐馆和手工作坊等等。整个集市纵横跨越七、八个街区,几乎全部有屋顶覆盖。它不仅是伊斯坦布尔最大的室内集市,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集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托普卡帕宫又称老皇宫,由四个庭院及后宫等建筑构成,坐落于伊斯坦布尔的欧洲部分、位于金角湾南岸一个叫“皇宫鼻”的山顶上,左前方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入口处,右前方为马尔马拉海。这里景色绮丽,由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1459年下令动工兴建。自1465—1853年的近400年时间里,这里曾是25位奥斯曼帝国苏丹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是举行国家仪式及皇室娱乐和俯瞰博斯普鲁斯海峡及马尔马拉海的场所。</p><p class="ql-block">托普卡帕宫是奥斯曼时期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奥斯曼帝国灭亡后,土耳其共和国政府于1924年4月3日将其变成帝国时代的博物馆。1985年,作为“伊斯坦布尔历史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托普卡帕宫占地70万平方米,由1.4千米长的陆地宫墙环绕,共有7座大门,4座朝陆地、3座朝海洋。</p> <p class="ql-block">帝王之门于1478年落成,在十九世纪又以大理石覆盖其表面。这巨大的石门突出了它的防御角色。中间的拱门是高大呈圆顶的通道,顶部刻有金箔的奥斯曼文字,包含苏丹的图拉及古兰经的经文。</p> <p class="ql-block">圣伊莲娜教堂,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时将圣伊莲娜教堂用作仓库及军械库,因而得存。</p><p class="ql-block">正义之塔位于帝国议会与后宫之间,据传是宫内最高的建筑物,让它成为从博斯普鲁斯海峡都可以看到的一个地标。</p> <p class="ql-block">吉兆之门,15世纪穆罕默德二世统治时期建造,在1774年穆斯塔法三世及马哈茂德二世统治时修建成洛可可风格,后来又在入口及苏丹字押的上方写上古兰经经文。这里是第三庭院(内宫)入口,由苏丹的后宫宦官首领掌管。在宗教、庆典节日及新官向苏丹宣誓效忠时,苏丹会坐在吉兆之门前方;苏丹的葬礼也会在吉兆之门前举行。这里不经苏丹钦准,任何人不得入内。</p><p class="ql-block">帝国宝库(外宝库),由石块及8块长5米阔11.4米的拱形砖块建成,根据其建筑技巧及设计推测,应是15世纪末苏莱曼一世统治时期所建,后来又经过多番修复。这里收藏了遗留在皇宫内的兵器,是世界上伊斯兰兵器收藏最多的地方之一,涵盖了由7—20世纪的兵器,包括奥斯曼帝国自产、由征服所得或作为贡品的;也搜集了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刀剑及马木留克和波斯的盔甲、头盔、剑、斧等;另有少数欧亚兵器。现公开展示约有400件。</p> <p class="ql-block">帝国宝库,是奥斯曼帝国收藏工艺品、珠宝及钱财的地方,大多是礼品、战利品及皇宫工匠的作品。自从托普卡帕宫成为博物馆后,这里便用作展示这些宝物。</p><p class="ql-block">恩德仑图书馆(穆罕默德三世图书馆),在觐见大殿的正后方、第三庭院的中间。建筑表面以大理石构成,建于1719年,是18世纪奥斯曼建筑的佳作。馆内主要收藏神学、伊斯兰法令及其他奥斯曼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及波斯语的著作等。</p> <p class="ql-block">埃里温宫用于宗教静修,埃里温宫较为细小,有一个圆屋顶及三个后殿。其中一道墙上置有一道门及一个壁炉,以大理石构成,对着柱廊,其他墙壁都以蓝白色的伊兹尼砖块砌成。</p><p class="ql-block">太后寝宫和苏丹的私人宫殿是后宫里最大和最重要的部分,因后宫失火而进行重建,18世纪进行扩建,加建了音乐室等。墙身以蓝白及黄绿色砖块组成,并以花为主题,布置着17世纪的伊兹尼克瓷砖。高层是太后及其女婢的,低层是妃嫔的住所,太后寝宫可经一条通道直达浴堂及苏丹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乃拜占庭建筑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圣索菲亚大教堂是集中式的建筑,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高达54.8米。它是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的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学家米利都的伊西多尔及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设计,公元537年完工。1453年以后被土耳其人占领,改建成为清真寺。1935年改为博物馆,198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由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耶稣始建于公元325年,后受损于叛乱,公元537年查士丁尼皇帝为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进行重建,它作为基督教的宫廷教堂,持续了9个世纪。</p><p class="ql-block">公元7世纪之后,阿拉伯半岛上出现新兴势力伊斯兰文明,接着十字军东征来到君士坦丁堡,但此时统治者已无力阻止联军与战争对城市的蹂躏。接着是土耳其人登场,东罗马帝国正式宣告结束。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科斯坦丁尼耶,并将索菲亚大教堂改成阿雅索菲亚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公元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入了君士坦丁堡,他下令将教堂内所有拜占庭的壁画全部用灰浆遮盖住,所有基督教雕像也被搬出,并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还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尖塔。</p> <p class="ql-block">索菲亚大教堂闻名于其巨大的圆顶,被誉为拜占庭式建筑的典范及“改变了建筑史”。大教堂保持着世上最大教堂的地位近千年,直到1519年被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取代。现存的教堂是受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之命而于532至537年间建造,是建造在同一地方的第三所教堂(前两所教堂在暴乱间被摧毁)。</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的空间广阔、结构复杂。教堂正厅之上覆盖着一个最大直径达31.24米、高55.6米的中央圆顶,圆顶直径较万神庙的穹顶直径少了四分之一,但高度却多了四分之一。圆顶下连绵的拱廊使圆顶看似失重,其下方的40个拱形窗户引进光线,使室内呈现色彩。由于经历过为数不少的维修,圆顶已经不是绝对圆形的底座,圆顶略呈椭圆,其直径介乎31.24米至30.86米之间。</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以一位名为索菲亚的圣人而命名,因此称为“圣索菲亚”(Sancta Sophia,希腊语里的“智慧”拼写成拉丁语的“sophia”),希腊语全名是“Νατγατοῦ Θεοῦ Σοφίας”,解作“上帝圣智教堂”,教堂供奉在正教基督教神学里的耶稣。</p> <p class="ql-block">苏丹艾哈迈德广场,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之间的广场,曾经为拜占庭时代的战车竞技场和古君士坦丁堡的中心,现在是伊斯坦布尔的露天博物馆、历史、文化和旅游中心。</p><p class="ql-block">奥拜里斯克方尖碑:已经有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传说是法老图特摩思三世(公元前1514-1450年)为纪念他的胜利而建造的,原来矗立在埃及卢克索阿蒙神庙门口,上面依然可看到清晰的古埃及象形文字雕刻。</p> <p class="ql-block">德国喷泉(“德皇威廉喷泉”)位于赛马场区域的北部入口,就在蓝色清真寺前,它是一个新拜占庭式风格的八角形拱顶喷泉,由德国政府兴建于1900年,纪念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于1898年访问伊斯坦布尔。</p> <p class="ql-block">番红花城位于土耳其西部黑海地区的Karabik(卡拉比克省)生态旅游区,是一处隐藏的宝藏。番红花城以其古朴的小巷和历史悠久的老宅而著称,仿佛令人穿越时空,置身于另一个时代。这个小镇在古代被称为Paphlagonia(帕弗拉戈尼亚),其现名番红花城则来源于当地繁盛的罕见番红花。番红花城的身影早在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中就已出现,它曾是希提人、波斯人、罗马人和奥斯曼人等众多文明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番红花城的奥斯曼建筑瑰宝令人瞩目。两千幢经典奥斯曼房屋是土耳其最具代表性和可持续性的地方建筑之一。这些房屋的历史可追溯到 18、19世纪和 20世纪初,其特点是不遮挡阳光或邻近房屋的视线,展现了木材、石材和布局之间的和谐互动。除了传统房屋外,该地区还拥有诸多具有特色的古代城市遗址,如Cinci Inn(辛奇客栈,丝绸之路上建造的众多商队客栈之一)、Cinci Bath(辛奇浴场,土耳其浴场文化的杰出代表)、Kopruilti Mehmet Pasha Mosque(科普鲁鲁•穆罕默德•帕夏清真寺,其庭院中的日晷尤为醒目)和izzet Pasha Mosque(伊扎特•帕夏清真寺,完全由切割的石头建造,被视作奥斯曼石雕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咖啡博物馆也是不容错过的景点之一,它展示了土耳其丰富的咖啡文化历史,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城内大部分房屋都是两三层,这样的空间和建筑风格都证明了当时的土耳其居民大家族群居的一种生活方式,当拾级而上,房屋精巧的雕刻装饰映入眼帘,建筑镂空木雕不仅从形式上使人感觉到美妙梦幻,在功能上使得结构不封闭,与石墙互为搭配,从天花板到玄关再到墙上的壁龛、橱柜、壁炉,到处雕刻着精美的玫瑰花图案,而且使用了大量的窗户让阳光最大程度的进入房间。</p> <p class="ql-block">每个别墅都经过精雕细琢和当时的设计使得每一栋都独具风韵,将土耳其建筑和手工艺和谐的统一成一个整体。</p> <p class="ql-block">赫德尔勒克山不高应该称其为山丘,但是个非常好的观景平台,视野很宽,小镇一览无遗。清晨的番红花,透露出它柔美的气质,寂静、古朴、典雅,走上山顶俯瞰这座小城的时候,觉得那一片红色屋顶在绿树的映衬下,清新可爱,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安卡拉,土耳其的首都和第二大城市,安卡拉省省会,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上安纳托利亚高原的西北部。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贸易的中心,安卡拉为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全国第二大工业中心,有东西行的铁路干线通全国主要城市和港口,另有公路多条通向各方。航空港保持国内外的航空联系。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塞,素有“土耳其的心脏”之称。安卡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人们可以将城市的历史一直追溯到上古时期。被尊为“土耳其之父”的穆斯塔法·凯末尔便到小亚细亚半岛组织对外反抗外国侵略、对内推翻苏丹封建帝制的资产阶级革命。由于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安卡拉逐渐成了斗争的中心。同时也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革命胜利以后,安卡拉便被定为共和国首都。</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国父纪念馆,本馆为纪念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始人凯末尔所建的纪念馆。这是一座茶色的巨大石造建筑物,墙上刻有卡默尔劝勉民众的嘉言,在列柱围合的内殿之中,有一个黑色大理石制的墓碑。1953年纪念馆完成,凯末尔的遗体也迁移至此,然后一直由卫兵守卫。</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人之父:阿塔图尔克生于1881年,本名为穆斯塔法·凯末尔。他是一个军人,领导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土耳其的反政府运动。1920年召开“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在安卡拉建立临时政府。1922年废除苏丹制。1923年10月发表共和国宣言,并迁都到安卡拉,就任土耳其第一任总统。以后土耳其的宗教和政治开始分离,例如颁发了依据回教教典制定的诸多权利等法律法规,使土耳其朝向现代化、独立化迈进,并且将国内的政治做了一番改革。所谓的“Atatürk”(阿塔土克),是1934年国会赠给凯末尔的尊称,有“土耳其人之父”,“我们的土耳其之父”的意味。凯末尔于1938年逝世。</p> <p class="ql-block">安纳托利亚考古学博物馆是将城门边的古代商队住的旅店改建装修而成的。里面展示旧石器、新石器、赫梯、西泰特、菲尔吉斯、乌拉尔和罗马等各个时代的文物以及利迪亚时代的宝物等具有历史价值的各种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西亚,土耳其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历史上的一个地区名,大致位于古代小亚细亚(即土耳其)东南部。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时代,卡帕多西亚包括了从托罗斯山脉至黑海之间的广大地域。卡帕多西亚清晨特有的浪漫气息,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宁静而美好。这种浪漫与美好,让旅游者能够感受到土耳其热气球之旅的魅力与震撼。</p> <p class="ql-block">清晨六点多坐热气球升空,有多年驾球经验的师傅特别为游客提供低飞,横着飙向奇石山林。师傅会始终和石山保持安全距离,让游客近距离俯视昔日是民居的石洞屋(当地人称为白鸽屋)。</p> <p class="ql-block">随着热气球慢慢腾飞,太阳也从东方升起,绚丽的晨曦满洒,印在旁边尚未起飞的热气球上,看着地表的建筑和人越来越小,梦幻的感觉油然而生,周围已经有人忍不住尖叫起来,也有人默默地欣赏这一份美。</p> <p class="ql-block">没多久,热气球便升到高空,清晨的日光令奇石林嶙峋的地貌清晰可见。放眼望去,天空中数不清的热气球,每个热气球都是彼此各自的风景,壮观而美丽。这样的体验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那种震撼与美妙。</p> <p class="ql-block">不过,最美的地方不止于此,而是热气球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此时的天空已经变得清澈而透亮,地面的人或建筑显得渺小,连硕大的石柱也变得如此可爱,从高空俯瞰安纳托利亚高原,只有五彩斑斓的热气球和奇形怪状的地貌,有一种特别的纯粹感,让人心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而热气球下降时还会漂浮过山谷之间,我们可以尽情欣赏那些童话般的小镇和洞穴。亲历土耳其热气球之旅,感受天空与大地的交织,体会那一份独特的浪漫与震撼,绝对是一生难忘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起飞之后,你在天空中和太阳一起慢慢升起,看阳光撒向大地,那种大自然给予你的震撼感只有亲身参与的人才能体会。</p> <p class="ql-block">热气球继续与太阳一同上升,晨曦已经布满了整个卡帕多西亚,宛如月球表面的地貌再缠绕上一层橘色的光,背景却是湛蓝而深邃的天空,构成了一副绝妙的图画,那种美难以用言语表达,任何词汇都是苍白的。有人说,卡帕多西亚是全世界最适合飞热气球的地方之一,确实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上,一百多个热气球同时飞向天空,场面蔚为壮观。清晨时分,乘坐热气球从漆黑的凌晨一点点上升,逐渐看到日出的光辉。起伏之间,你可以亲身感受到日夜交替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待到太阳升空,却是热气球该降落的时候了,这个时候每个人都要做好双膝微蹬的预备姿势,避免落地时造成膝盖的损伤,这点在上热气球的时候工作人员就有提醒。很多人会觉得热气球存在危险性,其实所有的飞行设备都具有危险性,没有绝对安全的东西,但是土耳其的热气球都有多年经验的飞行员,对天气把控也到位,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如果因此不愿意体验热气球的话,那肯定是遗憾的。</p> <p class="ql-block">回到地面后也像是从梦幻的世界回到了现实世界,向导们会给每一位游客发放照片和证书,并开香槟庆祝,让这个奇妙的热气球之旅成为每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浪漫回忆。</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 )地下城,位于土耳其中西部,是个美丽而奇怪的地方。地下城堡的房舍按用途规划为卧室、作坊、厨房、武器库、储物室、水井和墓地等。每一层的出入口都设“机关”,洞口上方置一个大圆石轮,若有敌情,启动开关,石轮会自动滚下,堵住进口。各层有梯子相连,并挖了数十条竖洞和外逃的秘密出道。</p> <p class="ql-block">每走一段,便发现一个又深又高的长筒形洞,黑漆漆的不见首尾,但一股股清风呼呼吹来,这是换气孔,以保持洞内有新鲜空气。</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国家公园位于土耳其中部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卡帕多西亚省,处在内夫谢希尔、阿瓦诺斯、于尔居普三座城市之中的一片三角形地带。公园内的卡帕多西亚奇石林以壮观的火山岩群、古老的岩穴教堂和洞穴式住房闻名于世。这一地区是由远古时代五座大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构成的火山岩高原。由于这里的岩石质地较软,孔隙多,抗风化能力差,山地经过长年的风化和水流侵蚀,形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笋、断岩和岩洞。山体上寸草不生,岩石裸露,人们称这里为奇山区。</p> <p class="ql-block">被火山侵蚀雕刻而成的火山景观形成了一系列的山脊、山谷和尖峰,被称为“妖精的烟囱”或石林。</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西亚岩石遗址的凿岩室、教堂、穴居人村庄和地下城市的密度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和最大的洞穴住宅区之一。卡帕多西亚修道院活动的最初迹象可追溯到4世纪,在后来的时期,为了抵抗阿拉伯人的入侵,他们开始联合起来进入穴居人的村庄或地下城镇作为避难所。</p> <p class="ql-block">1985年根据文化/自然遗产遴选依据 ,格雷梅国家公园和卡帕多西亚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卡帕多西亚岩石遗址位于格雷梅国家公园内。</p> <p class="ql-block">从土耳其卡帕多西亚去往棉花堡途径孔亚市,在这里稍作休息,马路对面意外发现一个非常精美的建筑,不由自主前往探究,原来是一个苏丹驿站,据今由8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孔亚是土耳其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历史上,曾经是拜占廷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军事重镇,从1076年至1277年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孔亚苏丹国的首都,是土耳其传统的宗教文化中心。特别令孔亚人民感到自豪的是孔亚曾是塔吉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梅乌拉纳(1207年生于阿富汗—1273年葬于孔亚)的长眠地;还有苦修僧教派创始人扎巴尔·丁·鲁米的陵墓,即梅乌拉那博物馆。梅乌拉那·贾拉鲁丁·鲁米于1207年9月30日的出生于今阿富汗境内的巴尔赫,原名穆罕默德,贾拉鲁丁则是他的称号,意思是宗教圣人,后来他也被尊称为梅乌拉那,意思是大师、长老。</p> <p class="ql-block">鲁米在12岁时和父亲为了躲避蒙古大军屠城之灾,辗转逃亡来到孔亚。1252年,鲁米创立了在西方以进行旋舞祈祷而知名的苏菲教团,弘扬宽容、宽恕和教化,成为世界最伟大的神秘主义苏菲派创始人和伟大的土耳其哲学家。他不仅得到伊斯兰教徒特别是托钵僧修道会成员的崇拜,同时也受到许多非穆斯林人士,包括基督教徒的敬仰。鲁米于1273年12月17日去世。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了苏菲们庆祝的节日,他们把这一夜称为合一之夜。</p> <p class="ql-block">鲁米、鲁米诗歌、苏菲旋转舞是土耳其的骄傲,是孔亚的骄傲。因此作为鲁米长眠地的梅乌拉那博物馆就成为苏菲派穆斯林的圣地,也成为世界各地文学爱好者和旅游者的热望之所。</p> <p class="ql-block">梅乌拉那在土耳其人心中的地位就像是今天的孔子,出生在阿富汗,后来居住于今天的孔亚,是他发明了旋转舞,利用身体与地球的平衡通过旋转来找到感觉。</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的车到达棉花堡。</p><p class="ql-block">棉花堡位于土耳其代尼兹利(Denizli)市的北部,是远近闻名的温泉度假胜地,此地不仅有上千年的天然温泉,更有钙化形成的好似棉花一样的山丘。土耳其文Pamuk表示棉花,Kale表示城堡,所以Pamukkale就叫棉花堡。</p> <p class="ql-block">希拉波利斯是安纳托利亚第五大古城。希拉波利斯拥有约1公里长的主要街道、古老的剧院、寺庙、泉水座和体育场,是土耳其吸引最多游客的古城。希拉波利斯保留了两千年前的所有辉煌,以其异常美丽的棉花堡石灰华令人眼花缭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这是希拉波利斯与棉花堡的全图。图中左上方是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右下方白色部分是棉花堡的独特地貌。古城的遗迹与棉花堡的白色喀斯特自然地貌就在一座山的山上与山下。</p> <p class="ql-block">由于宏伟的希拉波利斯位于地震带上,因此经历了大地震,后城市被重建。在这些地震中,城市中间形成了一个坑,宏伟的柱子和雕像落入这个坑中。久而久之,坑内充满了温泉水,形成了传说中的城市“古池”。今天,除了石灰华,棉花堡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这个古老的水池。</p><p class="ql-block">由温泉水滋养的该古老的水池被认为对一些皮肤和血液循环问题有疗效,其水温是恒定的,夏季和冬季均为36摄氏度!在这个古老的池子里游泳,你就有机会寻找到一种穿越千年历史的感觉!谁能抗拒这样的体验?关于这个水池还有一个神话,据信,追求美丽和长寿的著名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也在这个水池里游泳。</p> <p class="ql-block">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损毁,但十七世纪的一场大地震却毫不留情的把她变成了废墟。严重到几乎没有完整的建筑保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古城城外的一座巨大圆形剧场的一角。宽厚的基础让剧场还能保持了原来的大致模样。站在高处看到,圆形剧场是整个古城地震后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建筑,有万余人的座位。剧场正对的舞台,舞台上面是演员的表演,下面半圆形的场地是表演斗兽用的场地,可以保证观众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希拉波利斯古剧场</p><p class="ql-block">这座古剧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而且,她是在罗马时期、地中海地区所遗留下来的所有安纳托利亚剧院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其独特的神话浮雕、宏伟的舞台建筑和石坐台阶—分层的半圆形石阶坐席。</p> <p class="ql-block">正门处可以找到希腊神话众神的雕像,在大剧场的前面还可以遥望阿波罗神庙遗址。</p> <p class="ql-block">其实当时城市中最重要的建筑是献给希拉波利斯的保护神阿波罗•莱贝诺斯的神庙,现在访客们只能看到这座多利安式希腊式神庙残余的地基,神庙里还有献给阿波罗、库柏勒、阿尔忒弥斯、普鲁托和波塞冬的祭坛,想来,当年这神庙一定是蔚为壮观,每一处遗址都在诉说着那一段难忘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希拉波利斯考古博物馆位于古罗马浴场旧日址。主要展出希拉波里斯古城考古发掘的各类艺术品,比如石棺、雕像、铭文等。</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面展示了大量遗址里出士的雕像和石棺,包括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艺术品、大量古币及金银首饰等,非常精致优美。</p> <p class="ql-block">那是堆积棉絮一般的一座“城堡”,玉一样的半圆形白色天然阶梯层层叠叠,犹如雪砌的梯田,远看像大朵大朵的棉花矗立在山丘上,无数涓涓细流从丘岩间的缝隙潺潺流下,温热的水蒸气让棉花堡氤氲在淡淡的缥缈雾气里,泉水积在台阶之间,形成一汪汪波澜不兴的水池,这便是有世界七大奇观之誉的土耳其棉花堡。可以引用一句古人的诗句来形容棉花堡:人间仙境何须寻,一朵棉花一片云。</p> <p class="ql-block">棉花堡这个名称来自那片像白色棉花一样的天然奇景,在层层相连如梯田的造型中,当阳光洒下,泉水映出蓝绿色调,与白色大地相映衬,煞是好看。这里不仅有上千年的温泉,更有大自然鬼斧神工制造的石灰华盖-棉花堡,白莲花般的玉阶象层层梯田铺满山坡,涓涓细流顺着山势在层层玉阶间潺潺而下,平坦处蓄水成池,一汪汪淡蓝色的泉水,象翡翠般镶嵌在一座座白玉台上,置身其间,仿佛置身于玉宇琼楼的瑤池仙境。</p> <p class="ql-block">从上往下看,一方方温泉平台像一面面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从下往上看,像刚爆发完的火山,白色的岩浆覆盖了整个山坡,颇为壮观。大朵大朵的棉花石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淡蓝的泉水嵌在座座白玉台上,置身其间,仿佛踏进童话王国。</p> <p class="ql-block">1988年,棉花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土耳其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世界奇观,规定游客必须赤脚参观,以防鞋底磨损棉花堡的石灰岩。土耳其政府对于天然泉水还进行了有计划的管控,比如在原有地形上用水泥砌成一阶一阶的人工阶梯边缘,有助泉水中的碳酸钙堆积在上面,形成人工的石灰阶地。另外为保持地形干燥,让胶状的碳酸钙沉淀物有足够的时间接受阳光暴晒变硬,有些区域要控制放水,但如果干涸的时间长了,又要重新注水。区分天然的石阶地形和人工部分并不困难,自然形成的阶梯边缘会沉积出一条条棱状突起,踩在上面脚底会感到刺痛。而人造地方因边缘有一定的厚度,看起来很单调统一,不如天然形成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布尔萨的历史长达2200年,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行政、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中心。作为奥斯曼帝国的第一个首都,在当时算是最大的城市了,也是丝绸之路临近西方终点的地方。从遥远的中国传来的蚕桑流经这里,也使布尔萨成为了丝绸之城。17世纪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三京之一,是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大城市。1855年遭受了一次大地震,城市被严重破坏。</p> <p class="ql-block">布尔萨也是一个旅游业相当发达的城市,既有自然景观,也有历史古迹。整个城市有好多公园和花园,绿化特别好,所以还有“绿色布尔萨”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小亚细亚西北部的一个古国卑斯尼亚(Bithynia),在公元前3世纪就在Bursa这块儿地方建立了城市,当时的名字叫布鲁萨,是以国王普尔希亚斯(Prusias)的名字命名的。后来曾被罗马、拜占庭相继统治。</p> <p class="ql-block">布尔萨有很多建于13世纪和14世纪的清真寺,绿色清真寺建于15世纪。为默罕默德一世建造,他是土耳其建筑从塞尔柱天朝时期的波斯风格向纯粹土耳其式建筑转变的标志点,是奥斯曼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名为绿色清真寺,但其建筑物外观并非绿色,它的外墙立面却为灰白色。大门上部的装饰与在孔亚看到的苏丹哈纳驿站相似,内凹式尖拱,还是典型的塞尔柱风格尖拱状造型。大门门框及窗楣上有许多文字样的细致雕刻,这种大理石刻被誉为早期奥斯曼建筑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绿色清真寺是布尔萨最大的清真寺,布尔萨大清真寺是由奥斯曼苏丹巴耶兹德一世于1396年至1400年间在该市建造的。清真寺的minbar(伊玛目站立布道的讲坛)是布尔萨的历史象征之一,用kindekari技术(土耳其-伊斯兰艺术中的一种技术,用几何形状的木板互锁和连接)制作,今天是一件宝贵的艺术品,被认为是塞尔柱雕刻艺术向奥斯曼木雕艺术过渡的最重要例子之一。位于清真寺内部开放式穹顶下的喷泉,用来帮助礼拜者进行洗礼,是大清真寺的显薯特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清真寺的minbar被认为有一些神秘之处。1980年,有人提出,minbar东面的几何构图象征着太阳和它周围的行星,它们之间的距离实际上与它们的真实比例成正比,而其西面的构图则象征着银河系。</p> <p class="ql-block">朱马勒克兹克小镇还保存着当年的270间民居,延续着700多年前奥斯曼式的建筑特点,成为了奥斯曼帝国农村建筑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奥斯曼风格村庄,2014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朱马勒克兹克小镇在布尔萨被占领之前就已经建成了,历史比奥斯曼帝国还久,后来被划归到了布尔萨境内。虽然布尔萨和伊斯坦布尔,以及埃迪尔内极为类似,但是作为奥斯曼帝国初期的首都,它的建筑和澡堂却是典型的早期奥斯曼部落风格。</p> <p class="ql-block">村子的宝贵还在于人们仍然延续着奥斯曼式的贸易文化和传统的农村生活,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一样活化石般的存在。村子里依然住着世代栖居于此的居民,对我们来说这里是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就是再熟悉不过也再平凡不过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村子的气质特别像中国南方的乡村,很多地方有流水,坑坑洼洼古老的石板路,破旧斑驳的山墙,林立的木栅栏,车技极好的拖拉机司机开着他们的好伙伴穿梭在胡同里,游刃有余。</p> <p class="ql-block">豁然开朗后的农村小镇人们熙来攘往,小广场两旁布满了一家挨一家的小摊,两旁色彩艳丽的二层小房子竞相招摇。</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这里很安静很生活,直到近年土耳其著名电影在这儿拍摄之后才被人们熟知,开始快速发展。现在已经有些商业化了,好像土耳其的南锣。路边摆满了义乌同款或原装进口正品,挑不出一个可买的。</p> <p class="ql-block">区别是这里的房子色彩更丰富更大胆,明亮的纯蓝色,艳丽的黄色,无限热爱的土耳其国旗,到处装点着这个国家的角角落落……大片大片的红色挂在窗口,悬在路间,也从墙上倾泻下来,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orus Strait)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它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把土耳其分隔成亚洲和欧洲两部分。海峡全长30.4千米,最宽处为3.6千米,最窄处708米,最深处为120米,最浅处只有27.5米。</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机场,位于土耳其共和国伊斯坦布尔省的欧洲部分的黑海沿岸地带的Arnavutköy区,东南距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约38千米,为4F级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土耳其门户机场,是“中国友好机场”的成员机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