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父亲节快乐哈!

简单乐活

<p class="ql-block">老爸是1987年4月去世的,享年73岁。他在世时,我还不知世上竟有个父亲节!他当然也没能在父亲节得到过孩子们的祝福。今年,是父亲诞辰110周年。今天,值此父亲节之际,我想老爸了,要深情地向老爸问候一声:父亲节快乐哈!</p><p class="ql-block">父亲生于1914年,生辰不详。老爸曾笑说,为了纪念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就把这一天当作生日啦!</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谨慎,对过去的事儿常常是缄口不言,很少露口风,所以我知道的不多,零零碎碎的。父亲出生在福建闽西上杭县白砂村袁屋,是客家人。袁姓宗族应该是过去的某朝某代从中原迁徙到闽西的。(前两年我做过微基因检测,得知基因中除了有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的血统外,还含有畲族血统,而畲族主要分布在福建等地区,想必畲族血统来自奶奶那边吧?)我从未从父亲口中听到过有关爷爷的只言片语,只听父亲说起过他母亲:很能干,能吃苦,在山区靠挑担养活了四个孩子。我父亲最小,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客家人重教育,尽管生活困苦,奶奶却供父亲和哥哥们上了私塾,读书写字。而奶奶何时去世我却不知。在我的想象的画面中,一个瘦小的南方妇女,挑着担,行走在绿竹掩映的山区小路上……1929年,红四军来到闽西,“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毛主席诗词《清平乐,蒋桂战争》)15岁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参加了红军。后来父亲跟着红军转战在闽粤赣地区,在一次战斗中被炮弹炸伤。我曾看到过父亲大腿根部那呲牙咧嘴的,狰狞的长长的伤疤!当时一定很危险,只差一点点,炮弹皮就击中要害了!而更令人心痛的是,父亲的两个哥哥都被误当成“AB团”(所谓的“反布尔什维克分子”)杀害了!这段惨痛经历父亲过去只字不提,只是后来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留忠”,意思是:有多少人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而留下的是忠心赤胆!解放后的50年代初期,父亲曾参加全国英模报告团,回过故乡一次。睹物思人,是什么样的心情啊?每次我问及老家村里的那些老红军还有多少人幸存时,父亲总是叹气摇头:“都死啦!”却未谈及任何细节。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纠正了极左路线,为AB团平了反。我伯伯的后人申诉,为蒙冤枉死的红军亲人昭雪,我父亲才有机会吐露真情!可想而知,错误的路线错杀了多少自己人,伤害了多少自己人的心!堵住了多少人的口!历史的教训多么惨痛!中国近百年的历史道路是由多少人的鲜血铺就的!</p><p class="ql-block">后来中央红军经历了2万5千里长征,来到延安。其中经历的艰难困苦,众所周知。我小时候每每问及爸爸有关长征的故事,爸爸大多数的回答总是只言片语,一带而过。我记得的几个碎片是:渴时不得已喝过马尿;饥饿时吃过煮皮鞋底。过草地时作为团特派员,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了伤病员,而自己牵着马,陷进了烂泥深及腰部,被战友救出。爸爸却转而笑说:“长征时也吃过好的!我还曾吃过火腿呢!”</p><p class="ql-block">后来老爸从陕北延安东渡黄河,在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八路军司令部工作。可能是因为多少有点文化,1939年被抽调到了八路军成立的暨南银行。1945年31岁时,终于和小他13岁的我母亲结婚成家。1949年进北京之前一直转战太行,艰难困苦,自不必说。我哥哥1946年二月出生时没有衣服穿,有幸得到了当地老乡从炕洞里找出来的一件他家刚刚死去的婴儿的衣服,我哥哥才不至于在天寒地冻的天气赤身裸体。父亲为长子起名“平建”,可见当时在日本投降后,他期盼和平,建设国家的祈愿。1948年春,我姐姐出生在太行山区。一家四口随着“马背银行”——即暨南银行,人民银行总行的前身,转战晋冀鲁豫地区,直到1949年。母亲说,她骑着骡子进京,我哥哥,姐姐一边放一个,肚子里还有个我。</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诗词》 </p><p class="ql-block">《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p><p class="ql-block">风云突变,</p><p class="ql-block">军阀重开战。</p><p class="ql-block">洒向人间都是怨,</p><p class="ql-block">一枕黄粱再现。</p><p class="ql-block">红旗跃过汀江,</p><p class="ql-block">直下龙岩上杭。</p><p class="ql-block">收拾金瓯一片,</p><p class="ql-block">分田分地真忙。</p> <p class="ql-block">1946年。暨南银行。前排右一是父亲</p> <p class="ql-block">1948年春末夏初, 在晋察冀边区。已经有了我的哥哥和姐姐。父亲34岁,身强力壮。哥哥还是没有衣服穿。</p> <p class="ql-block">我是1949年九月在北京出生的。我母亲嫁给父亲之后,就在八路军被服厂工作。我的出生使妈妈暂时中断了一段时间的工作,至使她参加工作的时间从解放前1945年,变成了解放后五十年代初期。母亲因此没能享受到离休待遇。这些都归因于我父亲。他太正直无私,作为人民银行总行人事司的头头,他事事做表率,绝不会带头以权谋私,甚至不为老婆争取正当权益。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影响不好!</p><p class="ql-block">我弟弟和妹妹相继在1951年,1957年出生,我家变成了七口之家。按照规定,人民银行分配给我父亲住在北京西城区法宪胡同25号的一个中西合璧四合院的正屋四间。当我父亲得知老战友高额光调入北京,一家三口及其父母住房紧张时,竟把两间正房让给了高家!自己一家七口及保姆挤在靠边的两间房。好在每周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孩子们都住在学校和幼儿园,周末和假日才挤在一个房间睡。父亲这种战友情深,舍己为人及尊老敬老之心确实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1949年十月 三个娃</p> <p class="ql-block">四个娃</p> <p class="ql-block">五个娃</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