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读《红楼梦》</p><p class="ql-block"> 文/贾春花</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我二十岁的时候,那是1985年,刚高中毕业,生活在落后、闭塞的小山城,无论是人生阅历,社会认知及自身文化素养等等方面,还是很肤浅,很单纯的,那时读《红楼梦》,虽然也是边读边梳理书中的人物关系,但还是读得懵懵懂懂,一头雾水。好在1987年由著名导演王扶林拍摄的电视剧《红楼梦》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这是我国四大名著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我便一集不落地看完电视剧,但对《红楼梦》还是个一知半解,只是在当时人们热议《红楼梦》时不会闹出笑话而已。</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看《红楼梦》是在2020年春天,那时正是新冠疫情肆虐的日子,宅在家里无事可做,便又拿起《红楼梦》。时隔三十多年,经历的事多了,见识的人也不少了,再看《红楼梦》,不仅有种人心难测,世事难料的感慨,也有对曹雪芹先生的景仰,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诗人,更是对建筑、服装设计、中医中药、绘画、戏剧等样样皆通的学者,你看他对宁国府,荣国府及大观园的建筑描述,让你对古代富贵人家富丽堂皇的建筑叹为观止;对府里上至主子,下至仆人的穿着打扮,吃喝用度惊叹不已。作者围绕宝黛爱情故事,对众多人物各具特色,入木三分的描写,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用他极细腻的观察力,洞悉最普遍的人情世故,世态炎凉。但总感觉《红楼梦》文化太深太多,自己的认知有限,还是有雾里看花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催我又一次拿起《红楼梦》的原因,就是在智能手机上刷到了红学专家张传芳教授的《红楼梦》讲座的小视频,她那生动形象,斟字酌句的讲解,一下子吸引了我,我立即关注了她,并观看了她很多的小视频讲座及直播,同时又拿起《红楼梦》跟随她的讲解同步看书。张教授通俗易懂、细致入微的解读,让我倍感欣慰,她从贾母的知人善任,统领全局的大将风范,到王熙风虽身处位卑权重的地位,但能讲究策略管理好一个大家族的诸多事务;从探春的有担当,有能力,有个性,到平儿的善平衡能力;从刘姥姥的知恩图报,到贾雨村的忘恩负义;从贾宝玉的纯情,到林黛玉率真、纯洁无瑕,宝钗的有心机等等的红楼人物独到的剖析和透彻解读,我边听名家指导,边读《红楼梦》,犹如醍醐灌顶,酣畅淋漓。</p><p class="ql-block"> 三次读《红楼梦》,三次不一样的感悟,前两次读的一知半解,这最近一次读它,有红学专家张传芳教授的由表及里的解析,让我对书中人物关系清晰了许多,那些如梦似幻的人物及他们的处境经老师的讲解,亦恍然大悟,许多事情也就明白多了。用张教授的话说,读红楼,参悟人心,参悟兴衰,参悟人生;读红楼,领悟识人之道,相处之道,择人之道。</p><p class="ql-block"> 三次读《红楼梦》,感觉完全不一样,从中明白一点,就是,要想读懂《红楼梦》必须有一个好的老师引导,才能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跟随张教授在阅读中思考,带着思考去阅读,这样的读经典,恰似与智者一起散步,分享《红楼梦》百科全书式内容的同时,感悟古典文化的韵味与魅力。</p><p class="ql-block"> 2024.6.</p> <p class="ql-block">图片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