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骑楼,儿时心底的记忆

美云

<p class="ql-block">  六月的江南,梅子熟透,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仿佛弥漫在空气的每一个角落。此时,也正是江南进入梅雨季的时候,太阳似乎总在和雨水捉迷藏,刚刚还露了会儿脸,转眼间,雨便接踵而至,且常常连绵数日。那雨不大,断断续续,时有时无,让人在是否携带雨具这件事上总是陷入两难的抉择。</p> <p class="ql-block">这些日子,因为先生身体抱恙,我每日都需往返于中医院。常常是带着伞去医院,回家时雨却已停歇;有时去医院时天空湛蓝如洗,可回家途中却又被雨水打湿。老天的脾气真是让人捉摸不透,难以揣度。在这样的时刻,我愈发怀念起小时候赣州的那些骑楼。</p> <p class="ql-block">赣州,这座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城市,并非如东南亚那般,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气候特点。暑期,日照充足,雨量亦是十分充沛。或许正是这样的气候条件,催生了骑楼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使其成为赣州民居建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妥妥和程健儿时曾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回忆起小时候,赣州的众多街道都林立着骑楼,西津路至建国路到文清路,阳明路、至圣路、东北路、北京路、中山路等等,那些熟悉的名字在脑海中一一闪过。那时的生活虽然艰苦,人均拥有一把雨伞的家庭并不多,而我们这些孩子上学时从来都不曾携带雨伞,只需沿着那有着骑楼的街道前行,没骑楼的地方仅是短短一小段,奔跑过去,迎接我们的又是那能遮风挡雨的骑楼了。骑楼,就像是一位默默守护我们的挚友,为我们挡雨遮阳,陪伴着我们一点点成长。</p> <p class="ql-block">在那骑楼下,我们曾躲过一场又一场的雨,躲过了炎炎烈日的炙烤。那骑楼的通道里,有着我们童年奔跑嬉戏的身影,有着邻里之间温暖的问候和欢声笑语。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我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那些年,不管阴雨连连还是酷日当空,从未让我们狼狈不堪,我们可以悠然自得地在骑楼中穿梭,不用担心被雨水淋湿衣裳;夏季的烈日也无法阻挡我们出行的脚步,骑楼为我们提供了一方清凉的庇护所。骑楼的存在,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从容不迫,更加充满情调和韵味。</p> <p class="ql-block">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那些曾经熟悉的骑楼或许已渐渐消失在时光的长河中。但它们在我们心中留下的印记,却如同璀璨的星光,永远熠熠生辉。每当想起那些在骑楼下度过的日子,心中便涌起一股温暖的情愫。</p> <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岁月更迭,赣州的骑楼虽已不再如往昔般遍布,但它们所承载的那份情感,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怀念,将永远在我们心中流淌。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们还能在记忆的深处,寻找到那片为我们遮风挡雨的骑楼,寻找到那段纯真美好的时光。让我们珍藏这份记忆,让赣州骑楼的温暖永远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p> <p class="ql-block">同学为此填词一首:</p><p class="ql-block"> 《江城子.忆骑楼》</p><p class="ql-block"> 儿时街巷雨初晴。旧楼亭。意难平。昔日骑楼、长护我仼跑停。多少时光悠且乐,常念起,满含情。</p><p class="ql-block"> 如今故地觅无凭。绪飘零。向谁倾。檐下当年、躲雨笑欢声。欲问骑楼何处在,淅沥雨,忆廊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