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天的岁月 激流澎湃的征程一一重读权威党刊对我父亲历史的部分记载

漆海发

<p class="ql-block">今天是父亲节(目前,中国官方没有设立正式的父亲节日期,但中国大陆民众习惯在6月第三个星期日庆祝父亲节),有人说,我们的掌心留着父亲的温暖,血管流淌父亲的激情,脸庞再现父亲的青春,眼神继承父亲的刚毅。</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以阅读相关我父亲历史资料的方式来怀念我父亲。</p><p class="ql-block">我父亲漆松林,在党的权威历史资料中能够读到他的名字,我为之感到骄傲。</p><p class="ql-block">在有的革命回忆录中读到讲我父亲的情节,以后我再另写文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一摘自《何耀榜传》:</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大别山武装斗争是辉煌壮丽的一页。在新中国成立前的28年里,这里红旗不倒,斗争不断,高潮迭起,英才辈出,与井冈山、太行山一起,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三大名山。</p><p class="ql-block">注:何耀榜,192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何耀榜口述反映大别山三年游击战争的回忆录--《大别山上红旗飘》,向人们展示了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和共产党人威武不屈的精神风貌,教育和影响了共和国一代又一代后来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一地理简介:</p><p class="ql-block">位于团风北部的大崎山是大别山主脉,矗立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素有鄂东泰山之誉。</p><p class="ql-block">大崎山位于团风、罗田、麻城交界处,之主峰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贾庙乡境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一摘自《中国共产党与团风革命》:</p><p class="ql-block">红28军与大崎山根据地</p><p class="ql-block">红28军进团风:</p><p class="ql-block">1936年初,红28军军部参谋林维先率领一个加强连,化装成国民党32师别动队,袭击上巴河据点,歼敌大部。战斗结束后,漆先庭派孙楚先向林维先汇报团风杜皮地区党组织坚持地下斗争的情况。</p><p class="ql-block">恢复贾庙区委:</p><p class="ql-block">1936年3月,鄂东北道委书记、红28军82师政委方永乐率领244团、特务营和手枪团一部,在林维先的引导下,来到贾庙,与老党员漆先庭、林道生、林少海、漆松林等接上关系,恢复贾庙区委,指定漆先庭担任区委书记,从部队抽调石坤山、杨德茂等9人组成便衣队,留下保卫区委工作。</p><p class="ql-block">组建黄冈便衣队:</p><p class="ql-block">1936年4月,漆先庭到安徽柴山堡,找到鄂豫皖省委委员、红28军政委高敬亭(此时省委无其他成员),要求红军再次派人保卫地方工作。</p><p class="ql-block">高敬亭从部队抽调10人组成“黄冈便衣队”,任命汪少川为队长,张建月为指导员。不久,便衣队扩大为3个分队。10月,“黄冈战斗1营”编入红28军82师特务营。1936年秋至1937年春天,“黄冈战斗2营”成立,编入红28军82师244团为新2营。</p> <p class="ql-block">反围剿斗争:</p><p class="ql-block">同年6月,高敬亭亲自率部袭击国民党贾铁乡乡公所,击毙乡长熊瑞安。汪少川率便衣队袭击百福寺保卫团,击毙团总方和甫。同时,进行杜皮望军寨、贾庙接天山、金鸡坳、陈家畈以及马曹庙方家城墙、回龙山白羊山一系列战斗,给国民党“围剿”的102师以有力的打击。这一切都极大地鼓舞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斗志。</p><p class="ql-block">中共黄冈中心县委成立:</p><p class="ql-block">1937年初,按照高敬亭指示,由黄冈便衣队长汪少川组建中共黄冈中心县委,汪少川和漆先庭为中心县委书记。</p><p class="ql-block">中心县委将贾庙区委改为“黄冈一区区委”,还相继组建“二区区委”(属新洲)、“三区区委”(但店至上巴河一带)和“四区区委”(亦属新洲),任命刘天元、林实存、王福堂分别担任区委书记,成立3个便衣分队。</p><p class="ql-block">经过发动群众,打击反动势力,中心县委将群众基础好、红军进出安全的杜皮七冲(孙家冲、何家冲、船石冲、魏家冲、东冲、南冲、黄细冲)连成一片,建立了稳定的根据地,当时称“七冲贯顶”。</p> <p class="ql-block">支援红军开展游击战争:</p><p class="ql-block">扩红:1936年,“黄冈战斗1营”编入红28军。1937年1月,高敬亭在杜皮铁冶八方碾屋交给漆先庭一批枪支和银元组建“黄冈战斗2营”,由在杜皮养伤的红军团长梁从学(人称大师傅师长)负责军事训练,漆先庭为指导员,体现了军地合作的良好关系一一当时叫“军民一家人”。</p><p class="ql-block">成为红28军后方基地:</p><p class="ql-block">在红军(或便衣队)战斗中,农民即送干粮,送茶水,有时打着“嗬伙”助威。战斗结束,群众就将红军伤员抬到安全地方安置,并进行医治和调养。特别是根据地不少人民冒着身家性命危险,保护红军伤病员。红军的给养除了战斗缴获外,大部分来自地方筹集。1937年11月,在杜皮建立的“红军被服厂”就是把没收地主和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布匹,及时加工成被服供应红军。</p><p class="ql-block">把最后一粒米送去当军粮,把最后一个儿子送去上战场!</p><p class="ql-block">从1936年3月起,团风北部山区成为红28军与中央完全脱离联系、坚持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后方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国民党疯狂反扑:</p><p class="ql-block">国民党对团风,特别是对“七冲贯顶”的杜皮根据地极端仇视。从1937年5月起,国民党抽7个师约7万人,加上省保安7团、8团及省自卫大队进驻团风各水陆交通要道,仅贾庙就驻有一个旅。6月18日起,对杜皮“七冲”的老百姓实行搬家并村,加强“保甲制度”,实行“五家连坐”;对红28军、党组织和革命群众实行驻剿、围剿、追剿、堵剿、清剿。叫嚣“车尽塘中水,挖尽共产根”。在此情形下,红28军及汪少川率领的黄冈便衣队不得不撤离团风,中共黄冈中心县委及各区委,也只好分散隐蔽下来。中心县委负责人漆先庭、林少怀、程鹤鸣等化装转移到浠水何家寨。</p> <p class="ql-block">贾家塘谈判:</p><p class="ql-block">1937年9月18日,汪少川向漆先庭等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国共两党建立统一战线,两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决定。</p><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初,汪少川、漆先庭等与国民党当局派出的代表丰雪华等在贾庙贾家塘举行谈判,达成立即停止对对方攻击等协议。宣传党的“团结抗战”主张,为集中到黄安七里坪的红28军筹集粮饷。经与国民党政权交涉,被关押在贾庙碉堡里的漆少川等一批“政治犯”获释。汪少川率便衣队接出分散在各地养伤养病的红军指战员,带去黄安七里坪集中。</p><p class="ql-block">1938年1月9日,漆先庭、林少怀等中共黄冈中心县委成员全被召到七里坪学习,以适应抗日战争的新形势。中心县委大部分干部编入新四军第四支队(红28军改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一大崎山革命根据地大事记</p> <p class="ql-block">一一红二十八军和黄冈中心县委部分领导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