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私心与责任心的区别</b></p><p class="ql-block">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怎么回事呢?当我们父母通过群体视域、学校视域来看孩子:他的成绩不行,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学;他纪律太差,不会听讲;他搞不好师生关系,性格不行;他太笨了太偏科了,他就是达不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群体标准是至善至美的,起点就是终点,我们一直在努力帮助孩子拔高拔高再拔高,不能允许他在任何方面落后于人。所以在孩子学习这个问题上,孩子的很不完美需要我们父母来操心,监督,管理。可往往到最后我们就会发现,上学和学习成了家长的事,家长每天开着24小时人工监控器完全操控着孩子。拗着劲儿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孩子自己生长发展的火给干灭了,把孩子的个体性独立性给扼杀了。学习成了父母和孩子矛盾的点,一触就炸。不谈学习不是不炸,是还没上升到学习这么重要的程度上来。考上大学离开家的孩子,为什么一回到家只能平稳度过三天,之后也就炸了呢?父母的焦点从学习上集中到了生活、作息等一些习惯上来了,开始各种看不惯各种唠叨。工作后的孩子和父母的焦点又集中到恋爱上婚姻上孙子辈的养育上,还是会不断的炸。养个孩子太不容易了。照这架式养出来的孩子也不敢轻易走进婚姻生个孩子了。</p><p class="ql-block">父母看孩子的起点要从个体出发,允许孩子拥有独立人格,有他个性化的表达,有他的私。杨老师这期深研班讲到一个点:学习从一开始,它就完全是一个自私的行为。学习是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而自动生发出的一种能力,完全是为他自己谋福利的。学习一定是基于私心而不是责任心。在我们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公家的事对待时,哪个小孩愿意为了别人的利益主动约束自己?他做不到的。</p><p class="ql-block">责任心是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后果,不推诿不逃避。它更长远的意义还在于:不仅能承担自身的责任,以后还能承担起更多他人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学习在一开始并不是孩子要承担的责任,学习一旦变成责任了,就从自发自觉变成了“应该”、“必需”,孩子的主体性一下子就像翻到了硬币的另一面——被动了。学习是自己的私事,甚至是终生的私事。父母在这件事上只是帮忙的,给他提供物质供给,提供环境支持。</p><p class="ql-block">在家庭这个结构里,父母更多要给予孩子的是爱,信任,尊重,理解,支持;为孩子创造一种家庭文化,给予他品格上的真善美的熏陶。当孩子有了这种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品质,他才更容易更主动进入到学习这种行为里,去追求他最大的私,最大的利,直到他的私不断扩大范围,把更多他人的苦难、他人的利益也纳入到他的私里,变成他自己的责任,从而在群体里表达出最大的公。</p><p class="ql-block">所以没有私就没有公,不满足私的需求就发展不出来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就不会产生责任心。更进一步,没有个体真善美的表达就不会有群体真善美的呈现,没有个体的责任感就不会有社会的责任感。这是我们父母要扭转的一个认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父母的私心</b></p><p class="ql-block">父母要从孩子的学习里得到什么?</p><p class="ql-block">让孩子有好的学历、工作,好的婚姻、生活,好的人生、成就。我们真是完全为了孩子吗?那为什么孩子不学习了,我们不想告诉别人?为什么我们急得到处学习,以身作则给他提供好的人生模板?为什么孩子任何一点的好转都让我们心底开花喜形于色?还是私,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私。只不过我们在满足自己的私之前需要明白一个基本前提——是否是分清边界的,尊重个体的?是群体意志的集体叙事还是个人意志的个体表达?</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还是无意识地遵循群体标准,还是通过集体叙事的方式去实现我们的私,那我们就会严重越界,变成一种控制的力量,把孩子的学习就变成了我们父母的事,家庭的事,公家的事。学习这一行为就变成了一种家庭责任,变成了必需要圆满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那么做为孩子,他就会被家庭的亲情绑架,也被学校老师的声誉绑架,也被主流社会的文化绑架,学习变成了一种集体劳动。他还哪来的主体性主动性呢?</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父母觉醒了自我意识,首先会发展自己的主体意识,形成自己的边界概念,开始懂得尊重个体的独立性、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就不会把手伸进孩子的私人领域,去把他的学习当成公家的事来操心和控制。我们只是把自己的私扩展出去,愿意以协助者的身份站在孩子身边,看着他犯错,改正;看着他跌跤,爬起,看着他一点点成长起来。在他需要时扶一下帮一下,把最终的选择权还是交给他。我们自己消化爱背后的担忧,焦虑,甘愿同频孩子的喜怒哀乐,维护他的私,他的利,允许他以自己的方式去发展他私的范围,允许他以孩子的身份慢慢长大。我们不着急,不埋怨,不代劳,不控制,这种私的表达呈现出来的其实是公,是我们父母真正为孩子的生长凝心聚力的爱。世上也只有这一种爱是指向分离的。我们对孩子的所有倾情付出,都是为了孩子在离开父母后能幸福地体验他的人生,能创造属于他的精彩世界。</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父母要扭转的第二个认知:给孩子创造有私的家庭结构和良性关系模式,给到他个性表达的机会,让他活成独一无二的他自己,不要用集体叙事的方式给孩子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p><p class="ql-block">朋友的孩子在高考前两个月开了自己的小店,生意很好。孩子精神状态也变得饱满热情,积极乐观。父母为孩子挡住了所有来自亲朋好友以关怀为由的各种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埋怨、责骂,为女儿个性的表达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地。</p><p class="ql-block">我女儿在家养了一货架爬虫,每天精心打理,喂食。她甚至还买了一本《宠物医生手册》。我翻了下,太专业了,里面讲宠物的各个系统的疾病,什么症状,怎么用药,怎么手术……一点不亚于医学院专业教材。她没有学学校规定的课程,可她没有停止学习,她也在生长,按她的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非指导性教育</b></p><p class="ql-block">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自己也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最近这句话很火。尽管我们每天借由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情感模式在表达着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的关系状态,我们的内在思想,但我们仍然无法全面地认识自己。当我们评判别人时,其实是在反射我们自己内在的矛盾。你会说,不对呀,我看到一个人很自私,难道我也自私吗?可我并不自私啊。是的,我确实不自私,但我内心对自私和善良很敏感,有着强烈的分别心。而这个分别心就让我看到自私的人时就开始愤怒,抱怨,充满恶意,这一瞬间我就变得不善良了。在我把自私埋藏在心底的时候,我就变得无法为自己而活,无法活得坦坦荡荡。只有在我们把自私和善良都整合到自身后,我们才不会总委屈牺牲自己,当老好人。交喜欢的朋友,做喜欢的事,最大限度做到共赢。让别人高兴的同时我也高兴,即不批判别人也不委屈自己。让好和坏、善和恶都存在于内心,坦然接纳。我的眼睛所望之处,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芸芸众生都是千万个我,是我的千万个面相。所有的修行都指向这一处:文学家说你对我的千般解读构不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佛家说未开悟前我渡众生,开悟后众生渡我;道家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心学说心外无物。(摘自晓航心理学)</p><p class="ql-block">在家庭里我们看自己的孩子。孩子只是通过他自身在表达着这个家庭的生活环境,表达着父母的对他的教养方式。父母能教导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技能型知识,而绝大部分东西是以非指导性的方式传递给了孩子。非指导性教育的力量远远大于指导性教育。我们父母从来都是不教而教,孩子的行为习惯人格品质也从来不是用道理堆积出来的,那是长期跟随父母潜移默化而习得的,是被家庭文化熏陶出来的。</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看不惯孩子很多毛病,想一想,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借由孩子要让我们看到我们为孩子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生长环境,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在的矛盾,看到我们的分别心。鲠在喉的那根刺,就是我们对不好的这一部分的不接纳,因为我们习惯了只接纳好的对的正确的,不好的不完美的这一部分无法整合到我们内心,入不了我们法眼,什么时候看到,什么时候都会刺痛我们的神经,让我们焦虑,愤恨,无法接纳。</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我们讨厌的东西出现在孩子身上?一是反强化:不接纳的将永远存在。我们通过指导性教育手段不断拨乱反正,试图用好的对的东西去消灭坏的错的东西。但任何存在的东西是消灭不了的,它已然构成了客观存在。我们父母的注意力焦点定格在这些问题毛病上,不断强调纠正,最后反而长在了孩子身上。二是我们的不接纳,我们对孩子的不信任,不尊重,不喜欢,以非指导性的教育方式浸透到了孩子的人格里,孩子也开始不相信,不尊重,不喜欢我们父母,不接纳我们身上的问题和毛病。甚至是带着这样的人格特质进入到群体里社会里,以对抗和冲突的方式存在着。这个闭环循环的结果就是:一个人终究活成了他讨厌的样子。</p><p class="ql-block">非指导性教育最大的力量就是指向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人格的形成。我们父母的自我意识不觉醒,不发展,我们压根就意识不到,我们会把自己性格里品质里的一些什么东西在什么时候就过继给了孩子。你倒是希望他得善果,那你给他人格里种善因了吗?</p><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非指导性教育的方式,非指导性教育的力量。而非指导性教育最终指向了我们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不在于我说着什么样的道理,做着什么样的事。我的人格是否走在完善的路上?我的自我意识是否在不断向外扩展?我是否时常感受到幸福?我是否自信自尊积极乐观坚韧不拔?我是否在终生学习不断探索自我?我是否求真求善审美人生?我是否全然接纳自己个性化的特点?杨老师说,你不用告诉孩子什么是尊重,你去尊重他就行了。你不用告诉孩子什么是爱,你去爱你的爱人,父母,爱你身边的人就行了。你不用问孩子有没有信心去面对考试,你去坚定地面对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就行了。目标放在自我成长上,我们向上生长的状态就是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这种非指导性的教育就会自动引领孩子进行自我概念的定义,激活他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他个性的形成,最终内化成他的人格。</p><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不是寄希望于孩子成龙成凤,而是父母的自我教育,自我救赎,与孩子同步成长。那么学校教育指向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训练。孩子只有首先在家庭教育里被唤醒了自我意识的发展能力,被滋养出了诚实友善的品质,能够真实的做他自己,那么,一个真实的人,去追求真正的知识,以达到他真善美的目标,三点连成一线,也就进入了消灭无知的轨道,进入了自明的状态。孩子一旦进入这个结构里,他就走向了成人成才的道路了。这是我们父母要扭转的第三个认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家庭结构</b></p><p class="ql-block">杨老师特别精彩的一段话:孩子的人格特征表述的就是我们的家庭结构和家庭运转机制,这个结构和机制其实是反应在一种关系结构里。孩子的生命状态和生命意义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达出来的。要想孩子改变,我们需要从这种关系结构里解构再建构。这就和董老师的两大理论支点——爱和关系,殊途同归了。</p><p class="ql-block">父母,孩子,老师,学习,能排出两套很有意思的逻辑关系:</p><p class="ql-block">学习是孩子的事,是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对事不对人。老师只关于学习这件事和孩子进行教育示范沟通交流,不能因为学习不好而否定孩子的人格,不接纳孩子这个人。</p><p class="ql-block">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人和人的关系。家庭里的学习问题是要对人不对事。我要关注孩子人格、特点,孩子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状态。也就是杨老师讲的:孩子在和学习谈恋爱,我们父母是要促进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代替,监督,控制,打压,更不是阻挠,破坏,拆散他们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也一样。工作中对事不对人,事没做好不否定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人格,而是就事论事,改变方法,继续去做。生活中对人不对事。关注我们内在的需求,感受,精神状态,以及我们人格的完善。人自身价值无限,且人的社会价值也在于我们自己如何来定义。做事只是我们体现价值的方式,事的价值是人创造的,人永远大于事。这种观点让人迅速变得有底气了,硬气了,霸气了,这就是人的主体性,也是董老师讲的七道门之一,做人做事要分开,谁的事要分开,关系结构要分开,人和事的价值要分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系性质决定关系状态。权力关系说明你的价值观是以权力为基础,那么你的教育,生活,你的思想,方法都以权力方式呈现出来。交换关系说明你将人物化,进入到了物与物交换的语境里了。关系性质决定了你的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所以调整家庭结构也就是调整你的关系性质,关系性质的改变来自于发展你的自我意识,重塑你的价值观,完善你的人格。一个人从内在开始变化,自然就改变了价值观,改变了信念,改变了思维结构,进而改变了外在关系性质,改变了语言结构,改变了你的存在方式和表达形式。所以,你是谁?你过得怎么样?你是否实现了你对孩子那样的期望?认识你自己,真的是人一生要面对的课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