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是父亲节,这也是我最思念父亲的时候。父亲离开我十年,也就寄托着女儿十年无尽的思念。父亲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印记在我的眼前、我的脑海、我的心里。世上谁都爱自己的爸爸,可是我是更加爱之深,因为爸爸不但是我严爱有加的父亲,他还是我终身难忘的恩师……。</b></p> <p>爸爸六十岁退休留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爸爸1951年师范学校毕业,就离别家乡来到赣榆县,从教四十年一直到退休,毕生奉献在三尺讲台,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就说我们家吧,我妈妈和我还有弟弟,先后都是他的学生。他最喜欢的职业也就是教师,从小读过私塾,小学成绩好保送初中,上过师范学校,六十年代初期函授中文本科毕业,写得一手好书法、好文章。每逢他的语文课,同学们都会听课入迷,无论乡音如何,只要进了教室都是流利的普通话授课。听说1963年全校两个毕业班,中专高中一共考取13人,他带的班就考了12人,这也是在他任语文课和班主任所努力的结果。在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曾经获得许多“优秀教师”称号,退休前也是多年的市、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常委。</b></p> <p>1952年爸爸工作照</p> <p>1957年爸爸工作照</p> <p>1962年爸爸工作照</p> <p>1988年爸爸六十岁工作照</p> <p>二岁时和爸爸留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爸爸热情开朗,待人真诚,凡是与他相处过的人,无论是领导、同事、学生、朋友以及家族的亲属,大家都特别喜欢他,具有很高的威信。他也最喜欢帮助别人,那时候学生住校,头疼感冒肚子疼,都要喊他去给针灸治疗,男同学理发,女同学剪头都是爸爸的活儿。记得有一次许多学生得了“红眼病”,他就每人一盆热水,头盖衣服用蒸汽治疗,几次后竟然都痊愈了!只要大家有困难最先就想到找他解决。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爸爸经常会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学生。有一位烈士的后代的学生,因为生活困难,先后两次退学回家劳动,父亲都跑到田地里去劝说他返校学习,他说:“您是烈士的后代,您不上学我对不起您为革命献出生命的父亲!”,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学习,后来就成为了我们市里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爸爸就因为具备这样的敬业精神,为此他也深受学生们的爱戴,爸爸老年时期,许多学生经常前来看望他老人家。</b></p> <p>八十年代爸爸无锡留影</p> <p>八十年代爸爸泰山留影</p> <p>八十年代爸爸留影</p> <p>八十年代政协组织参观抗日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爸爸是个具有传统文化的人,这可能与他读私塾,接受儒家文化教育有关。他在我们老家是有名的大孝子,爷爷去世早,奶奶守寡带着他和姐姐妹妹,从小我就耳闻目睹到爸爸对奶奶和两个姑姑那浓浓的亲情,老家村支书曾经说过“好儿不要多,一个顶十个”,以此称赞爸爸的孝顺。爸爸对妈妈也是处处尊重包容,相濡以沫,从小我们的家就特别的温馨。俗话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令我受益一生。</b></p> <p>1976年全家福</p> <p>1978年全家福</p> <p>1988年爸爸退休时留影</p> <p>1988年爸爸妈妈家中留影</p> <p>1990年爸爸妈妈</p> <p>1990年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爸爸也是最疼爱孩子的父亲,小时候因为妈妈去上卫校,把我放在大姨家,爸爸和我说过,每次去看我分别后,都要恋恋不舍流泪步行几里路。在我记忆中,小时候我和弟弟,总是盼望爸爸下班,因为就会吃到爸爸买给我们的桔子,点心等美食。在我们生病的时候,辛苦的守候在我们身边。记得文革时期,他带领学生徒步北京串联,回来给我带来五个漂亮的的有机玻璃发夹,女同学们羡慕极了,还有我和弟弟生平第一次吃到的香蕉,虽然因为天冷,外表都发黑了,可仍然是终生难忘的美味。</b></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爸爸在上海弟弟家</p> <p>九十年代爸爸家中留影</p> <p>九十年代爸爸和孙女留影</p> <p>九十年代爸爸自己象棋对弈</p> <p>九十年代爸爸妈妈</p> <p>一九九八年爸爸七十岁生日(爸爸自己书写寿字)</p> <p>1999年爸爸在我家留影</p> <p class="ql-block">爸爸在我工作办公室留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爸爸也是我见过最严厉的父亲,从小父母因为工作两地分居,妈妈年轻时曾经患过肺结核,为了我和弟弟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都是跟随爸爸生活。记忆中爸爸除了每天除了繁忙的教学工作,还得负责照顾我和弟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他是又当爹又当妈,超出了常人的辛苦。当然爸爸管教子女也是最严厉的,他会说“棍头出孝子”,从小严格要求我们,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礼貌礼仪,必须按照老祖宗的规矩做好。他还要求孩子多读书,如“四大名著”“唐诗宋词”等等,注重练习写字做作文,稍有疏忽就严厉批评,有时候还会挨揍,就这样小时候的成绩一直很好,记得我九岁时三年级就获得过全校钢笔字第一名。文革期间特殊时期,爸爸又开始注重我的生活技能学习锻炼,比如做饭洗衣服,剪头理发,收拾家务等,他用镜子指导我在他的头上练习理发,还花钱高价买了一台缝纫机,对照裁剪书自己先学习,再手把手地教给我,要求孩子练就生活本领,以便能应对生活中的“未知数”,于是,我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各种做饭技能,什么饺子、包子,油饼等等,并学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裁缝。记得每当学校寒暑假,爸爸就会立刻把我送到几十里外农村大姨家,到那里去参加劳动锻炼吃苦……。就这样在爸爸的“重压”之下,虽然生长在机关干部家庭,可是我却被锻炼成为了吃苦耐劳的人,为此我特别感激爸爸,是他老人家的严厉培养了我,使我具备了较强的生存能力。而我弟弟也被爸爸培养成为国内外医学双博士。</b></p> <p>2002年妈妈七十岁生日</p> <p>2004年爸爸连云港留影</p> <p>2005年爸爸妈妈</p> <p>2007年爸爸八十大寿</p> <p>2007年全家福</p> <p>2011年爸爸妈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爸爸是个聪明能干的人,从我记事就没见过什么事情难倒过他,他一生爱书,阅读书籍百看不厌,到生命的最后也读书不止,并且把家里所有的书都看破了。同时还擅长篮球,田径短跑,年轻的时候经常参加比赛活动并多次获奖,五十年代曾调他县体委工作,因他舍不得离开教育岗位而拒绝了。他初期的学生现在都八十多岁了,他们都回忆说爸爸就是他们的篮球启蒙老师,因为那时候赣榆县文化比较落后,没有人会打篮球。他生活能力也很强,理发,裁剪,修自行车,做木工等等,样样都是一把好手,每年麦收季节去农村去割麦子,就连当地农民都称赞他的割麦子速度。其实我最明白,他的吃苦耐劳,积极奋进,都源自于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b></p> <p>1957年爸爸参加县教育系统篮球赛获奖</p> <p>海州师范老师同学参加市人代会代表</p> <p>1981年县政协会议</p> <p>参加青口一中高中毕业留念</p> <p>县政协常委视察工作留影</p> <p>县政协视察工作</p> <p>市人代会同学合影留念</p> <p>市第七届人代会合影留念</p> <p>市第八届人代会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亲爱的父亲给了我生命;敬爱的恩师教育我成人,千言万语说不完恩情的记忆;千思万想,道不尽思念的情怀!正如刘和刚在《父亲》里所唱的肺腑之言:“这辈子做您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