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少林寺

小学生

<p class="ql-block">北少林寺,原名“法兴寺”,是元代雪庭福裕禅师分设“五少林”中唯一以“少林寺”冠名的下院。元代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由仁宗皇帝赐名“北少林寺”。北少林寺地处天津蓟县盘山东南麓“中盘”的开阔山坡上,始建于魏晋时期,是蓟县县志记载的当地最早的佛教寺院,也是天津最早的寺院。在清代,北少林寺受到重视,乾隆皇帝曾三十一次莅临,有“南少林寺在嵩山,北少林寺在蓟州”的说法。1992年,北少林寺现存的山门基址、碑刻、古塔、摩崖石刻,被列为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为禅宗之始祖,其禅宗的特点在于简单、朴实,与唐宋时期建筑风格类同。北少林寺的建筑风格也基本保持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选择以唐代的斗拱形制来作为规划,唐宋的屋顶高度较清制屋顶平缓,檐柱比例较为粗犷。重建的北少林寺占地面积310亩,建筑面积达到10000多平方米。主建筑群从进口处依次包括: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达摩殿、观音殿、福裕殿、护法殿,还包括禅堂、斋堂,以及东、西配殿等。此外,还建有放生池、戒坛殿、大禅堂,并将建设三座面积不等的广场,恢复建设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少林药局。在山门外,还建立了一个以介绍少林文化传承和佛教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展示中心。</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元朝时期,崇尚道教,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道教造云子派其徒张志格到处选择观址,最终选中了盘山。之后,道教一行人改名栖云观。元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上方长老巢云威,与那摩大师、少林雪廷福裕禅师一起,到大都(北京)面见元仁宗,元仁宗降旨将栖云观恢复为僧院,更名“北少林禅寺”。雪廷福裕禅师便教寺中的和尚修习少林武功。</p> <p class="ql-block">明代奏赐北少林之额,明成化乙丑、嘉靖丁亥均有重修;清顺治九年,重修了多宝佛塔;康熙年间僧人本住对寺庙进行了修缮;乾隆十年敕修大殿,并御书“弹指神趣”匾额。</p> <p class="ql-block">清朝以后,北少林寺的习武活动由公开转人地下,逐渐走向了下坡路。据《蓟县县志》记载: “民国初年,县内僧尼及居家修行者日减,</p> <p class="ql-block">1939年,群匪盗强行进人寺内,寺内珍贵物品被洗劫一空。1942年,日军清乡围剿抗日武装时,北少林寺被焚烧。从此,北少林武术散落民间,主要依靠天津蓟县公乐亭的商家传承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将盘山划作“无人区”,盘山多数寺庙毁于这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林寺划归官庄镇砖瓦窑村使用,村民陆续在寺庙基础上建房,使原有的平面遗迹遭到破坏。</p> <p class="ql-block">多宝佛塔</p><p class="ql-block">多宝佛塔,明崇祯七年(1634)兴建,清顺治九年(1652)落成,高九丈,砖筑十三层。‘′位于北少林寺的半山腰,需要沿着土路走至山腰下,山上橡树叶已落满一地。通往多宝佛塔并没有明显的路,但途中偶尔还能见到用石头砌成的台阶,大都夹在乱石之中,这是北少林寺被日本鬼子烧毁之前通往多宝佛塔的台阶。走上宝塔所在的平台可以看到,塔的基础是由条石垒砌而成,约2米多高,塔身为八角形。塔东侧竖着一块写有“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牌子。从塔后身顺着石头砌成的台阶向上爬去,可以看到宝塔饱受沧桑的“身体”。塔身原本的白色已变成一块块不平整的“斑迹”,建塔的木材裸露在外,之间的缝隙有大有小。</p> <p class="ql-block">重建</p><p class="ql-block">天津北少林寺是河南少林寺祖庭住持释永信认定历史记载最明确的少林寺分院,但遗址在对日抗战中被炸毁。在释永信主导下,由清华大学与台湾刘培森事务所重建。</p><p class="ql-block">北少林寺最新调整的规划方案由清华大学和台湾的一家设计所联合完成,其整体计划理念发扬禅、武、医、艺的传统价值,践行少林的生活哲学,同时融合传统文化与时代创新精神,使北少林成为一处自然、安详、朴实的修行圣地。</p> <p class="ql-block">按释永信大师的设想,新建的北少林寺占地面积310亩,建筑面积将达到10000多平方米。主建筑群从进口处依次包括: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达摩殿、观音殿、福裕殿、护法殿,还包括禅堂、斋堂,以及东、西配殿等。此外,还将建有放生池、戒坛殿、大禅堂,并将建设3座面积不等的广场,恢复建设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少林药局。在山门外,还计划建立一个以介绍少林文化传承和佛教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展示中心。</p> <p class="ql-block">历史起源</p><p class="ql-block">根据历史记载,元朝初年蒙古大军南下,荼毒生灵。时任少林寺长老的雪庭福裕日夜奔走,劝说蒙古人以慈悲为怀。在他的领导下,分别在和林、蓟州(天津蓟州区)太原、长安、洛阳等地设立“五少林”,除蓟州的以外,皆不以少林寺命名,蓟州的北少林寺正是以“北少林寺”命名的少林寺,其后,雪庭福裕的弟子奏请批准的少林寺护寺下院共有23所,皆在中原地区,也各有独立寺名,从未见到以“少林”命名的。</p><p class="ql-block">少林寺,这段真实的历史,在1336年所铸造的大铁钟上有明确记载。康熙皇帝两次幸临,乾隆皇帝31次常住,让北少林寺一度声名显赫。</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在盘山,盘山历史悠久,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曾被列为全国十五大名胜之一。盘山距蓟州十二公里,它座落在北京正东九十公里的燕山南麓,处于京、津、唐、承四角交汇地带。</p><p class="ql-block">“连太行,拱神京,放竭石,距沧海,走蓟野,枕长城,盖冀州之天作,俯临众壑,如星拱北而莫敢与争也”(乾隆《游盘山记》)。由于参与盘山北少林寺佛道之争的那摩大师、少林雪庭福裕禅师先后被元朝皇帝封为国师,极具影响,盘山诸多禅寺,各寺与北少林寺的关系非同一般。</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建国后,盘山北少林寺划归官庄镇砖瓦窑村使用,村民陆续在寺庙基础上建房,使原有的平面遗迹遭到破坏。2007年12月份开始重建,重建规划方案几经调整,2009年5月末,北少林寺的重建已进入实际运作阶段,平整土地等前期工程已拉开序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