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缅怀父亲!(2024.6.16)

黄健求

<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父亲</p><p class="ql-block">农历1960年冬,在我14岁的时候,父亲因为饥饿离开了我们,因为年龄小,父亲留给我的记忆也不是太多太深,限于农村的落后和家庭的贫困,父亲从未进过照相舘因此也没有留下照片,留给我的只有记忆中的父亲。最早是1950-51年的一个冬天,父亲带我去两市塘粮食加工厂买猪饲料—-米糠。那天去得很早,天未亮就到了粮食加工厂排队,由于人多拥挤,在排队等候时有人踩了我的脚后跟,结果发痰,一个冬天都未好,衭子上常常留下破了冻疮的的血水。</p><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父亲,第二件事是:大概在1952-54年,我上小学了,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左耳流脓,为治疗耳病,父亲带我去宋家塘看郎中,回家到京玉亭时刚好遇上堂哥满喜乘汽车去长沙转车去东北上水利学校,听见他在车上喊“三爷”。</p><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父亲,第三件事就是“走人家”,逢年过节父亲会带我去外婆和姨妈(干妈)家作客,常常是上午去外婆家,吃了中饭后去姨妈家,姨妈姨父总想留我们住宿一晚,我小时候离不开家,不愿在外住,常常快天黑了闹着父亲带我回家,父亲没办法,只好带我(有时是背着我)摸黑走回家。</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年纪大了,父亲在记忆中多了起来。因为我是家中大儿子,父亲的活动,带我参加就多一些。虽则父亲心中也想儿子读书有出息,但父亲是个农民,更多地是影响和培养我长大成个好“农把式”。父亲插秧带着我,父亲也教过我犂田耙田,不到十岁的我插秧成了好把式,但犁田耙田技术未到家。</p><p class="ql-block">父亲喜欢捞鱼网鱼,在我8-9岁时父亲常带我出去捞水中丝草喂鱼。后家里置了鱼网,父亲也带我去京玉亭马路边摘桐子,用桐子汁染鱼网。第一次父亲带我去太塘打鱼,空手而归,这时父亲为了我高兴,最后就从自家塘里网条鱼回家让母亲做给我们吃。平时生日,父亲也会带我去毛塘打“逗草鱼”给我们过生日。过10岁生日,父亲特意干了“丁板塘”捞鱼给我过生日,母亲还杀了一只鸡给我满“炮岁”。</p><p class="ql-block">十岁那年,金姐考上邵东一中上初中,父亲用箩筐挑着姐姐的行李,和母亲一起并且带着我一起去送金姐上学。中午在两市塘饺面馆吃饺子,记得是一角七分钱一碗,十七个饺子(馄饨),吃得肉香汤辣、味道特佳,后来在邵东再没有吃到过那样的饺子。</p><p class="ql-block">两年后,我也考上一中初中,父亲也是挑着箩筺送我上一中的,那年初冬,父亲带着老桥来一中看我,给我送来了过冬的新棉衣,记得在一中校门口,父亲让老桥从身上脱下来给我的新棉衣,我穿这件棉衣上了初中、高中、穿着进了清华大学。</p><p class="ql-block">我上初中后,就是大跃进大炼钢铁。父亲作为农民工抽去炼钢铁去了,58年秋冬,先是下煤矿挖煤,到59年春夏又到双泉铺耐火材料厂运输队,每天来回70-80里,用独轮车往邵车耐火砖厂送两次“白泥”,干的都是强体力劳动。记得59年春节,老桥患病,母亲在家干着急,派我去白泥厂找父亲,13岁的第一次我走了二十多里路,赶到白泥厂,才知父亲送白泥去邵东了,我又沿白泥厂住邵东的路上去寻找父亲,结果在宋家塘遇上父亲,告诉父亲老桥病了,父亲把车送回白泥厂,连夜赶回家,第二天早上到黄陂桥喊来了李医生,李医生给老桥打了一针,发些药,说如果病好就好了,如果病未好我也没办法了。父亲当天上午又赶回白泥厂运白泥去了。好在老桥打针吃药后,老桥的病慢慢好了。医生当时说老桥得了脑膜炎,其实可能是感冒,要不病不会好得那么快。</p><p class="ql-block">记得59年暑假,我去白泥厂父亲那儿玩了几天,父亲那儿条件极差,但是还是尽力让我在那儿“玩好吃好”。</p><p class="ql-block">不到一年,因长期强体力劳动和清苦的生活,父亲的身体垮了,无法在白泥厂干重活,回来到村专业队干农活,秋冬,父亲身体更不好了,脬腫从脚到上身,母亲胆小人善,姐弟们年少又上学,家人无能帮救父亲,戍晚能救父亲,他也怕出事麻烦,眼看父亲饿得一天不如一天。</p><p class="ql-block">1960年元旦,一中为庆祝元旦杀猪中午打牙记,我分得了几块回锅肉,十二分饿馋的自己舍不得吃,想拿回家去给三岁的曙弟吃,晚上母亲把这几块回锅肉给重病的父亲吃了,父亲对我说:“健崽,你带回家给牙呷的肉,牙呷得比龙肉还好呷!”哪想到,这是父亲在人世间最后吃到的几片回锅肉。1961年元月7日(农历一九六O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父亲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限于当时极度困难的条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草草地将父亲葬于范家塘山自家祖地旁,2017年春因修建两廉路迁坟,将父亲的遗骨重新装入棺木,和母亲的棺木一起移葬凤泥山合葬,从而父亲和母亲才真正地入土为安,永远相伴, 愿父亲在天堂没有饥饿!(2020,6.25. 完稿)</p><p class="ql-block"> 2024.6.16. (星期日)父亲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