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学四年里,我的同桌均为同一人,他来自于农家,个头不高,却健壮有力。青春时光里他留给我的美好印象,是他那一直保有的农家子弟的朴实无华的品质,和外在开朗的性格。</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毕业四十年聚会的机缘,天各一方的同桌如同世间许多的人与事,因时过境迁,终会慢慢从彼此的记忆中完全淡出,毕竟风雨兼程的数十年里,没有任何波澜起伏故事发生的两个男生,相忘于江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p><p class="ql-block"> 生活、事业的不易,是年轻时的我们以拼搏之名鲜有联系的理由。走出校门,与同桌首次见面大概是毕业二十多年以后的事了。某天他回到故乡,有点突然地邀请我和几个同学小坐,用意是看能否对其外甥的小饭馆的生意有所照顾。那时我早已离开教育行业,回到我们城市的机关从事行政工作。接触发现,几十年教育职业的熏陶和年龄见长有关,同桌话语不多,性格变得安稳沉静,举手投足中散发出淡淡的儒雅的书卷气。</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见面,是毕业三十年重回母校的聚会。同学们都沉浸在相聚的兴奋之中,我只是与同桌有过简单的寒暄,然后忙着与其他同学高兴地交流。多少年后,翻看有着同桌的合影照片,心里有过些许的遗憾呢。</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曾经一群青春热血的莘莘学子,现均入花甲之年。今年春天,在热心同学的建言下,经在西安工作的组委会同学们的努力付出,毕业四十年同学聚会于五月下旬在古城西安隆重举行。</p><p class="ql-block"> 聚会安排的紧凑有序,第二天在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畅游快结束时,不知不觉中我与同桌落在最后。只见他举起手机,在为远在杭州的女儿录视频,分享一下同学聚会的美好。彼时,人生经历与故事相对陌生的我俩边走边聊。回忆起青葱岁月,我对64岁的同桌说,几十年了,你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学生时代快乐的样子。同桌抬头望向远方,停顿了一下,然后慢悠悠地回应着我的问题:人在对比中才有幸福快乐。那时上了大学,每天吃的饭,那么好的伙食过去在农村中都没见过。特别是以后多次回农村家中,与儿时的同学或小伙伴碰面,看到做农民的艰辛艰难,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p><p class="ql-block"> 从同桌口中得知,那时,为了家人团聚,他那大学化工专业毕业的太太调入到他所在子校的企业,谁曾想多年后企业境况不佳,退休时因在企业,太太的养老金并不是很高。同桌平静而知足地说,想当年,企业开始走下坡路,子校里有背景、有关系的教师,到了本企业效益较好的分厂。后来政策变化,所有自办学校统一划归地方管理,那些离开教育行业的教师悔之晚矣,退休后他们的养老金收入不足我的一半。同桌说自己没背景,反而一直在教学第一线,现在看来也算是有福吧。</p><p class="ql-block"> 本次聚会,组委会象征性地只收取每位同学300元,而组委会的同学们每人则缴纳2000元。聚会前后,耳闻了一些美好的故事,据说,除了筹备之初的辛苦付出外,也有组委会高风亮节的老同学自掏腰包弥补经费不足,或无怨无悔地出车出力等,也有外地来的同学为聚会努力自发地做一些付出。</p><p class="ql-block"> 聚会结束后,我还是听到了有关我的同桌一些充满温情的小片段:聚会前,专门远赴杭州照顾刚生下一对龙凤胎独生女儿坐月子的同桌得知后,主动要求自己也要尽地主之宜,并主动按2000元标准缴纳费用。聚会的头一天,同桌专程从杭州回到西安,聚会当天,他又早早地在酒店大厅接待同学。特别让人意外也令大家感动的是,座谈会结束后,他还为所有与会的老同学和受邀老师每人赠送的一份来自杭州的点心,表达他对同学之情的珍视。</p><p class="ql-block"> 时光催人老,流水花落去。但世间的有些美好却一直会在,它不因岁月流逝而消磨掉,比如我的同桌,尽管时光走过四十年,但他那朴实的品质,和他对人与人之间情谊的珍爱,始终未变。</p><p class="ql-block"> 想起一件趣事:妻的小外甥曾问我,三姨父,你的微信为啥叫“流年”呢?能为啥呢?我不过是偷懒,顺便用了自己QQ名的前两字呗,但我得给聪明调皮外甥一个充足的理由才能镇得住他,于是我飞速转动脑瓜,给他开玩笑道:</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姓刘(谐音),我的同桌叫新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