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抗战史诗

苍穹飞鸿

<p class="ql-block">  一一谨以此文献给父亲节和天堂里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在那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无数有血性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壮怀激烈,奋勇抗敌,用如雷的呐喊和如注的鲜血,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我的父亲孙清就是其中一员。</p> <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二年,正是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这年夏天,身为抗日游击队指导员并兼任老家盐河乡乡长的父亲,奉命回乡组织民众开展敌后抗日工作。刚回乡里第一天,就得到县城地下党组织的情报,说小鬼子和二黄(当时老百姓对皇协军的贬称)要下来扫荡。父亲立即让通信员通知队部和乡里干部以及部份群众代表开会,专门讨论研究反扫荡对策。会议地点选择在村东头的一李姓地主庄园。之所以选择在此开会,主要是庄园四面环水,相对隐蔽,还有这个李姓地主是个开明绅士,在他家开会也较为安全。</p><p class="ql-block"> 按照既定的开会时间地点,与会人员悉数到场。会议刚刚开始,负责警卫的一名队员,就急匆匆的跑进会场,小声的与我父亲耳语了一下,父亲随即出去进行察看,只见从东而来的一队人马,不走堆堤只走堆下,正朝着庄园这边悄悄逼近。机敏的父亲一看情况不对,立马转身回到会场,很镇定的告诉大家,有紧急情况,让大家不要慌,他来负责掩护,由副队长组织大家疏散转移。话音未落枪声就响了。父亲独自一人借着庄园的围墙,奋起向已经逼近的小鬼子和二黄进行还击。</p><p class="ql-block"> 待所有同志安全转移后,副队长气喘嚅嚅的跑来报告,说地主这一家人死活不肯走。而此时小鬼子和二黄已对庄园形成包围之势,父亲和付队长要想突围出去,庄园南面的吊桥是通往外面的唯一通道,但已被小鬼子和二黄火力封锁,庄园西侧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高梁地,唯有从庄园西侧水上突围。那知副队长不会游泳,是个旱鸭子。危急关头的父亲首先想到的是战友的安危。父亲大声的说,快跟我来!硬是背着副队长从水上突围到河对岸。</p><p class="ql-block"> 因为刚刚发过洪水,高梁地里积水很深。副队长人胖,踉踉跄跄的没跑几步,便一头栽倒了。父亲一把将他拉了起来,架着他继续向前突围,到了高粱地的深处,副队长再次跌倒,怎么拉也拉不起来,父亲急中生智,就手用地里的野草将副队长隐藏起来,自已孤身一人朝着西南方向突围,边突围边向小鬼子和二黄开枪,小鬼子和二黄紧盯不放的追了过来。</p><p class="ql-block"> 出了高粱地,便是一大片绿釉釉的水稻田。没了高粱地的遮挡和掩护,眼看小鬼子和二黄就要追了上来,父亲灵机一动,随手将身上穿的老白粗布褂裤撕扯下来,挂在一人多高的小树上。赤裸着全身,匍伏在水稻田里,继续艰难的向着西南方向突围。小鬼子和二黄看到不远处挂在树上的一袭白色衣衫,以为是我父亲,叽哩哇啦的包围了上来,结果扑了个空。正是我父亲的这一计金蝉脱壳,才得以让他安全脱险。</p> <p class="ql-block">  小鬼子和二黄见抓不着我父亲很不甘心,立即扑向我父亲的老家,将我爷爷抓起来吊在梁上,进行严刑拷打,威逼他交出我父亲的下落,爷爷就是不说,被小鬼子和二黄的一阵棍棒之后,便昏死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小鬼子和二黄见我爷爷死活不肯说出我父亲的下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想以我爷爷为诱饵,将我父亲引诱回来,然后实施抓捕。于是又将我姑父抓了过来,硬逼着我姑父带着化妆成农民模样的一个小鬼子和两个二黄,循着我父亲突围的方向去找寻,并让我姑父带话给我父亲,天黑之前,如果回来自首,立马放掉我爷爷;要是不回来,将就地处决我爷爷。</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姑父知道我父亲落脚的地方,既是向西南方向突围,应该就在西南方向的朱桥村,那是我党乡政府的临时所在地。我姑父却故意把他们引到庄南不远处的一片芦围荡,刚到荡边,村里就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一听枪声,押着我姑父的小鬼子和二黄撒腿就往回跑。原来是突围出去的我父亲,带着游击队的大队人马又杀了回来。小鬼子和二黄见势不妙,只好丢下我爷爷,仓惶逃回县城,从那以后,小鬼子和二黄再也不敢贸然下来侵犯。 因为父亲的机智勇敢、善于谋略和指挥有方,所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一支地方抗日武装。</p><p class="ql-block"> 事后,父亲专门安排人对这次究竟是谁走漏了风声进行了认真的彻查。原来是本以为思想进步靠得住的那个开明绅士李姓地主,早已叛变投敌,是他让小老婆去县城向小鬼子和二黄告的密。李姓地主见事已败露,当天夜里携全家龟缩到县城躲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在我父亲他们那个年代,有“好汉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一说。我父亲是家中唯一的一个男丁,在那个兵慌马乱的岁月,谁会让自已唯一的儿子去上战场。 触动我爷爷的一件事,有一次,小鬼子和二黄进村扫荡,只要见到男性青壮年绝不放过,不是抓就是杀。同村的一位年轻人被小鬼子和二黄抓捕后,因为反抗,竟被他们装进麻袋,惨无人道的扔进运河。爷爷虽没读过书,但通过这次遭遇的屈辱,更加恨透了这日本小鬼子!爷爷知道不把这日本小鬼子赶出去,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就不会有一天好日子过,思来想去,便对我父亲说,你赶快到队伍上去打小鬼子去吧。爷爷所说的队伍,就是活跃在村里的抗日游击队。</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父亲,还是在读私孰时,就听私孰先生讲过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后来又受已经走上抗日道路的堂叔影响,一度曾蒙生过参加抗日游击队的想法。但考虑到自已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怕我爷爷不同意,也就未敢向家里提出。经爷爷这么一说,更坚定了他曾经有过的念想。也就是在十六岁那年,父亲成了一名光荣的抗日游击队员,也就从参加抗日游击队那天起,父亲居无定所,终日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上奔波,常年在抗日烽火线上穿梭。</p> <p class="ql-block">  在那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父亲带领抗日游击队,东奔西突,南征北战,多次身陷险境,几次命悬一线,堪称九死一生。父亲生前每次给我们儿女们讲起他那段抗日峥嵘岁月时,总爱搂起身上的衣服,亮出自已身上多处受伤的伤疤,脸上总是写满着骄傲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作者孙剑强,笔名苍穹飞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原南京军区首届书法印章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散文家协会会员,淮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