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红色文化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豆豆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翻开历史的红色篇章,延安---一个带着耀眼红色光环的名字,一个被中国历史永留的名字。在课本里读到过她,从老师的嘴里了解过她,带着几分新奇和幻想。让我们走进延安;去亲身体验毛主席和百姓共坐一个炕头闲话家常的情景;去现场聆听白羊肚手巾唱信天游的人儿,还有黄河大合唱的咆哮,这一切都在深深的牵引着我。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块滋生着纯朴、善良、勤劳、勇敢、平等、友爱、贫困而道德无比丰沃富足的纯美圣地。延安这个我向往已久的黄土地已渐渐撩开神秘的面纱,轻轻向我走来…… <h1><b>第一天</b><b>主题:树爱国主义精神、学红色教育内容、品艰苦奋斗精神</b></h1><br> <h1> <b>上午</b> 抵达革命圣地---延安。开始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广场开营仪式、唱响国歌。</h1><h1> </h1> <h1><b>下午 </b>学习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h1><div> 延安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0年7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成的革命纪念馆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4年4月,延安革命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重点建设的三个教育基地之一。<br></div> <div> <br></div> <h1><b>学习参观延安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b></h1><div><b> </b>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位于南泥湾革命旧址,通过实物、图片详细介绍了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经过。1941年春,中共中央军委、军委主席毛泽东命令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王震,带领部队进驻南泥湾,在短短的三年内,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div> <h1><b>站在党徽下</b>:学习参观南泥湾党徽广场</h1> <h1><b>晚上</b>:情景式学习观看电影《周总理回延安》</h1><h3> 《周恩来回延安》为社会各界献上一部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忘初心、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当代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奋勇向前的精品力作。</h3> <h1><b>第二天</b><b>主题:寻历史足迹、感红色文化、体非遗遗产<br></b><b>上午 宝塔山</b></h1><div>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现在人们又称宝塔山。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b><br></b></div> <h1><b>下午 学习参观枣园</b></h1><div> 枣园曾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处。枣园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b><br></b></div> <h1><b>现场教学:张恩德广场《为人民服务》</b></h1><div> 《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延安基地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枣园革命旧址西北侧,是毛泽东同志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张思德而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的原址。<b><br></b></div> <h1><b>晚上:国家非物质文化学习 剪纸</b><div> (传统陕北剪纸)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安剪纸是一种陕西省的汉族民俗工艺品。延安地区的剪纸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的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延安市和安塞、吴旗、富县、洛川、黄陵、延川等十几个县市都很普及。延安剪纸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窗花、转花、角花、窗云子、窑顶花、炕围花、吊帘、枕花、鞋花和碗柜花云等。</div></h1> <h1><b>第三天</b><b>主题:学优秀品质、立时代担当、揽自然景观<br></b><b>上午 参观梁家河知青旧址</b></h1><div><b> </b>据90年代编订的《延川县志》记载,1969年1月23日,北京1300多名知识青年来本县落户插队。北京知青到延安后,继而被分配到距离延安80公里左右的延川县,最后,到了文安驿镇。公社已把名单提前分好,各大队支书根据单子招呼分到自己村的知青。梁家河大队一队队长带着15名知青回到梁家河村,其中就有习近平总书记。从那一刻起,16岁的习近平在那个叫梁家河村的地方开始了他的7年知青插队岁月。<b> </b></div> <h1><b>下午 揽自然景观乾坤湾</b></h1><div><b> </b>著名的天下黄河第一湾——乾坤湾。这个“S”型大转弯的神秘造型,留下了一个古老的神话,相传远古时, 太昊伏羲氏在这里“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div> <h1><b>情景体验学习 5D电影《飞跃黄河》</b></h1><div><b> </b>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div> <h1><b>第四天</b><b>主题:赓续红色血脉、开展国防教育、体验非遗文化<br></b><b>上午 参观学习杨家岭革命旧址</b></h1><div><b> </b>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iv> <h1><b>下午 学习蟠龙战役、体验实弹射击</b></h1><div><b> </b>蟠龙战役,是1947年5月解放军西北野战部队对陕西省北部国民党军补给基地延安县蟠龙镇进行的攻坚战。蟠龙战役连同在此之前的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三战三捷,共歼国民党军1.4万余人,从而稳定了陕北战局,为转入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实弹射击是延安主题革命老区一杆枪的延续,认识枪支真实体验射击,进行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国防教育。</div> <h1><b>地道战</b><div> “地道战”融合了实景和声光电技术。“民兵”参加战斗、寻找密道,利用莫尔斯码攻克机关,炸毁敌人的碉堡。整个体验环节持续约30分钟,游客全程紧跟故事情节,需要智力和体力配合才能完成任务,这使得“地道战”比传统的“黑暗骑乘”项目更具参与性和趣味性,也更受青少年喜爱。</div></h1> <h1><b>晚上 体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塞腰鼓</b></h1><div><b> </b>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陕北汉子剽悍、虎劲、牛劲的体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div> <h1><b>第五天</b><b>主题:传承红色文化、发扬延安精神、争做时代新人<br></b><b>上午 学习参观西北局旧址</b></h1><div><b> </b>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光华路。延安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出巨大贡献。据了解,中共中央西北局是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区的派出机构,是西北地区党、政、军、群的最高领导机关。西北局成立后,加强了党对西北地区工作的统一领导,推动了西北地区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如今,西北局革命旧址成为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红色文化的鲜活载体。</div> <h1><b>大型红色沉浸式剧《再回延安》</b></h1><div><b> </b>故事以一本红军日记为线索,用倒叙的方式,从一名普通士兵的视角出发,回溯一个红旗班在长征路上的英勇与悲壮,并用红军后代刘念寻找无名英雄的故事,来证明后人从未将英雄遗忘。</div> <h1><b>闭营仪式</b></h1>

延安

南泥湾

革命

宝塔山

西北局

红色

学习

旧址

参观

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