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兵

SJW

<p class="ql-block">  工农兵,是工人、农民和士兵三个词的合称。</p><p class="ql-block"> 老爸是1970年(具体时间暂未查到)到江苏生产建设兵团22团当知青,1972年12月从22团入伍在沈阳军区炮兵第203团(81322部队)服役,1977年3月退伍。兵团知青时期主要是干农活,当兵时期先干了一段时间建筑工人,然后又到军队农场干了一段时间农活,还在炊事班干了一段时间厨子,同时还要兼顾军事训练,算是一个“工农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亦工</span></p> <p class="ql-block">  当年,因战备的需要,部队移防到吉林省盘石县宝山公社锅盔大队的几个山沟里。新的驻地没有路,没有水,没有训练场,更没有营房。一切都要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全团干部战士每天都是边训练边备战边建设,经过三年努力,圆满完成了全部营建任务。 </p><p class="ql-block"> 1970年5月,“董存瑞团”机关和随军家属,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现改为宁安市)马河公社移防至吉林省海龙县临时驻防。当时,军区已确定“董存瑞团”移防至吉林省磐石县(现改为磐石市)宝山公社大锅盔山脚下驻防。</p><p class="ql-block"> 5月下旬,全团近800名官兵奉命来到黑龙江省北安县(现改为北安市)通北镇执行军农生产任务。为使“董存瑞团”官兵顺利移防至磐石县宝山公社大锅盔山脚下,师里抽调炮兵31团部分官兵,在大锅盔山脚下的一个山沟里,修建了8栋临时住房和5个窑洞,以解决“董存瑞团”官兵进驻时有一个落脚之地。</p><p class="ql-block"> 1970年11月,“董存瑞团”官兵完成了军农生产任务后,陆续来到了磐石县宝山公社大锅盔山脚下。“董存瑞连”官兵先是住在北锅盔村的老百姓家,后来搬到了炮兵31团修建的窑洞中。</p><p class="ql-block"> 1973年初,团党委决定修建一个南北宽40米,东西长120米的军人大礼堂。当时,十几米高的墙体,砌砖是背上去的,砌筑砂浆是一担担挑上去的,二楼的预制板是人工从坡道抬上去的,20米长、3米多高、重达两吨的木梁,是李清泉副连长、张会信班长带领“董存瑞班”的战士,硬是用人推绞盘一架架拉上去的。面对施工中的重重困难,“董存瑞班”的战士,从来没有被任何困难吓倒,出色地完成了一项项营房建设任务,三年中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p><p class="ql-block"> 施工中为了赶进度,官兵们每天都是6点钟就到现场工作,一直干到天黑才能收工,除特殊天气外,几乎每天都工作10个小时以上。特别是在上大礼堂二楼楼板过程中是非常艰辛的,共124块预制板,每块350公斤,由8名战士一块一块抬上去的。当时,官兵们喊着劳动号子一步一步将预制板抬到二楼安装。</p><p class="ql-block"> 那段时间正是夏天十分炎热,干部战士穿着衬衣肩都压得红肿,却无人叫苦叫累。那天正赶上团里召开连以上干部会,大家见到官兵这样过硬的作风,纷纷称赞“董存瑞连”的官兵个个都是好样的。</p><p class="ql-block"> 老爸入伍后分在二营六连六班"董存瑞班",从军人大礼堂建设描述中关于时间的记载"1973年初"、"那段时间正是夏天"可见,老爸应该是参与了大礼堂的建设。</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1973年3月的"董存瑞班"合影。</p> <p class="ql-block">老爸在军人大礼堂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亦农</span></p> <p class="ql-block">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在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其中提到:“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p><p class="ql-block"> 自那以后,各个部队都迅速开办了自己的农场。在“董存瑞连”的历史上,连队官兵在1966年第一次到黑龙江省北安县(现改为北安市)通北公社炮兵10师农场执行军农生产任务后,又于1968年、1970年、1975年和1976年继续执行军农生产任务,每一次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上级党委的通报表彰。</p><p class="ql-block"> 1975年春天,“董存瑞连”奉命来到黑龙江省北安县师部农场执行军农生产任务。连队的官兵,穿军装种地已成为家常便饭,以高涨的革命热情完成每天的生产任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都有条不紊地干着农活。</p><p class="ql-block"> 可有一件事却始终困扰着官兵,就是当时的生活条件实在太艰苦,官兵每人每天只有四角五分八厘钱的伙食费,去掉主食的粮食钱,蔬菜、食油等副食品的钱只剩下二角二分左右。所以官兵餐桌上的饭菜实在是太差,平时主食是一天一顿二米饭(高粱米与大米)两顿高粱米饭,副食几乎每天都是土豆、萝卜和白菜“老三样”。</p><p class="ql-block"> 一个“穷”字,是连队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当时,连队炊事班虽然在农场周边种了芸豆、茄子、辣椒、大头菜等10多种蔬菜,尽最大努力来改善官兵的生活,可由于缺少资金使官兵的伙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p><p class="ql-block"> 为了解决“董存瑞连”穷的问题,当时连队党支部先后几次开会研究,都没有找出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后来,在一次支委会上副连长李清泉提出官兵自己种甜菜的建议,得到了连长焦国庆和指导员郑继友的支持,并决定由李副连长找农场领导协调此事。</p><p class="ql-block"> 李副连长多次找农场领导反映官兵伙食较差,无法长时间完成体力繁重的生产任务,请农场领导拨一块地给连队,官兵自己种甜菜搞创收改善伙食。农场领导经开会研究决定,给连队划拨了20亩地。 连队官兵在完成正常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在20亩黑土地上种甜菜。并把20亩土地分成6份,承包给各个班来管理。通过承包的方法管理菜地,进一步调动了战士们种甜菜的积极性。 官兵辛勤劳动,换来丰硕成果。这年秋天,连队的20亩甜菜获得了大丰收,共产了5万多斤的甜菜,为连队创收5000多元。</p><p class="ql-block"> 1976年12月,“董存瑞连”官兵第五次完成执行军农生产任务后,从黑龙江省北安县炮10师农场,回到了阔别两年之久的吉林省磐石县大锅盔山脚下的军营。此时的“董存瑞连”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军农生产任务,而且还成了全团最富裕的连队,其家底有了相当不错的积累。 </p><p class="ql-block"> 当时连队养了20多头猪,这些猪吃上农场的豆饼饲料后,个个长得膘肥体壮,每头猪都有300多斤。当连队返回磐石营房时,这20多头膘肥体壮的大肥猪,可让全团的官兵羡慕得直流口水。</p><p class="ql-block"> 老爸当兵期间正好赶上了1975年、1976年的黑龙江省北安县(现改为北安市)通北公社炮兵10师农场军农生产任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亦兵</span></p> <p class="ql-block">  老爸是1972年12月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入伍后一直在炮兵203团(81322部队,"董存瑞团")二营六连("董存瑞连")服役,在“董存瑞团”有一个硬性规定,每年新兵下连前,政治处都派专人到新兵连,为“董存瑞班”挑选新兵。每年补充到“董存瑞班”的2至3名新兵,是在全团新兵范围内选拔的,老爸一开始在六班("董存瑞班"),后来又去了炊事班,直至1977年3月退伍。</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