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印记

一路同行

<p class="ql-block"> 端午印记</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学校放假了,下班途中,看到人行道边上到处都是卖色彩艳丽、大大小小的香包以及制作精美的五色手链的,忍不住在摊位前驻足,从中挑了几款女儿喜欢的,也算端午佳节送给女儿的节日礼物吧。</p><p class="ql-block"> 想起小时候,农村人很少买香包,都是妈妈一针一线缝制的。我们那边叫它香布袋儿。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还是很有仪式感的。缝香布袋儿算是一个,其次是早上必吃艾叶煮的蒜+鸡蛋,要是端午节在麦收之后,中午大人们还会破天荒的炸油馍给我们吃。再者家家户户门口悬挂艾草。对于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莫过于挂香布袋儿了。记得节前几天妈妈就开始着手缝香布袋儿了。她会将针线箩筐搬到院子里的树荫下,找出一沓好看的布头儿,都是平时裁衣服剩下的小块布,将布头裁剪成大小不一的方块,再将颜色搭配好的两三个不一色儿的小方块布,缝制成各种形状的小口袋,里面装上艾叶或香草,再把袋口缝上。有用两块布做成心形的,有用三块布做成簸萁形状的,如果时间充足妈妈还会用多块布缝成扳脚娃娃……最后把剪剩下的各色小碎布剪成小小的圆形,并间隔搭配上一小节、一小节的白色蒜杆和长长的彩色的细布条连在一起,缝在香布袋儿下端,上端系一个长度足够挂在脖子上的五彩线,这样,漂亮可爱的香布袋儿就做好了。之后,妈妈就开始喊:“香布袋儿缝好了,都过来戴香布袋儿啰!”孩子们闻声都跑过来,看着针线箩里摆放的不重样的香布袋儿,摸摸这个看看那个,爱不释手。不过妈妈心里有数,最后给你戴上的香布袋儿都是每个人喜欢的,最后还会给每个孩子手脖儿和脚脖儿上系上五色线。这时候我们都会高兴地跑到大街上显摆,比比谁的香布袋儿更好看,谁的五色线更靓丽。</p><p class="ql-block"> 还听老人们讲端午节的故事,楚国诗人屈原是大忠臣,他品行高洁,刚正不阿,楚王忠奸不分,听不进他的逆耳忠言,最后民不聊生,国破家亡。无奈屈原选择了在五月五日抱着石头投入汨罗江,以表示自己对楚王的不满。为了纪念屈原,在端午节这天佩戴装有艾草兰叶等香料制作的香包,以示纪念之情……</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小时候 端午当天早晨太阳出来前,大人们会喊我们小孩子们起床到河渠里洗脸,说是可以醒目,回来顺便割一捆艾草抱回家。掐些嫩艾叶配着大蒜放锅里煮鸡蛋,说是吃了艾叶鸡蛋能增强免疫力,百毒不侵。再抓一把带杆的艾草,用绳子拴好,和香布袋儿一块悬挂在蚊帐上,大门口也要插几根艾草,有驱蚊虫的功效。</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端午节各种吃的用的,超市里应有尽有,想要啥买啥。但总觉得少了儿时端午的快乐。</p>